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2022年第11期

月读

月读2022年第11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月读》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目录

中华文明探源 | 中国流芳千古的石刻碑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完成四海归一的大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以炫耀其文治武功。其

《群书治要》讲座 | 《群书治要》中的德法兼治思想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群书治要》中的德法兼治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依法治国的理念。一、禁令不明的危害与原因《抱朴子》中讲:“禁令

中华哲学智慧 |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自古以来以礼治世,讲究“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厚的“礼”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礼仪文

经典名篇 | 咏瓢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评论】张说是唐朝开元名相,封燕国公,极擅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告多出自他与苏颋之手,苏颋袭封许国公,二人

经典名篇 | 核工记

季弟获桃坠一枚a,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b。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c,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

百家论史 | 刘秀“超前”的治理之道

如何对待开国功臣,这是历代开国君主都会忖度的一个难题。在不少君主心里,这道难题往往易走极端:如果搞卸磨杀驴那一套,则士人寒心,最后可能直接影响到人心向背,导致政权倾颓;如果过分优渥宠任,则必擅权乱法,

读《庄》札记 | 庄子思想从何而来?

庄子是一个极为特异的存在。认识他的思想学说,仅仅了解这个人,他的身世,他的交游,他的生活环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了解他曾接触过什么样的思想潮流。毕竟庄子思想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突然间便像石猴

读《庄》札记 | 老子学说的重要继承人:庄子与韩非

老子学说在先秦时期的主要继承者,是庄子与韩非。司马迁在《史记》中以老、庄、申、韩同传,确实能够体现他“通古今之变”的卓越见解。但庄子与韩非子对老子思想之继承与发展的维度各不相同。基于充分而完整的对于道

多聊茶 | 理学家朱熹的另一面:为茶山写下动情诗句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复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

魅力汉字 | 说“轮”

车必有轮。轮子虽然是车的一部分,不过根据史料推测,却很可能是先有轮,后有车。“轮”由“车”和“仑”组成,“车”表示字的意思跟车有关,“仑”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不过,有人认为,“仑”所起的作用不止于表

茶余饭后 | 大文学家以姓氏自谑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惮于自嘲的。在唐宋的大文学家中,就至少有四位在诗词中对自己的姓氏开起了玩笑。一般人觉得端方严肃的杜甫,其实非常风趣。他在《题张氏隐居》(其二)里写道:“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

茶余饭后 | 食蟹趣话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秋日的螃蟹黄满膏肥,每到秋天,正是品尝蟹肉的好时节。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这大概是因为螃蟹的外表看起来有些丑陋凶横的缘故吧。

茶余饭后 | 读《诗经》:做人的规矩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出自《孟子·离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明敏的视力,有公输般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

茶余饭后 | 苏东坡读书鉴略

有一种句式常被用来说明某某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甚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就是,当其离去、离开——主要是离世时,人们会说:某某时代结束了!还有一种试图说明某某“文人”之分量之重要性的“专用”句式,就是:如果

随笔·札记 | 古代文人的尚武情结

梁启超先生在《论尚武》一文中指出:“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尚武”无疑是军人的代名词,而文人士子大抵与强悍血性、快意恩仇相去甚远,这似乎意味着“文”与“武”是相互对立的,但

中华书摘 | 来今雨轩

中山公园里,我一直觉得最美的风景在来今雨轩。它的门外有宽敞的亭台,上面罩着一个大大的铁罩棚(这是洋玩意儿,在一百多年前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大栅栏里的瑞蚨祥学它,也罩了同样的铁罩棚),四围有雕栏玉砌,栏外

局庆专题 | 我和中华书局的故事

局庆专题“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1912年,中华书局创建于上海,创始人陆费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