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2023年第12期

鸭绿江

鸭绿江2023年第12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东北文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周立波、赵树理、肖军、舒群、白朗、刘白羽、宋之的、戈宝权等。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文艺》先后更名为《文学丛刊》、《文学月刊》、《处女地》、《文艺红旗》。许多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诗人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文革结束后,刊物重新命名为《鸭绿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

目录

小说天下 | 曹府遗事

引子清江浦开过来的夜航船,进入盐区以后,天已经亮了。远处的村庄、河流,以及河堤上的树丛,还在晨雾中笼罩着。那轻纱、炊烟一样的雾气,如同赶海的汉子,迷恋婆娘的被窝,天都亮了,还在那儿缠绵着。船客们在客舱

小说天下 |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约10年前,或者说是20年前,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人管我叫老相了。那个时候,我女儿读小学、上中学,我应该是不怎么老的呀!可身边的人怎么就叫我老相的呢?再者,酒桌上,或是某些稍微“公众”一点的场合,

小说天下 | 烟祭

一天,我整理书柜,在一本旧书里倏然飞出一只蝴蝶。我拾起来,那是张泛黄的照片,里面年轻的女子朝我微笑。她是我的姑奶奶梁轶英。听父亲说她的一生很传奇,被写进了县志。当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时,我与照片里

小说天下 | 半个月亮

老刘是个秃头,半秃。老刘的脑壳中间地带几乎全秃,四周缀着一圈毛发。老刘快秃光了脑袋,还火暴脾气,麦秸秆似的,点火就着。秃头的老刘,秃的是头发,不耽误他干活儿、骂人、喝酒。有一天,他说,我左腿不敢走路了

小说天下 | 岳父是个老同志

可以肯定地说,假如没有岳父,我就不会有与妻子的姻缘。这么说,大家是否会断定岳父是我和妻子的月老?或者认为我是在玩脑筋急转弯——没有老爸哪来的女儿和你结婚?其实都不是。我是想说,我与妻子之所以能走到一起

海外华语小说速递 | 起点

小鹏不喜欢母亲叫他Jack。她的英文口音不算很重,当有外人时,母亲的语气热情得令他尴尬。大部分时候,小鹏意识里的那个外人是他母亲现在的丈夫。但母亲从未觉察到小鹏的不自在,她沉浸在努力融入的意义和价值感

本刊特稿 |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6年12月,《鸭绿江》创刊于彼时的合江省(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初刊名为《东北文艺》,1948年7月改名《文学战线》,1950年2月复名《东北文艺》,1953年10月改刊名为《东北文学》。19

散文寰宇 | 一念

一支烟一支烟是燃烧着的细细碎碎和星星点点。是一个人的隐秘部分和空洞瞬间。一支烟,燃起来,燃起来,雾气蒸腾,翻滚,缭乱。那么琐碎而零落的烟草在一支烟的范畴里面,被薄薄的纸片卷起来,包围起来。一支烟腾云驾

散文寰宇 | 故乡的美食

米豆腐在异乡,每每在记忆的深井里打捞,回忆起米豆腐,总不免唇齿生津,那些久远而沾染着时光味道的画面不由浮现在脑海里。妈妈的味道,儿时的记忆,一并在脑海里翻腾,混合着滚烫的胃液,灼烧着对家乡的思念。在家

散文寰宇 | 旧女红

绣包袱“小丫头,上巴沟。打丝线,扎枕头。”这段辽西童谣,是我学话的时候,母亲教给我的。打丝线就是买丝线,意同打酱油之打;扎枕头即绣枕头,针扎过去,才能把彩色丝线绣上去不是。母亲用过的丝线,也不过十几种

诗空间 | 冬夜未雪(组诗)

苍茫大地它愿意承受,也能够承受而我在自己的呼吸里天地太小,胸闷气短延展的大地从华东到华北:初冬平原上的色彩后退树木依旧向上,挺立微弱的色彩,低调的时辰你看不见湖泊的悲伤这些眼睛学会克制,并深沉,老练远

诗空间 | 与春天有关的事物(组诗)

与春天有关的事物暂时,还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必须等到一场春雨之后时光才会为它们在大地上布局暂时,还不能让它们在大地上露出头来,还不能将隐藏的秘密让一阵风告诉世间万物我把一切美好的事物与春天联系起来,比如

新批评 | 在记忆里震荡,从现实中远行

2023年,夏周主持的《鸭绿江》新设栏目“海外华语小说速递”,集结了欧美亚不同代际的优秀华语小说家,既向海内外读者持续推介小说新作,又以集体力量打磨华语文学的独特性。夏周在开篇语中阐述母语写作对海外华

新批评 | 鱼龙破浪,鸥燕乘风

著名诗人胡世宗先生的《人生与诗——中国当代诗人掠影》(沈阳出版社,2021年),共描写了83位诗人,分“剪影”“微剪影”“诗人之聚”三部分,上下两册,计51万字。阅读之后,我深感到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传

开卷有益,书写美好生活 | 最是书香能致远

辽宁省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自2016年起,联合辽宁省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面向全国农民工群体举办读书征文活动。该活动至今已举办七届,收到投稿千余篇,社

开卷有益,书写美好生活 | 我的书屋我的梦

2007年1月27日,我抱病卧床自学写作二十年的故事被《甘肃日报》报道后,甘肃电视台也紧接着拍了视频节目,于当年5月4日播放。一时间,我这个与世隔绝的人成了十里八乡的新闻人物。再加上问城中学校长和老师

开卷有益,书写美好生活 | 书香滋润打工路

20世纪80年代,打工潮在农村兴起,我和许多农民工兄弟一样,农闲之余扛起行囊,开启了漂泊不定的旅程。首站落脚在秦岭深山,是修建一座公路大桥。我们百十人坐着大卡车,颠簸了一天才抵达工地。那时施工条件艰苦

开卷有益,书写美好生活 | 读书成就我的人生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2004年从家乡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大都岭村来到沈阳。由于没有技术,我先后从事饭店服务员、搬运工等工作。2007年,我在社区的帮助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了美术设计和水电焊

开卷有益,书写美好生活 | 阅读点亮人生

那一年,我在深圳的一家制药厂打工,每天行走在工厂和宿舍之间,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手工劳作,生活十分简单。所幸,我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有了书香的陪伴,我的打工生活还不至于枯燥乏味。一次,我和两个工友到市区

名家手泽赏读 | 舒新城日记手稿谈片

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1917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后在长沙兑泽中学、湖南省立一中及福湘女学等校任教务主任。曾办《湖南教育月刊》。1920年,任吴

名家手泽赏读 | 《鸭绿江》2023年总目录

&gt &gt 海外华语小说速递另一个维度看世界(主持人语)——写在“海外华语小说速递”前面 夏 周 01·004贞姨(短篇) 陈永和 01·006生活与生活之间(短篇)唐 颖 02·004背岛(短篇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