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语小说速递 | 居酒屋 1我站在桥边等着罗西,那是阳光灿烂的夏天。蒙特利尔的夏天虽然短,阳光却猛烈,垂直射在地面上,好像陨落的重金属。我先乘巴士再转地铁,才找到这里。没想到东区是这样。我很少到东区来。从落地到这个城市,我一直
六地之光 | 东北 东北 我是一个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人,陆续去过国内外一些地方,仰望喜马拉雅高耸、巍峨,敬佩雅鲁藏布雄浑、狂放,体验过中国南方冬天湿冷、夏天溽热,观长江澎湃、叹黄河悠远,被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滚滚浪涛震撼过
六地之光 | 杨靖宇之歌 1在书本上悄悄接受到真理熏陶的人校园是你登高望远的一块高地思想的窗口一旦被悄然打开心中的火苗就会迅速突围黑暗的封锁一个从豫南乡村走出来的有志青年把一个更大的世界,装在了自己的胸中从家乡确山到开封织染学
小说天下 | 夜或新晨 她现在的住处果然离大学不远,借月光分辨,与那个实验室所在的区域只隔了一片树林。如果是只身找来,我会对这里心生厌恶,但眼下我不住地望过去。从后窗可以看见的,是这幢房子里可以待客的一间。长桌旁坐着四五个人
小说天下 | 百字敕 上午9点多钟,8月的太阳就开始火辣。这时,万学敦来到启智中学。校园里有很多粗壮的香樟树,浓浓的华盖遮挡了渐强渐烈的阳光,林荫道便有一些凉爽。他身上有微汗,便取下头上的银灰色窄沿礼帽,用力扇一扇。站下来
小说天下 | 爱的盲区 1接到电话那一刻,她有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已经多年没有联系了,突然来找她,肯定没那么简单。虽然听到声音那一瞬,她已经识别出是谁了,可是当对方说出名字的时候,她还是觉得惶惑,头皮发麻。对方没说太多,只是
小说天下 | 凝望 1我的住处是租来的,二十个平方吧。反正是一个人,空间足够。租屋在三楼,一个月一千八百块。贵是贵点,但这里景好空气好,养人,离我任教的店子街初级中学步行也就是半个小时路程。不论是去学校还是回租屋,走完半
微小说 | 食菌记(外一篇) 云南漫长的雨季里,老街上的饭铺都换了新菜单,里面都多了各种各样带菌子的菜肴。北方人喊做蘑菇的东西,在这里被叫成“菌子”,说的时候还要拉了向下的声调,好像蓄满了雨水,沉甸甸的。老街做菌子最好吃的是一家叫
文学与故乡 | 从前的桃花 美国有本杂志叫《巴黎评论》,其实并不怎么发评论,倒是发了不少小说和诗歌。有一次浏览中选译了一首,是美国女诗人希乌·塞德琳(Siv  Cedering)的《桃花女子》(Peaches)——从前在
散文寰宇 | 病室笔记:记忆、遥想或断章(下) 4你心绪平静,对日落时分的瞩目已持续了两个傍晚。你知道,第三个夜晚之后的另一个早晨,你将躺在一辆被金属短栏围护着的窄小平车上,由护士推着,穿过长长的医院走廊,进入手术室。当然,还是不能预测那个结果。谁
散文寰宇 | 一弯新月 1四周是喧嚣的。初春之夜,尚有微寒吹拂,广场人潮爆棚,则是这个时间段的标配,更何况多情的云层满天缠绕……人群丛林,拉风的自然是广场舞大妈。间或一见的,还有几位大爷不甘寂寞的身影。似曾相识的“老三样”旋
散文寰宇 | 我的拉面人生 1韩国电视剧里,姑娘出嫁前要专门学习烹饪,目的是过门以后能够有一门做饭的手艺,赢得夫家的喜欢。我姑姑那辈的村里姑娘,出嫁的年龄普遍偏晚,二十七八岁结婚是常态。她们出嫁前的几年,都要学习绣花等针线活儿。
散文寰宇 | 陪读记 1高二开始,儿子的成绩亮起了红灯。班上六十余名学生,他的名次几乎垫底,尤其是物理,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境地,试卷上那些少得可怜的分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而他的一些同学,动不动就考满分。短短的几年里,他们修
散文寰宇 | 水之江汉星之斗 1去年初,我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特展,此次展览是史上首个以传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国情怀和时代风华的主题文物展。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家博物馆,馆藏文
散文寰宇 | 一日之雪 新雪初心我幼小的记忆和一场大雪相连。早上推门,外面的雪有一米多厚。萧索的时刻,白雪薄薄地飞扬到屋脊。深秋初雪一般会很快化掉,如春花凋零、旧梦一场。它们有着模棱两可的样貌,天空下着颗粒状的蒙蒙细雨,稍冷
诗空间 | 再写月光(组诗) 雨声即将走遍大半个夜晚的雨声仍在滴滴答答地奔走零点十三分已经走遍大半个夜晚的雨声仍在我的耳畔踩来踩去有些异样也有些迫切早已走遍大半个夜晚的雨声仍在因为持续地奔走而上气不接下气拖泥带水地奔走高一脚低一脚
诗空间 | 历史的地标(组诗) 井冈山·竹林所有的故事都有开头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守着红米、南瓜和野菜说:从前……那些从前就自天而降像雨落在竹林里像旗帜插在泥土里(所以你看,故事的开头就是这么朴素而自然)首先是竹林和泥土然后是雨和
新批评 | 新诗的述行现代性 诗人闫殿才在诗集《山海人间》的序诗中有这样几句:“小时候,父母叮嘱:/遇到打劫的,东西扔掉,跑//打劫的一直未遇到/跑,一直没停下”,其中道出多少写作者的甘苦:写作打动了写作者,让他交出一切有价值的东
新批评 | 生命的来处 初看黑孩的作品,你不会感觉到这是一位拥有30余年创作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道的“老作家”;如果没有查阅相关资料,你更不会意识到她已经旅居日本几十年,并且正是这一长段在东京的生活,构成了长篇系列
名家手泽赏读 | “凤凰”鼓起了“东风” 郭平英等纂辑的《墨耀中华:郭沫若题匾题签通览》一书集郭沫若各类题匾、题签843件,其中1949年后所题者近乎泰半。该书所收虽未必完备,亦足窥其数量之巨。郭沫若的题词与之相类,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