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2023年第4期

月读

月读2023年第4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月读》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目录

世界读书日专题 | 这求效率的时代,还要看经典吗?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是一项值得坚持终身的

世界读书日专题 | 读书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

世界读书日专题 | 古人的畅销书营销“法则”

晋朝的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终于完成了《三都赋》。然而,《三都赋》起初却无人问津,左思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比班固逊色,担心自己咖位太低导致作品被埋没。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的营销方法:找到当时的名士皇甫谧作序

世界读书日专题 | 古人的书房:小天地里陶性情

书房是古代文人的精神寓所,也是他们修身治学的世外桃源。古人的书房从选址建造、环境规划、选字命名、空间尺度到室内陈列,无不追求清幽雅致。书房名称:寥寥几字显露主人心境根源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中

遗产 | 蔡伦:造纸术的“改良者”还是“发明者”?

造纸术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关于造纸术的发明时间,以及东汉蔡伦究竟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还是改良者,学术界一直莫衷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根据刘光裕先生多年的研究,蔡

遗产 | 慈宁宫:历经“三生”风云变幻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为我国古人带来了三生三界的时空观念,“三生石”这一意象渐被世人所知,用以比喻循环复始,因缘前定。紫禁城中的慈宁宫,见惯了时代风云的流转变迁,从太后居住的辉煌宫殿到萧条寂寥的荒弃宅

经典 |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b,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d;吾人咏歌,独惭康乐e。

经典 |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解析】这是一首闺情诗,通过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表达渴望早日胜利的心愿

经典 | 百合诗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闲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评论】这是一首僧人咏百合花的七律,写得规规矩矩、齐齐整整。首联写百合的

经典 | 山屋

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山。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宅支院颐养避暑的地方;唤作什么楼也不妥,因为一底一顶,顶上就正对着天空。无以名之,就姑且直呼为山屋吧,那是很有点老实相的。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

典籍 | 学礼 知礼 践礼:为什么要读《礼记》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精选《永乐大典》《汉书》《礼记》《诗经》《越绝书》《文心雕龙》《齐民要术》《水经注》《说文解字》《茶经》等经典典籍,全面展现中华历史典籍之美。继《永乐大典》《汉书》

读史 | 领导者怎样才能听到真话

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但不得不承认,直到今天,很多时候,“真话”仍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而谎言则屡屡成为一些人的通行证。一个假话谎话盛行的

专栏 | 李颀:边塞诗风,慷慨悲凉

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人,对《古从军行》这首诗大致是有些印象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

专栏 | 毛泽东如何博览方志、以志为鉴

方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详细记载全国各地历史沿革、山川气候、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它卷帙浩繁,中国的传世志书约8700余种,11万余卷,约占古籍的10%左右,确实是蕴藏丰富的国学

专栏 |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六):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既是中国哲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为政者必须拥有的政治智慧。知是指认知或良知,行是指行为、践行,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

生活 | 范成大诗中隐含的茶叶买卖细节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十五)唐宋茶诗当中,涉及买卖茶叶主题的诗词特别少。为什么呢?一方面,沾钱难免市侩,也就与风雅离

汉字 | 说“右”

“左”源自左手,与之对应,“右”源自右手。不仅如此,“左”“右”二字在意义发展脉络上的很多方面都是对应的。“右”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右手的形状,实际上是“又”,也就是说,“右手”的“右”最初写成“又”。

闲谈 | 餐桌上的座次问题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餐桌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尊卑敬让等种种人际交往原则都要在其中有所体现,如何就座遂成为饭前必讲的规矩。拿座次安排来讲,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宴请宾客,现代餐桌座次礼仪大都简化为以“里”为上,

闲谈 | 咬春

咬春,这个词,很妖,很通感,很形而上—春,怎么个咬法啊?唐鲁孙先生告诉我们:“以北平习俗来讲,年轻儿媳妇们忙了一个正月,一进二月门,二月初二,娘家人也该接姑奶奶回娘家享享福了。接姑奶奶的头一顿饭必定是

书摘 | 能舐食铜铁及竹骨的稀有动物

大熊猫是熊的一种。2009年,中国大猫熊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完成。是次测序涉及了大猫熊的二十一对染色体上的二万多个基因。研究结果显示,大猫熊是熊科的一个种,并且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中狗的基因组最接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