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2024年第5期

广州文艺

广州文艺2024年第5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广州文艺》一直秉承着“都市、青春、人文、原创”的办刊宗旨,以新鲜活泼,真实亲切的办刊理念,以广州独特的文化优势为依托,形成了以现代都市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期刊风格,培养了大批省内以至国内知名的作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被誉为“南中国的文化彩虹,大时代的精神绿洲”。

目录

| 编者按

“五羊衔谷,萃于楚庭。”广州,一座开放、包容、温暖的城市,延绵千年的城市记忆焕发着熠熠生辉的文学魅力。如何以文学的视角读懂广州,是《广州文艺》始终关注的课题。“文学的广州,广州的文学”是贯穿本期的主线

特稿 | 广州三记

所谓三记:一山,一城,一祠。白云山冬日,去白云山登高。白云山在广州市北,几十座山峰簇集,主峰摩星岭,海拔不过四百米,是广州最高的山峰,浮在城市高楼汹涌澎湃的浪涛上面。旅游宣传沿袭着通行的模式:白云山早

特稿 | 海中金

1其实,并不是非得赶回广州吃晚饭。红磡上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可到达广州东站。夏天室内冷气充足,身上还得罩衫御寒,出来时才发觉热浪凶猛,衬衣都能浸出汗。排队打车的人成两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等不及,掉头

特稿 | 风中羽毛

毛珊珊我妈说,就算这次我们拿到总冠军,她还是不会同意我跟李羽在一起。她反对的理由每年都不同,但是有一条非常坚定,认为李羽很穷、太自我、太自私。她说我跟着这种又穷又自我又自私的男人只会吃苦头。我说,我比

小说看场 | 目送轮转齿隙间盾构环行

徐 行当一些数字开始逆行乃至逐渐闪退于这方世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银锋。想着,想着,就见到了。然后银锋坐在我对面。我问,怎么回来广州?这样问,手里攥着一张票单。沉默持续的时间太长,许久我才意识到那纸片已

小说看场 | 溯源同归墟

二十岁的一天,他得知自己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敬泉,另一个叫照维。这两人是孪生兄弟,在年轻时进行了一项匪夷所思的行为艺术:敬泉归墟,照维溯源。敬泉离家时也是二十岁,沿着一条小河,要走到大海去。在敬泉出发

小说看场 | 暗与荧光

推开门,祖玛龙橙花香水的气味涌出来,像一种网状的拥抱。和那天在CLS快餐店里喝饮料时他身上的气味一样。纯白的仿羊绒地毯,赤脚进去时才发现一些地方也有着细小的划痕和污渍。我并不是喜欢香水的人,但我想,未

散文天下 | 码头上的广州

消失的埠头我喜欢夕阳下的珠江。喜欢它的迷茫,喜欢它的静默,喜欢它的粼粼波光,以及水上孤独而模糊的船影。有一段时间,我上班的地点就在大沙头附近,我常常站在堤岸边,看着一艘艘渡轮如何离岸、埋岸,码头上人聚

散文天下 | 写在中山大学百年之际

1我牢牢记得这所大学的诞生之年。她诞生于1924年。我记住这个,倒不是因为我刻意要记的,而是因为我把这个时间跟我祖父的生日放在一起比对过。我祖父生于1922年,我那会儿想的是,我祖父真够老啊,他居然比

散文天下 | 诗歌,让想象力保护想象力

诗歌站在语言的转折点上一切文字都是人的创造,每一个字诞生的背后都是传达、表意、命名,汇聚成知识,去认识人类自身,去理解与构建世界。诗歌的语言朝向抒情,简约说话,在功能之外偏向梦想预留的位置,于蜕变与渗

散文天下 | “湖庐”的自然美学

在从化,胡赤骏将他那个小天地称为“‘湖庐’自然艺术空间”。每当傍晚来临,晚霞将“湖庐”外的水面漂染成了金色的质地,而那些白鹭依然逗留在水面上,用它们的曼妙的细脚在水面上跳着踢踏舞,顺便解决一下自己的口

散文天下 | 广州人的精细与活泛

我出生的重庆和我定居的广州,都曾被不少人认为是不宜人居之地,前者是山城,多悬崖绝壁,后者暑热时长,瘴气围绕。但这两地现在都成了世界不可小觑的超级城市。而渝穗两地都把“码头”作为其中一个定位,而且这码头

散文天下 | 南国苍翠记忆

一深秋的羊城,已能真切地感知秋风的莅临,华南植物研究所内,依旧满园苍翠,草木葳蕤,笔直的棕榈树一字排列大道两边,唯有池边的落羽杉开始有了一点儿变色的迹象,再过几场秋风秋雨,它们叶子的颜色将一点点变黄,

散文天下 | 滨江东的生活场景

我在广州出生成长也有十几年了。说起对它的印象,无非是广州塔、荔枝湾、北京路……这些地方我的确都喜欢,但如果就以它们代表广州,反而感觉有些空洞了。回想起来,我所感觉的广州,反倒是一条路——滨江东路。我所

新诗 | 安然的诗

驱车向增城车过凤凰山,灌木林闪烁着星空的光芒高速路上,无数双黄蜡色的眼睛注目前方的交叉口我的目的地——增城在百花崖影中又近了一步在东经113°32′次生阔叶林的重逢中是谁在抚摸它们核的内部它们燃烧的、

新诗 | 蒙晦的诗

我祖母我没见过我祖母。她只留下一张照片,没有别的遗物。我七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朝着那张摆在高台上的照片凝神望了一阵。我母亲以为发生了怪事。她呵斥,让我醒神。然后回到阳台上继续和隔壁的老妇人闲聊祖母生前的琐

新诗 | 张雪萌的诗

黑 莓如铁的夜光,渐渐化成树脂的白色比睡眠更深的柔软还在枝头结晶色彩叠变的,灌木丛杂生在湖畔一岸。我们踮高脚,拨乱夏日的发际为恼人的刺而当心如此多,内陷的,挤压着闪烁的眼睛。厨房,阳光下木头器皿,折射

新诗 | 辛夷的诗

雨找到了雨雨找到了雨。音乐从草丛响起,须臾耳朵里便有变奏雨下得比铁还冷。我无法收集那些声音的碎片来唤醒你雨中加速嬗变的落叶,每次走向腐烂都像欢愉在终结轻盈那不是无法克服的偶然,更像疼痛形成的旋涡,无法

新诗 | 郭涛的诗

时间涡旋一只黑色的乌鸫失去臂膀,继而失去喙,失去味蕾,失去橡木最后是风声。时间旋转扭送我们在宽泛的世间一次次走失。生命的相对论,量子纠缠我们一次次走过颜色掉落的季节途中一棵大叶榕枯萎了时而,看作风景。

新诗 | 陈丹的诗

我开始相信事物的死只和心有关在一个能看见山峰的写字楼里打印机来回抽送纸张我听见了树木呜咽的声音一下,一下,那么寂静汝窑杯重重砸落,音色偏哑一条裂纹追上去现在我凝视伤痕在灯下我捏紧的地方一滴一滴茶汁渗出

新诗 | 南巫的诗

偏头痛是的&nbsp &nbsp 我知道我裂开了像一颗突然坠地的石榴我希望我是男人也是女人是一棵树也是一只野兔是液晶的还是固态的不&nbsp &nbsp 这些还不够我必须碎裂得更深才能穿过更多的人群和

新诗 | 鱼小玄的诗

雾纱所裹的海港雾纱所裹的海港,小村子如黛青蚌壳年迈的盐农晒得一捧星星那位海藻般长发的女人她用大贝壳舀水,浇洗小小赤脚踩盐田时,她双脚沾满了珍珠色的云霭海风一阵阵推晃彩螺风铃“叮……叮咚……”她是另一个

新诗 | 林国鹏的诗

山 中没有事先备好路线,自由行走尽量往深处走,意想不到的事往往藏在山的根部从不担心,晚了会找不到来时的路随时可把崖边,高举骨朵的多尼花,当路灯雾气消退,无法辨清字体的断碑斜插在泥土中,像大山的一个胎记

新诗 | 林梓乔的诗

湖面,或破裂的种子公园的石椅上,一只潮湿的蜗牛正轻身拖着早晨的进度条将一切拖至一处,惊心动魄的情节:“新鲜的莺啼,一声喊破了挂在草尖上的露珠。”多么激烈湖面刚结束一夜皎洁的构思它折叠起洇水的阳光,凝神

新诗 | 李曼旎的诗

绵绵细雨的早晨即使是在永不结束的盛夏里,我也不是最虚幻的那个。但如果在你的梦里,我会是自由的吗?可以随心所欲地盛开,随心所欲地腐败(而现在,我拥有的全部只是一具渴望凋谢的身体。)橘子味香烟笼罩的清晨里

新诗 | 林瀚的诗

翻 山那些你企图僭越的高山都像是翻过来,由一场空撑起的口袋。无人在其中安放岩石与路径无人自隘口而来,教会你投子问路还有方向感你只能向上走,用倾斜的身体,理解高山的淤积与水土流失感受枝叶下落被野火烧焦的

新南方论坛 | 每个本地人都有外地的血脉

侯 磊:你好吟光,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从你在香港留学的时候,那时是2017年,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读创意写作的研究生,跟着全班到香港科技大学来交流访问,由敬爱的阎连科老师带队。当时在讲座上,记得你上

新南方论坛 | 海洋性:异质经验、空间拓展与边界重塑

近两年,南方地区的新兴文学日益成风,逐渐呈现出向外探索的倾向。其作品野气横生,集聚了魔幻、异质的写作风格,总体上倾向于更为柔软和感性的文学印象。过去主流的北方文学素来以大地的坚实为立足之基,但在河流文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