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 白鲸的额头软乎乎 柔软且富有弹性的白鲸额头,学名其实叫额隆。额隆中几乎全是脂肪,这些脂肪的密度与海水相近,因此当我们触摸白鲸的额隆时,会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弹性。如果你把手按在一个灌满了油的气球上,就能体会到类似的触感。并
视野 | 长着“拇指”的海豚 科学家在希腊科林斯湾发现了一只长着“拇指”的海豚。由于其左右两侧的鳍状肢完全对称,科学家认为,这并非简单的“畸形”,而是罕见的基因表达所致。实际上,海豚的鳍内有与人类手骨相似的结构,只是指骨更多。所以
视野 | 苍蝇搓“手”有理由 1 搓“手”可以增强苍蝇在光滑表面上的附着力。苍蝇能够在天花板、玻璃等光滑表面上行走,这得益于它们的勾爪和爪垫。通过搓“手”,苍蝇能够清除勾爪和爪垫上的杂物,从而增加附着力。2 搓“手”可以帮助苍蝇更
视野 | 王莲叶子能托起人 王莲,属于睡莲科,是一类以其巨大叶片和显著的承重能力而著称的植物。这些叶片可扩展至2~3 米宽,足以承受一名孩童乃至成人的重量。若将王莲叶片的叶柄切断并翻转,可见其背面与正面的翠绿色截然不同,呈现紫红
视野 | 珊瑚礁的“耐热教练” 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珊瑚与藻类之间存在一种互利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能量,而珊瑚则为藻类提供庇护。但是,全球变暖正在离间这种亲密关系。热浪使藻类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养分,甚至有
视野 | 存续了7000 年的庇护所 熔岩管中的壁画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的一个火山区发现了一个熔岩管,它有近1.5 千米长,是沙特阿拉伯目前已知最长的熔岩管。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数十万块动物骨头,骨头上留下了大量被条纹鬣狗啃食的痕迹,证明
视野 | 有袋蛙居然有牙齿 生物学家吵了一个世纪了:有袋蛙下颚上的一整套锯齿状结构到底是不是牙齿?在两亿年前,青蛙的祖先就已经丢掉了下颚的牙齿,难道还能重新进化出牙齿吗?要知道,生物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多洛定律:一旦一个物种失去了一
视野 | 沙漠温室种出水稻 沙漠温室种出水稻水稻不都长在水田里吗?并不是。最近,我国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试种成功,这些水稻都长在三层栽培架上,栽种面积仅占用一亩地。我国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为1
视野 | 安慰剂效应新发现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当病人因为相信某种治疗或药物有效(实际上可能并没什么效果)而感觉症状得到了缓解,其本质是我们的心理状态能够影响我们的生理反应。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疼痛、失眠、焦虑、抑郁
视野 | 荔枝吃多了会低血糖? 荔枝虽美味,但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却不可仿,因为过量食用荔枝易引发“荔枝病”。“荔枝病”是现代医学认为的一种“低血糖反应综合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出汗,重症者甚至会昏迷。由于荔枝含大量
视野 | 中国空间站首次养鱼! 四条斑马鱼跟随神州十八号上天了!它们是迄今中国空间站除航天员以外,迎来的首种脊椎动物。我国航天员将在太空饲养它们,实施我国首个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航天员给斑马鱼配备了金鱼藻。在载人飞船上行过程中,上
视野 | 蚊子的6“针”口器 为什么蚊子总能在我们皮肤表面稳、准、狠地吃个饱呢?原来,蚊子的“针”(也就是口器)根本不止一根,而是比头发丝还细的6 根,包括1 根食管(上唇)、1 根唾液管(舌)、2 根刺针(上颚)、2 根锯齿刀(
视野 | 猩猩的草药疗法 在印度尼西亚一个郁郁葱葱的国家公园里,一只名叫拉库斯的猩猩摘下几片阿卡库宁的藤蔓叶,放在嘴里不断咀嚼。它将咀嚼后产生的汁液涂抹在伤口上,最后用嚼烂的叶子覆盖住伤口。阿卡库宁是一种藤本植物,因其具有抗炎
视野 | 鲨鱼的寄生虫怎么会在树脂里 在一堆昆虫和蛔虫的树脂化石里,科学家发现了一段10毫米长的扁平线状的寄生虫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个标本中有带钩子的触手,这和寄生在鲨鱼体内的扁形虫的触手非常相似。这一结果的发现如彩票中奖一
视野 | 吹气为冷,哈气为热 当我们从口中呼出气体时,口型的变化会导致气体温度的变化。这一现象看似奇怪,实则有着科学的解释。作为恒温动物,我们呼出的气体温度与体温相近。然而,口型的改变影响了气体的流动性质,进而影响了气体与外界的热
视野 | 自己的声音 当我们通过录音回放自己的声音时,常常会觉得听起来不如直接听自己说话时那样自然或悦耳,这是因为被外界接收的声音丢失了我们平时听习惯了的低频音。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有两种传播方式:一是通过空气传播,二
特别策划 | 穿越日冕之门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太空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而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更是激发了无数人的探索欲望。太阳观测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智慧的史诗,
太空 | 蟹状星云核心之谜 超新星1987A 爆发前是一颗质量为太阳8~10 倍的恒星。它距离地球大约17 万光年,位于银河系的一个矮星系邻居——大麦哲伦云中。超新星1987A 的得名,是因为它是在1987 年被科学家发现的。3
动物 | 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吗? 早在3000 年前,我国古人就通过观察动物行为来预测自然灾害。多种野生和驯化的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和昆虫等,在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前,都可能提供预警。在2012 年
动物 | 为什么水熊总能大难不死? 1773年,德国一位动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水样时,惊讶地发现了一种运动缓慢、体积小小的八足动物,其身体就像是一种微缩版的哺乳动物。他决定将它命名为“小水熊”。3 年后,意大利一位生物学家将它命名为“缓
动物 | 跳蛛如何看世界? 跳蛛奇特的视觉跳蛛以跳欢快华丽的交配舞蹈而出名,让人们印象很深的还有它们那四对共八只独特的眼睛。它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有很大不同。想象一下,假如你用跳蛛的眼睛来看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眼前一
动物 | “沙漠长虫” 大约15 年前,一个科学团队前往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捕捉、研究各种动物。当时,他们在那里首次捕捉到了一种怪异的“沙漠长虫”——蚓蜥属动物,但人类对这类动物了解还很少。非蛇非虫,是蚓蜥蚓蜥属动物虽然长得像小
动物 | 撒哈拉的生存高手 正午时分的撒哈拉沙漠,银丝箭蚁离开了凉爽的地下巢穴,快速地搜寻可能因高温死去的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饱餐一顿。小小的银丝箭蚁在毫无遮蔽的沙漠中,面对高达70℃的温度,展示出了惊人的适应性
植物 | 大豆的“祖宗” 营养丰富的大豆(俗称黄豆)是重要的食材,其种子发芽后就是豆芽,豆荚快成熟时可以摘下成为毛豆。大豆经过烹饪或加工就能变成多款佳肴或调味品,用其做成的豆腐更是口感最接近肉类的植物蛋白。其实,我们餐桌上的大
健康 | 抗氧化“战争” 近日,虾青素这种抗氧化剂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有报道称,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 的6000 倍。这是真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抗氧化剂抗的是什么。破坏和反破坏我们身体本身会产生叫自由基
健康 | “触”见温度 我们的皮肤能让我们感知各种类型的物质——锋利或粗钝、粗糙或光滑、冷冽或温暖,但假肢佩戴者失去了部分感知体验。好消息是,2024 年春天,科学家研发出了搭载在假肢上的温度感应设备。借助这个低成本且易于安
健康 | 身体里的“酿酒坊” 滴酒未沾却能酩酊大醉?这种现象叫作自动酿酒综合征,它还有一个更学术的名字——肠道发酵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肠道里住着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它们能把我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变成酒精,就像是在肚子里开了个
健康 | 血为什么是红色的? 血液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更是维持身体机能的“隐形英雄”。平时我们看不见它,但当我们不小心划破皮肤,鲜红的血液就会提醒我们它的存在。但血液为什么会呈现红色?关键
健康 | 挠痒痒怎么就这么上瘾 瘙痒,短短两个字包含了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挠完之后的爽快。挠痒这个看似普通的动作,背后的机制却很复杂。不仅仅是皮肤感觉痒感在动物界十分普遍。小猫时常会不耐烦地用爪子挠挠耳朵,或者在猫抓板上蹭来蹭去,其实就
博览 | 喝奶的科学 牛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食品,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食用。无论是作为早餐的一部分,还是健身后的补充食品,牛奶都是不错的选择。2022 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为42 千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博览 | 骑车跨南极 2023年11 月,意大利人奥马尔在南极洲的一个科考营地接受了为期数天的极地适应训练,然后便搭乘直升机飞往了南极洲外围的赫拉克勒斯湾,勇敢地完成了他的冒险之旅——独自骑自行车穿越南极洲,且没有任何外部
博览 | 绿色屋顶 几乎90% 的开花植物都离不开传粉动物,例如蜜蜂、蝴蝶、飞蛾、黄蜂、苍蝇、甲虫、蚂蚁、蝙蝠和蜂鸟……蜜蜂是最重要的传粉动物之一。它们是天生的流浪者,经常长途跋涉,觅食花粉和花蜜。同时,蜜蜂也需要合适的
博览 | 古今假肢一览 在古埃及木乃伊脚上发现的人造脚趾,可追溯到公元前950 年—公元前710 年,是已知最早的假肢,被称为“开罗脚趾”。这个假肢由皮革、染色的木头和线组成,存放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青铜小腿开罗脚趾在“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