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语小说速递 | 痕迹 十月的某一天,母亲过世了。我叫她母亲,但按照血缘关系,她其实是我姨妈。当年我亲生父母家里太多孩子,他俩都是工人,据说家里吃不饱饭,就把我送给了条件好又没有孩子的姨妈。姨妈年轻时当过兵,落户在另一个小城
小说天下 | 房间 她推开房间门的那一霎,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终于进来了!她想。这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能盛下的东西不多,因此收拾起来也不会太麻烦。她估量了一下时间,有整个下午供她支配,足够了。首先整个房间得来个
小说天下 | 欢乐的葬礼 1小崔伺候李程达两年多,当了两年多的泔水缸。闲来无事,李程达就把肚子里的苦水往小崔这里倒。天长日久,小崔也就习惯了。在矿上下井时,两人抱一台凿岩机打炮眼儿,休班了一起喝酒,总有聊不完的话。十几年的交情
小说天下 | 空地 1老锅灰驻扎会展中心已经三年了。会展中心建在郊外,偌大的场地,占地百十来亩。老锅灰估计了一下,会展中心的东墙以前是二尕子家的菜地,西墙应该是杨寡妇家的猪圈,南墙应该到前街牛大拿家柴火垛,北墙怎么也到后
小说天下 | 凉湾榉树下的号声 1老张觉得有些不妙,轻飘飘地就化成了一缕青丝,乱冲乱突一阵后从韭菜叶般大小的缝隙钻了出去。回过头看,床上的那个老张,身长腿短,极像一具停泊在岸边的木舟。老张从没有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过自己,没想到,这具
小说天下 | 不一样的小说 他只能为了乌有而创造。——罗伯-格里耶读不懂一篇小说,在我并不意味着冒犯。作为读者,参与故事的方式,从来不止一种。何况懂与不懂间,横亘的是智识与感觉交汇的河流,能泅至何处,远非意愿所为。所谓懂,以认知
小说天下 | 陪考 七月的一天清晨,父亲突然拉过我,眼里闪着光,一句话分三个逗点说:你要请个假,从六号请起,请四天。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驳说,我成绩尽管排着第一,也不能这么请啊,再说,至少有三个同学正排着队追赶呢!父
小说天下 | 春天斜坡上 苏北农村的男娃,念到初三或高三,考不上去了,一般是先去建筑工地上干些粗活儿。所谓建筑工地,起步是村邻起房子的场所。高三“下来”那段时间,天灯就在这样的工地上,从夏天一直干到来年春天。春天活儿最多。农人
散文家 | 叹金圣叹 1吴中木渎五峰山下,有金圣叹的墓,实际上很不好找。前年深秋,去木渎乡野寻其墓址,到了难以通行的途径,只好下车探路,逢人便问,总算见到一处类似哨亭的木板房。板壁上有块“吴中区木渎镇森林防火办公室”的贴牌
散文家 | 遥指“三神山” 1去烟台,倘论必游之地,首推蓬莱。游罢蓬莱,若只能用一个字来作观感,除了“仙”字,还能有其他选项吗?民间八仙过海的传说,即以蓬莱为故事发生地。说某日八仙在蓬莱阁上畅饮,酒至耳热,铁拐李提议众仙不得乘舟
文学与故乡 | 八月之光 小时候一进入八月份,也就是农历六月末七月初的时候,我就开始盼望立秋。立秋不算什么节日,但却是个重要的节气。记忆中每到立秋这天,父亲就会走出家门,坐在村路旁的老榆树下,一边吸着旱烟,一边念叨着与年景和天
散文寰宇 | 风吹过村庄 一、词语有的词语天生就是钻石,绚丽、璀璨、熠熠生辉。常常想起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缠了过来,怎么也不能让人定下心。这个夏天和秋天,重新认识了很多词语,比如“麻麻亮”,比如“霞光”,比如“破晓”,比如“暮
散文寰宇 | 我的“花园里” 1“花园里”,三个字,一度左右着我们一大家子的年货准备。“新正月,多备点下酒菜,不出初四五,花园里二舅一来,那就有的嗑唠啦!”父亲这句叮嘱,多在20世纪80年代渐至年关的当口。母亲嘴里依旧“嗯嗯”地应
散文寰宇 | 和花约会的人 每到花期,辽西朝阳的村落里,就会悄然住进外乡人。他们选择靠近树林和水源的隐蔽处,扎下帐篷,卸下辎重,比如蜂箱。他们穿着孩子的旧校服或企业的旧工装,“装”近于褴褛,奔波所致。“装”上竟然没有皱褶,一直在
散文寰宇 | 老物件四君子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珍藏在记忆中的故乡,不但从来不曾遗忘,而且轮廓越来越清晰,气息也越来越浓郁。那山,那水,那土地,那乡亲,还有那老宅,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总也
散文寰宇 | 秋菜帖(外一篇) 秋风一起,转眼就到了寒露,也到了东北储藏秋菜的时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卖秋菜时节,马路两旁会插上红旗,拉着灯泡,大喇叭里播放欢快的歌曲,喜气洋洋。进城送菜的农民赶着马车,开着拖拉机,络绎不绝。
六地之光 | 辉煌钢都(组诗) 谨以此组诗献给中国重工业的奠基者那年,彻夜通亮的灯光大白楼小白楼一个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的称呼一座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指挥中心七十五年的岁月不短也长一百年的光阴不长也短……坐北朝南在黎明的风中那么安详、自
六地之光 | 老兵重聚 车行两个半小时了,车载音乐也循环播放了150分钟。进入丹东地界时,天渐渐阴了下来。“爸,咱快到了,先歇会儿吧。”少轩开启轿车右转向灯,右打轮,靠边缓缓停车。解下安全带,少轩抬头望了望车窗外阴下来的天空
诗空间 | 大海只是醒着(组诗) 种梨花春天如此冲动春天的细雪涓流到后山骨朵们集合起来呈现梦境。梨花漫过归途美人挑帘遥望,容颜孤傲她要洗掉所有世俗。暗香的江南正在重现世界凄美如斯凄美得让你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你是否想葬在这里借香气的邮
诗空间 | 火车在左,星空在右(组诗) 比邻夜晚空出右边,星辰各映松窗左边呼啸,另一群灯火在追逐影子忽明忽暗的速度中,无法看清更多事物我斜着身子奔跑,听火车穿过隧道,灯火们挤在一起嘴巴微张,像缓解耳鸣的苦瓜籽我无法把左边的事,完整地转述到右
新批评 | 在山间,在心间 《在群山之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种阅读的畅快体验在一般的散文集阅读中是少见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陈涛是我的同事,他赴甘南挂职的始末我大体知道一些,借由这本集子了解他的这段经历,可以看作对身边人的
新批评 | 从自然到风景 从题材类型上看,陈涛的《在群山之间》是典型的非虚构乡土写作。这种文类在当代文学中对应着两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写作:乡土文学和非虚构写作。前者秉承1949年以来农村题材小说对国家农村政策的阐释与图解,意在配
新批评 | 小镇细语 夜空漆黑,月亮小而高,周围只有一两颗更小的星星,豆粒一样,闪着萤火般的光。回到故乡后的第一夜,我站在院子里,长久地仰头凝视,极力辨识着那些来自远古的光亮。年龄愈长,愈发想念故乡。回去,回到故乡去,这些
名家手泽赏读 | 新诗民族化观念的延续与新变 民族化是中国新诗发展长河的主要干流之一。在现代诗歌史上,闻一多首倡新诗的格律,沟通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形式关联,可以说是新诗民族化的显要观点。“十七年”时期,毛泽东的新诗主张为民族化赋予了新的意义,认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