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青年版)2023年第10期

散文诗(青年版)

散文诗(青年版)2023年第10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散文诗》创办于1985年,是中国当代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散文诗刊,也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第一本全本可视听、可交流的融媒体诗歌杂志。《散文诗》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九届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散文诗》(综合版•下半月版)2024年将以“心灵性·风尚性·时代性”的新理念改版,是一本倡导诗意生活、行走发现的人文艺术综合读本。

目录

细读 | 创作手记:从细微之处架构语言的桥梁

诗从不是虚幻的产物,它需要真诚的情感和真实体验。对内心的不停剖析,对外界的不断探索才是一首诗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我尝试用诗与世界对话,用诗去跨越时间,在词句、意象、情感的不断交融中,截取出生活的更多

细读 | 寂静之春

寂静之春清晨,一大群麻雀从天空飞过满池荷花枯萎,冷雾比风中行走的柳絮更多虫声悄悄,远处高山与流云同呈一色你带着一双翅膀前来,一片羽毛就是一整个南国我被你脊背的光芒刺伤,却又沉迷于其中的欢乐我喜爱你肤白

不分行 | 肃南印记

花儿绣在康乐草原的裙裾上草原需要松树,九排青松就站成了一个传说。松涛阵阵,大地用一眼四季的轮回回应。喊一声康乐草原,漫天的蓝铺洒下来,涌动成裙,裹紧了裕固族的家园,给肃南打上了底色。云朵、苍鹰、骏马、

不分行 | 梦花树

火引子一棵树,准确地说是松树,一直在等待松油的溢出。树干留下的刀痕,一双双眼睛,擦亮乡村夜色。外地人跑来湘西,目光落在山岭深处,异乡的夜,枕着松油的清香,含风,饮露。总是在六月,父亲带上斧头,翻山越岭

不分行 | 瑟

1于秋之深处,看见水,枯竭的命运;看见枫树,孤独的旗帜;听见柿子,说着幸福;遇见一种眼神,把秋风聚敛。于微茫中,打量森林与河流,打量人世间,渐次古老的村庄。溯游的鱼群是有序的,它们知道,水流并没有给出

不分行 | 日常生活

光阴的脉络淘米,洗菜,填饱饥饿的胃。复制,粘贴,重温一遍爱的蜜语。星光流淌,互道晚安。终有一日,生活将褪去华美的修饰。天色明朗时,在窗前温书,整理往事和碎片。收集你的温暖,存在阳光里。如果阴云密布,风

不分行 | 三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第一次读《红楼梦》,我是一个少年。白天,我在杨柳桥读书。晚上,我在双朝门刘家大院,躲进被窝里,打开手电筒读《红楼梦》。也许因为读得匆忙,我没有读懂金陵十二钗的美好。第二次读《红楼梦》,我是一

不分行 | 水润万物(节选)

1水——万物之本源。它的存在无可厚非。外部光滑,内部悬置神秘的密码。柔且无形,无色无味,时刻低语涤荡,转刻又咆哮人心;一生备受诸物挤压、归正。她说:改变才是申辩。2扬州城有句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

不分行 | 雨中燕(外一章)

清凉的使者一来,彩钢棚率先表达了欢迎——用音韵的方式。它加大力度,加入了有形的流泻……我们纷纷从屋内出来,贴近使者的心。多大的凉快!与雨一起漫无边际。但是,檐下——泥巢空着。燕子们去哪儿了呢?“应该在

不分行 | 天(外一章)

天在白云的高处,是否也会有雄鹰的悲壮情结,怀着俯身地面之欲?抑或一直为万物众生着想,对高贵生命负责,一直保持天道理性?总之,“天要塌下来”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谎言!虫豸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想在苍穹之下长得

诗无邪 | 梵音穿过密林与河流

火焰在适合它的时间里提取到影像,我喜欢暖色,柔软的,想象它燃烧时舞蹈般的身姿,向天上流动。有时,会将它挂在土墙上,对着它发呆,或者有意无意,与它的视线碰撞出激情。安静的曲线,在内心被激活成动感的纹理。

诗无邪 | 记忆里的雨

记忆里的雨记忆里的雨是一种透明的符号画室的窗子总闭门谢客,任何颜料组合都调不出那样的色彩。空气的味道微苦又发甜,橡树习惯群居来遮住我们望向彼此的目光列车上水杯晃动的夜晚,行李箱在晚高峰相互碰撞,信笺像

诗无邪 | 晨曦间(外二首)

繁星闪烁的尽头山脊之间书写万道霞光北半球的天空轮转一个新奇迹看见黛蓝色的天空视线里突然如此的清晰从近到远,云雾间等待破晓苍生的村落,鸟鸣间突兀四起溪水在流过山涧的每一个拐角初生的每一个萌芽和绿叶都是在

诗无邪 | 远方之远

去远方需要先虚构一个远方再虚构一匹马马背上,不驮粮食也不驮蔬菜几本旧书,一份心情最好是傍晚出发,穿过落日中风的叹息从夜晚一直走到天亮最好是走小路,避开惶惑的人群避开指责和猜忌路遇老虎,就喊它兄弟不用担

诗无邪 | 在时间串起的线索里

地铁为避免地上拥堵,我必须坐地铁好像在人生坚硬的深处挖掘了一条通道,迎着鼓胀的风古代的战车载着人们穿行每次进入地下,我似乎都在上升多少年来,我将登上一趟灯火通明的地铁列车,以为进入一间畅通无阻的大厅,

诗无邪 | 心与梦

旅行随着一朵蒲公英去旅行婆娑的枝丫摇曳着姿态风声呼啸着唤醒大地耳畔的声响,沉默却又响亮从高旷的山顶蜿蜒而来的溪流撞上卵石,碎成无数泡沫翻滚,如此鲜活透明的水,动人心魄的翻滚溅落是粒子完美的回旋一朵水花

诗无邪 | 第三人称的牧羊人(外一首)

第七日的沉默在我们的瞳孔里捞取一记自由的掠影因为门栏上剩余的一毫厘无人细听蹄印,学步时一个新鲜的吻痕羊群唯白首是瞻的摇了摇头——或许不曾听说“另一面”老者也失路又是一轮循环的叙事:我们被包围在旧日的窠

诗无邪 | 小路隐于荒野(外一首)

在荒地里丢石块一条隐晦的路就这样出现土地年轻的时候对于万物都很呵护一块野石头再来一块,就不会孤独一个人走远了一定是经这条小路才能回到儿时赤裸的闪电叶落光的树树杈断了几枝的树还是那时迷恋人间的同一棵吗季

室内乐 | 与桑岛书

与桑岛重逢海岛亲切,人们亲切,港湾明晃晃的蓝色静止,船只排列整齐,表明了一种安详的秩序。岛民对我侧目,我像一只斑斓的大鸟受到岛民对我的打量,甚至因为我的身份发生了争执。如果是繁忙的捕鱼季,他们无暇关注

室内乐 | 开车

神性在我不会开车时,我对坐在驾驶室的人无限景仰,那是一个神圣的位置。我的一个知根知底的同学,年轻时在我看来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但是,人到中年,她学会了开车。瞧,她戴着几百度的近视眼镜,穿街过巷,如入无

室内乐 | 母亲河

一 将世间纷扰隔在外面,你在故乡和记忆深处,令我昼思夜梦。流淌的河水是我穷尽一生追逐的梦想,辽阔,宁静,幽深。让身处异乡之夜的我,深情想念那安置在故乡山坡与丛林之间的古老风骨。那是我慢慢变老的乡愁,荒

旁白 | 光阴

陌芷君 本名谢小松,贵州沿河人。土家族。写作、刻画。作品散见《散文诗》《诗歌月刊》《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等刊物及选本。有作品入选国内各类展览,被私人、协会及文化馆收藏。偶有获奖。光阴借一缕阳光照进书

译介 | [瑞典]埃里克·伯格奎斯特诗六首

埃里克·伯格奎斯特(Erik Bergavist,1970- )是瑞典新一代的重要诗人,也是评论家、翻译家和编辑。大学攻读文学、艺术史和哲学专业。出版过《冷冻艺术》(2000)、《石头周围》(2003

会客厅 | 陈引奭篆刻作品选

本期嘉宾:陈引夷,生于1971年6月,浙江临海人。少年时期即好诗文、金石、书画,16岁入佥石名宿冯质彬先生室。后属意诗文,兼及地方历史文化。临海市博物馆馆长。近年策划有“邹鲁遗风系列展”“湖山寻梦——

会客厅 | 蠹边碎语

上篇:半成品翻检旧稿时,就发现自己这20年来真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所述所为,毫无体系。综其大概,或有家山风土、师友风华、旧日风物,以及金石书画评鉴、杂思杂感种种。就这些文字而言,多是发端于个人诗书

会客厅 | 大家谈

李文:首次见面,他就自报姓名:“陈引爽”,还特意解释了一番“奭”的写法,并说汉元帝的名字,就是用了这个“奭”字。引奭对临海这座城市的理解知根知底,那些古迹的前身今世,说来都如数家珍。“隐士”不显山露水

艺术志 | 晦暗天空下的童年

小小身影穿梭在肮脏的街道上,虽然天空永远是阴沉沉的,但是,比利的脚步却轻快敏捷。孩子身上的纯真无邪,似乎是穿越了家庭的悲剧和社会的泥泞的唯一亮光。而对于小男孩比利来说,支撑他的是那只名叫凯斯的小鹰。他

艺术志 | 从堂吉诃德到约瑟夫·K

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起首就将西方现代小说视作“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某种程度上,现代性叙事正是一部关于堂吉诃德的规训录:“堂吉诃德从家中出来,发现世界已变得认不出来了”,但他或许还不晓得,唯一

读本 | 植物志

凌霄花她们又退后了一点,兀自美丽像流光瀑布隔着一条江,几个词或纪年我们只要聆听就好只要理解聆听里的芳香就好雨后。我们清新的妻子被制造出来她们后退去除油烟味和低矮的坍塌我们清新的妻子拖着行李箱开始她响亮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