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2022年第2期

广州文艺

广州文艺2022年第2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广州文艺》一直秉承着“都市、青春、人文、原创”的办刊宗旨,以新鲜活泼,真实亲切的办刊理念,以广州独特的文化优势为依托,形成了以现代都市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期刊风格,培养了大批省内以至国内知名的作家,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被誉为“南中国的文化彩虹,大时代的精神绿洲”。

目录

后浪起珠江 | 卡内岛事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罗荣和妻子来到卡内岛。卡内岛的黄昏和清晨一样漂亮,当垂暮的夕阳将落入远处的海面,两个影子在卡内岛海边的沙滩上走着。一盏光芒刺眼的灯在卡内岛海边的一间木屋上悬挂,远远望去如同守候在

后浪起珠江 | 大海收走了我们所有的失意

首先要说的是,《卡内岛事件》并非一篇很现实主义的小说。虽然它所叙述的,全是人间事、全是世俗心,但当你细细回味的时候,小说里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或者说作者的情节安排,都在说明,这更像是作者所刻意经营的一个

都市小说双年展 | 淞沪旧事

自从落脚上海,乔新甫与乔新成两兄弟一直住在苏州河边。那天,乔新甫趴在中式飞檐楼斜顶的南侧青瓦上,只探出额头和眼睛,看对岸十九路军噼噼啪啪跟日本兵开仗。日本人的炮弹不仅从东边街巷后头打来,还从天上嗖啰啰

南北小说 | 银杏树

一飞机就要起飞了,航行时间是两小时十五分钟。抵达南京后,我将在机场乘坐一小时大巴,到一个叫赶驴口的地方。再由此转乘半小时面的,才能抵达这趟旅程的终点站——位于长江以南的某小镇——石涧镇。空姐在过道里来

南北小说 | 旋转的钢铁厂

钢铁厂转型那年秋天,十四岁的艾绒站到了蓝钢十字街口。蓝钢厂位于蓝川西郊,东向十字街,西临怀河水。怀河绕蓝钢厂环形流淌,高炉从中心点拔地而起,那蓝钢就成了冒烟的孤岛。艾绒最先看到的就是那柱烟。她从未见过

南北小说 | 马嘶岔路口

一他鲜为人知的姓氏在庞大驳杂的《百家姓》里偏安一隅,单薄得像一个没有多少子民又没有多少土地的土司。但这个姓氏的历史却又源远流长,谁人都知道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就出自他这个姓氏中的一

散文天下 | 主持人语

我心力交瘁,刚完成60万字的《成都传》。一天与锐锋兄聊天,得知他逾150万言的“晋国史”刚刚杀青。真是巧了!在我的印象里,张锐锋一直是汉代的古人,他就像文学阵营里的重装骑兵,于千军万马中呼啸而来,地动

散文天下 | 古灵魂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卿云歌文字学家这是一件苦差事。每天都盯住这些古老的文字看了又看,绞尽脑汁思考它的来历,想着它的演化,它的读音和含义,

散文天下 | 两张磨盘

在很多人看来,科学与文学是相距最远的两个学科,它们之间的联系几乎微乎其微,我们很难想象,一种致力于自然的探索和一种致力于人自身灵魂的探索之间,能够找到哪些共同点,也很难想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怎样的条件

散文天下 | 春鸠鸣不停

一“不平则鸣”,这一成语源自韩愈的文章《送孟东野序》。好友孟东野即诗囚孟郊,贬离长安,远赴溧阳任职,韩愈作此文以送别。短短数百字文章,“鸣”出现四十余次——从自然到人世,从乐器到文学,种种天籁人语,一

散文天下 | 与面包有关的时光

1路过一家店,里面传来歌声,歌手老狼的一首老歌《虎口脱险》,口琴与弦乐上的青春,不由想起一位朋友H。他当年因为家里经营面包店,去干了和他大学专业毫无关系的烘焙制作。那时面包店远未像今天遍布,作为一种洋

散文天下 | 台地上

雨水丰沛的八月,戈壁迎来繁盛,草木所有事务都在这黄金时节进行,尤其台地上,草木生长异常活跃。我仔细观察时,会被那里丰富的植物、花朵、果实和飞虫吸引。讨赖河流出祁连山口的地方叫冰沟,台地在冰沟一带的戈壁

新南方论坛 | 关于“新南方写作”的一些浅见

“新南方写作”是一个新概念,它甚至有诸多“还没来得及”的因素——譬如还没来得及建立新南方写作的标志宣言,还没来得及树立新南方写作的标志性作家,还没来得及梳理能被普遍认可的新南方写作的基本特点……也恰因

新南方论坛 | 地方特性与世界眼光

不同的水土孕育出不同的作家,地域风格是作家重要的风格之一。从地方性知识到文学地理学再到地方路径,地域风格问题已经成为文学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代社会,作家不会一直停

新南方论坛 | 来源与消隐

写作本质上不需要被挂上地域标签,进行分类,以示区别。但“新南方写作”的提出,恰恰划出了地域,提出了坐标。就写作本身来说,地域的重要性只是和个体紧密关联,这涉及到写作者的成长因素,他所站立的土地,耳濡目

新诗 | 从丝瓜森林开来的卡车(组诗)

从丝瓜森林开来的卡车从丝瓜森林开来的一辆破卡车走过的八千里路,断断续续的尾巴已纠结成一团乱麻般的瓜藤风餐露宿的云和月,常常混迹其中从丝瓜森林开来的一辆破卡车在一盘蛋炒丝瓜里呜呜打滑、空转出没于隧道和史

新诗 | 眺望(组诗)

眺望想将那列山系重新移到风声前面黎明刚更换完往事像一个祝福者?黎明整顿襟袍?为旭日辟出浩浩流苏之路各种站牌接纳的光芒也可能闪耀在别处&nbsp 由此及彼 所有路口都将通往璀璨而相似的目的一个眺望者如何

新诗 | 或夕照,或曙光

最初,它是“陈氏书院”,但民众可不管,固执地叫它“陈家祠”。那时陈姓在广东乃豪门望族,第一大姓。时间推进到那年七月的一个下午,陈氏书院向我打开的门脸实在太小了,深陷在广州这座现代化都市的高楼巨厦间,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