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以虔诚待虚华 一款坚韧的薄膜,它能以一支铅笔尖的承受面,撑住一头大象的重量,这便是现在炙手可热的石墨烯。近几年,石墨烯红极一时,成为新鲜崛起的概念,围绕石墨烯的故事层出不穷,资本热烈关注,市场亦步亦趋,民众也雾里看
前沿 | 光看不吃也能激化糖尿病? 随着视频直播行业的兴起,各色各样的美食、“吃播”节目不断涌现。很多人抱着“我不吃,只看看”的心态沉迷其中,认为自己借此既避免了增重的烦恼,又能“云”体验一把吃大餐的乐趣。现在,一项近日发表于《细胞代谢
前沿 | 单脚站立久的人寿命或更长 “金鸡独立”,即单脚站立,不仅是我国古代武术的一种动作和姿势,也是现代最简单有效的平衡健身方法。近期,巴西里约热内卢运动医学诊所的研究小组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单腿站立时间可作为衡
前沿 | 肥皂为啥能杀菌 使用肥皂搓洗20秒是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病毒伤害的最佳方法之一,但肥皂泡沫究竟是如何杀死感染人类的细菌病毒的呢?依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染病和疫苗系主任李·莱利博士的观点,肥皂杀菌的超能力内置在其独特
前沿 | 放声大笑有助于减轻体重 俗话说,笑口常开,百病少来。笑不仅能促进心理健康,还有益身体健康,预防疾病。近期,日本福岛县立医科大学以及大阪大学等研究小组在英国《老年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放声大笑有助于减轻体重。研究小组招
前沿 | 智能外科手套能追踪手部动作 外科医生需要拥有非常细腻、精准的触感。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新设计的外科训练手套会监测使用者的手部动作,并对他们的技术提供反馈。这种电子增强乳胶手套由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一个团队设计,第三代原型版本样品正
前沿 | 秋葵黏液可去除水中微塑料 塑料污染的微小碎片如今遍布世界各地水路。为了清除市政水供应中的塑料微颗粒,水处理工厂特别向水中加入一种被称为絮凝剂的化学物。但不幸的是,例如像聚丙烯酰胺这样的絮凝剂,在某种条件下,自身也会成为有毒物质
前沿 | 阳光照射会增加男性饥饿感 阳光照射会通过皮肤内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刺激男性而不是女性的进食和增重。该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代谢》上,揭示了阳光会如何影响进食行为和全身能量平衡,全身能量平衡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过程。进食的需求
科学探奇 | 探索月球400年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国内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以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结合国际上其他探月工程获得的数据和成果,发布了全球首幅1∶250万全月地质图。这是多年来探月成果的总结,代表了目前我们
封面故事 | 神奇“黑金” 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你就有机会获得一种长得和蜂巢一样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被称为石墨烯,也被誉为“黑金”。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材料,它非常薄,20万片石墨烯堆起来的厚度只有人类1根头发粗细,又非常坚硬,
封面故事 | 既轻薄 又坚韧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有没有这样一款坚韧的薄膜,它能以一支铅笔尖的承受面,撑住一头大象的重量,而不会被戳破?石墨烯可以做到。这种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
封面故事 | 石墨烯的奥秘 石墨烯就是单层的石墨在整个宇宙之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所构成的,但同一种元素却并非只能构成同一种物质,元素通过不同的结构进行组合就能够形成不同的物质。以碳元素为例,当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
封面故事 | MIT发现超导石墨烯“家族” 谈到石墨烯材料,超导性一直是家族中的“谈资”。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薄材料,可以从与铅笔芯相同的石墨中剥离。这种超薄材料完全由碳原子制成,碳原子以简单的六角形排列,类似于铁丝网。自 2004 年发现以来,
封面故事 | 从电池到医疗石墨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石墨烯因其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和高强度等优异性能而被称为“神奇材料”,它可能会彻底改变大量应用,灯泡、芯片、电池、触摸屏,还有智能手机和新能源的汽车,石墨烯可以胜任的领域数不胜数,下面就来盘点一下石墨烯
封面故事 | 为冬奥送温暖石墨烯的科技温度 北京冬奥会先后测试200多项技术,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仅应用在精密的比赛设施、先进的防疫设备上,也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赛场人员身着的衣物中,就有着石墨烯技术的应用。强
封面故事 | 隐身战衣为歼20打造 石墨烯NFC 天线可以集成在几种柔性材料中,为金属天线提供可靠环保的替代品。有着“21世纪材料之王”誉称的石墨烯,使得国产歼20有望突破与美国在“隐身技术”上的差距,并成为未来的战机伙伴。那石墨烯这种
封面故事 | 防暑马甲为“大白”送清凉 石墨烯增强型场传感器,可以通过观察电流的流动方式来测量磁性的微小变化。全国71个国家气象站高温破历史极值!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高温时间目前已持续超30天。在北京,入夏以来已
封面故事 | 海洋净化器石墨烯材料通过制备后吸油性好 近年来,海洋被污染的报道频出,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日趋重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泄漏事
封面故事 | 占62%中国石墨烯产量全球第一 我们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石墨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2%,石墨矿山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南、四川和黑龙江等地,大小石墨矿山接近200座。根据石墨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全国划分出15个重点成矿区
封面故事 | 石墨炔与石墨烯谁是超级材料 据报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成功合成出石墨炔,此项成果或为电子、光学和半导体材料研究开辟全新的途径。事实上,石墨炔的合成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2010年,我国的李玉良院士团队就
封面故事 | 石墨烯能否成为新时代科技的核心材料 纵观世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材料的进化史。每一种新型材料的出现都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被冬奥会带火的不只冰墩墩,还有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北京冬奥会观礼台座椅内部、地毯等产
封面故事 | 动物捕食策略一个比一个厉害 座头鲸座头鲸没有牙齿,上下牙床是含角蛋白的鲸须板,边缘有鬃毛般的下垂物,好吞食大量的鲱鱼、磷虾等小型猎物。座头鲸捕食猎物非常讲究策略,需要5至8头鲸鱼合作,把大量鲱鱼等美食赶到一起并圈在中心。它们接着
真相 | 戴口罩会把人憋出毛病? 哪有那么容易! 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口罩,已经成了大家的日用标配。关于口罩,也就有了不少的传言,其中一些非常离谱。比如就有人在微信群转发,称戴口罩可能导致缺氧,引起人的种种健康问题。这条流言乍一看有理有据,煞有介事
聚焦 | 基因编辑纠正错误的“生命魔剪” 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编码。如果将每个人的基因组都看作一本书,书中的篇章词句就是大大小小的基因片段,它们讲述着生命体从出生、生长发育到死亡
聚焦 | 农业育种基因编辑竞争白热化 7月14日,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集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编辑优势科研力量,助力我国在农业基因组编辑核心技术研究领域抢占国际制高点,全面提升我
专栏 | 减负提质,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之我见 在减负政策下,要如何提升整体数学教学质量,是当下急需思考的问题。恰好我之前带了一个基础较弱的班级,对这些数学学困生进行了一些调查,抛开外在的因素,调查这些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发现:缺乏数学兴趣 数学基
专栏 | 让二十四节气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地 我是如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体验二十四节气的?第一,寻找一根串起二十四个节气的线。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没有一根线串联起二十四节气?而这根线又是师生很熟悉,能随时观察记
专栏 | 有戏的教育让笑脸更智慧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把教育窄化成教学,把教学定义为分数,把分数误解成质量。这样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然的应律和学习的快乐。同时,学生的智力、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局限于一个偏狭的轨道,有悖于
地球故事 | 浙西南革命老区“浙”样美 浙西南,一片历经洗礼的红色热土,一方美不胜收的绿色家园。1927年1月,浙西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浙江丽水遂昌建立,在丽水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从此,革命之火迅速燃遍浙西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
万象 | 史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到底有多重 巨犀,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约4000 万~2200 万年前生活于欧亚大陆。它们的体型增长极快,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演化之谜。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报道
文化 | 二十四节气元素如何影响北京城门命名 最近,五色土的“四时佳气”专栏,为读者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深厚文化内涵与北京城历史的交融。其实,作为农耕文化代表的二十四节气,在明清两代的都城北京城的城门命名上,都能够窥知一二。不妨结合地图,看看当年北
人物 | 江亿:一腔热忱成就“暖通”人生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 图片|科技日报“我都70岁了,也不美了,你看我这模样也美不了了!而且,到了这个岁数,我只希望踏踏实实干点该干的事儿。多留出点宝贵时间来做事情,这是我
人物 | 无处不在的弹力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这样一种力:小青蛙玩具上弦后,放在地上会自己跳起来 射箭运动员把弓箭射出去 跳水运动员、蹦床运动员依赖它完成各种优美的空中动作,这
阳光童书 | 夜空探索初学者的完备指南 图书名称:《DK观星》作者:[英]卡罗尔·斯托特,  [英]贾尔斯·斯帕罗  著 寇文  译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158.00元千百年来,璀璨的星空一直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