卷首语 | 心所向,皆可往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壬寅虎年将至,“过年”依旧是中国人绕不开的话题。“年味”,这个烟火气最浓郁的词汇,汇聚着数亿普通人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过去的2021年,人类依然在疫情的裹挟下艰难踯躅。多国疫情
前沿 | 担心生物入侵?空气中能找到线索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简单地捕捉和分析植物释放到空气中的DNA,可以帮助追踪气候变化如何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并提供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BMC生态学与进化》。植物
前沿 | 最危险小行星将在2029年春季接近地球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全俄民防和紧急情况研究所预测,一颗直径约400米、重约30吨的最危险小行星,2029年春季将距离地球最近。该研究所在预测中表示,“最具潜在危险的是小行星‘阿波菲
前沿 | 科学家发现人体新部位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瑞士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被描述过的人体部位——位于咬肌内的一层肌肉。这一最新发现有助涉及下颌等的相关疾病的治疗。现代解剖学教科书称咬肌有两层:一层深,一层浅。但一些
前沿 | 注射肉毒杆菌可减少抑郁 肉毒杆菌是一种从细菌毒素中提取的药物,通常注射用于缓解皱纹、偏头痛、肌肉痉挛。目前,医生最新发现了一种它的新用途——缓解抑郁和焦虑。这项研究报告近期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研究人员试图用数学算法,寻找肉
前沿 | 数字技术再现埃及法老真容 近期,最后一具未曾打开的埃及皇家木乃伊首次接受详细扫描。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在公元前1525年至公元前1504年(新王国时期)统治埃及,他的木乃伊于1881年被发现。由于保存完好的裹尸布和华丽的面具,这
前沿 |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当地时间1月5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去年12月9日,法国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所对外表示,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该毒株编号为B.1.640.2,也被称为“IHU”毒株。该毒株包含4
前沿 | 孕期补胆碱能“持久”提高孩子持续注意力 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给孕妇推荐的胆碱摄入量并不能完全满足胎儿大脑的发育需要。如果孕妇在孕期摄入的胆碱量是推荐量的两倍,其7岁孩子在需要持续注意力的挑战性任务中表现更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科学探奇 | “人造太阳”EAST 日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中文名东方超环,简称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
封面故事 | 科技的力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科技创新有如一个巨大的引擎,拓宽了2021年时空的深度和广度。这一年,“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国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民族底色格外闪耀。这一年,防控疫情坚决
封面故事 | 科技创造希望 科技创新就像一个巨大的引擎,拉着2021年奋力拓开了时空的深度和广度。仰望星空,我们沿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于深邃幽远的蓝色深空摘取硕果:在太空安了“家” 去火星探了“路” 带回来的月球“土特产”也迎来了
封面故事 | 创新照亮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的“脉动”尤为强劲。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
封面故事 | 科学苍穹中 又是一个清冷的深夜。杨超还在书桌前思索一个久攻不破的算法难题。突然,一朵火花点亮了思路,一切豁然开朗起来,长久的孤独感随之化为极大的满足感。今年42岁的杨超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在大规模并行计算
封面故事 | 这些青年力量 天问一号。图片|国家航天局在2021年的中国,有这样一批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年龄不大,却成为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科技未来的希望。他们中有人研究月壤,有人参与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有人奋战在
封面故事 | 解锁科研难题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一年,中国人的脚步延伸到遥远的火星,重新点燃了人们“移民”新星球的畅想 这一年,“天宫课堂”开讲,天地对话间,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有人长期驻留
封面故事 | 继续与新冠病毒赛跑 日前,《自然》盘点了2021年重大科学事件。同时,对2022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进行了预测。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包装车间内工作。图片|新华社“着巡合影”图。
寰宇内外 | 虎虎生威 西伯利亚虎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它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和“万兽
真相 | 阻击新冠病毒 2021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中,人类一直顽强地和新冠病毒进行拼杀。德尔塔、拉姆达、奥密克戎……狡猾的新冠病毒一次次“更换马甲”“升级装备”向人类发起进攻。而我们通过疫苗的研制和接种,也一次次在阻击新冠
聚焦 | “一键死亡” 据报道,日前一款3D打印自杀胶囊在瑞士“合法化”,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想要安乐死的人,无需得到医生的许可,也无需特殊药物,只需选好地点,躺入密闭舱内,从内部启动程序即可。听起来似乎很便利,不过,正
聚焦 | 缓和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缓和医疗特别考虑人在“躯体、精神心理、社会和灵魂”方面的需求,把濒死认作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只是在人的生命末期,提供疼痛的缓解服务,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并进
专栏 | 接力奋斗复兴梦,砥砺前行至未来 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让我们向未来!”贺词激励踔厉奋发的勇毅干劲,抒发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心,激扬新征程开拓进取的奋斗豪情。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专栏 | “一码通”崩溃,“访问量大”不是理由 西塞罗在《致友人书》中曾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说是奇耻大辱。”西安市大数据局就被“绊倒”了两次。1月4日,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启动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西安
专栏 | 为冰雪盛典插上科技翅膀 在河北涞源县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当一名北欧两项运动员身着微型可穿戴设备完成一次跳台上的“飞跃”,助滑速度、起跳角度、身体姿态等数据便出现在训练现场的电脑屏幕上。这一科学训练辅助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将运
专栏 | 法治精神不容误读和曲解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一篇题为《不能仅以“出轨”为理由,请求离婚》的文章,提到“虽然出轨婚外异性,但是没有长期、稳定的共同居住,就不能认定为同居行为,就不能以此作为起诉离婚的理由,
专栏 | 清北毕业生去向为何那么受关注 每年,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往往备受关注。近日,清华和北大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清华学子进入体制内的比例明显增加,近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了体
专栏 | 国家安全底线不容触碰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修订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下称《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并明确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
地球故事 | 大兴安岭 冬季阿尔山不冻河。大兴安岭,中国北方的起点。她蜿蜒南下,与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纵分华夏大地的高原与平原。俯瞰大兴安岭,她宛如一条舒展的巨龙:山脉构成了坚毅的骨骼 江河交织成了密集的血管 森林生成了
万象 | 审视孤独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他一生中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本是《安娜·卡列尼娜》,另一本是《百年孤独》。克林顿在耶鲁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学位时第一次接触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他说:“我从早到晚捧着这本书看,在课
文化 | 樱桃 樱桃又熟了。从枝头摘下的那一刻起,这种外形和口感都令人惊艳的水果就有了多重身份——在古代中国,樱桃是礼制文化的一抹庄严红色,在祭祀先人、赏赐重臣、进士“樱桃宴”的背景里画下家国治理的符号 在欧美国家,
人物 | 张荣桥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如今,“祝融号”火星车已运行超过210个火星日,环绕器在轨510多个火星日……从发射、环绕到着陆、巡视,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备受
科学课堂 | 神奇的表面张力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因为常见而很少有人多问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水黾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跳跃而不沉下去?为什么清水吹不出泡泡,加入肥皂或洗衣粉就可以吹出球形且不容易破的泡泡?这些都是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2
阳光童书 | 你想到鲨鱼的嘴里去看一看吗 图书名称:《DK动物百科系列: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作者:英国DK出版社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58.00元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有13.9亿立方千米的水,平均每人拥有215.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