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1期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1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定位高端政经,风格严肃活泼,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

目录

新论 | 相信涓滴之力

2023年是走出疫情大流行,一切恢复常态、重新焕发生机的一年。岁末,我们照例迎来了“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在一场大雪之后,在极寒的天气里,我们用一份推崇理性价值的榜单,来致敬那些有影响力的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2023,我们一起走过

2023似乎比往常过得更快,时间匆匆流淌,不觉又值岁末年初。这是一切回归常态的一年,是人们不再被阻隔、可以尽情见面、拥抱的一年,是努力让一切重焕生机的一年。白驹过隙,倏然而已,时间冲刷而过似乎不留痕迹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莫言:为自己而写

莫言周二上午,“两块砖墨讯”公众号发出最新一条推送。莫言隔段时间就瞅一下手机,四个多小时后,阅读量跳到“10 万+”。莫言笑了。现在,在书店里不太能常见到莫言新写的书,但他的创作依然勤奋,只不过挪到了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王轶:让民法学讲道理

王轶参与法律起草工作三十年,王轶并不以“立法者”自居,“学者是专家建议稿的撰写者,是立法过程中的参与讨论者”。他的学术生涯起步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节点,民商事法治领域的立法工作由此驶上快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费翔:老派的温柔

费翔“叔来了!”工作人员话音未落,费翔躬身步入略显狭窄的房间。他穿着干净的白裤白鞋和灰色休闲西装,即便这天没有安排拍摄,依然穿戴整齐,梳好了发型,只不过神色略有疲态。“不好意思,”他哑着嗓子轻声说,“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孙永才:高铁出海正当时

孙永才2023年,高铁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明星产品。10月,雅万高铁投入商业运营,这条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西爪哇省会万隆,全长142公里的铁路,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实现了中国高速动车组出口国外第一单。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郑秉文:“走窄路”的经济学家

郑秉文虽然多年来看过不少媒体对郑秉文的专访,也曾经多次向他约稿,第一次见到这位在社保领域如雷贯耳的业界权威,却是在前不久《中国新闻周刊》举办的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活动现场。持续两天的强降雪过后,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汪品先:人生如刻钟

汪品先2023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上,汪品先获评“年度教育人物”。主持人对他说,一个五岁的小朋友要在课上做PPT展示,因为看了汪爷爷的科普视频把主题定为“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王磊:让中国新药走向世界

王磊一副黑框眼镜,一袭中山装,是王磊在大多数公开场合的标配。“坚持中国本土化”“不那么洋气”则是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一直以来示人的形象。王磊与阿斯利康的本土化紧密相连。2013年,王磊加入阿斯利康,也开启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陈伟利:实战16年,读懂中国

陈伟利在中国生活近20年,68岁的陈伟利至今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十点钟睡觉。也许是一周运动五六次的缘故,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整个人精神抖擞。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研究产品,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李菂:打破边界

李菂与李菂的聊天不用担心冷场,他愿主动开启一个话题。采访还没开始,他先递来一个信封,里面是四张关于“中国天眼(FAST)”的纪念卡片。2021年以来,李菂团队分别借用《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洛神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郭帆:拥抱未知

郭帆郭帆看上去比2023年年初时精神多了,整个人松弛下来,好像有什么重压在他肩上的东西被卸下去了。那时,《流浪地球2》正要上映,他每天几乎不睡觉地做着后期收尾,还要准备路演,接待一拨又一拨造访的记者。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猫王”游林的千亿野心

游林55岁的游林,依旧不知疲倦,充满激情。每天清晨跑步6~8公里,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晚上还经常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在武汉经开区猫人时尚产业园的董事长办公室内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戴着黑框眼镜

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 | 宝安:深圳制造业的“压舱石”

深圳宝安中心区。供图/宝安区委宣传部44年前,位于珠江口东岸的宝安县是一座以水稻种植、鱼塘养殖为主的农业边境县,当时在水田里劳作的农人或许很难想象,短短几十年里,拥有1690余年历史的宝安县会脱胎成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