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一周 | 琉球往事 1925年,著名诗人闻一多写下了长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时被帝国主义强占的中国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九龙、旅顺大连七地,比作离开了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子,诉说被强
封面报道 | 最深沉的中华 2023年5月下旬 , 我国深海考古队在南海沉船遗址海域进行第一阶段调查。图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内部。两艘明代古船,似中华海洋文明史上两个深深的印记。其个体的沉没,是事故,是悲剧;但却又为公元15世
封面报道 | 新技术新装备助力“深海捞” 5月31日 ,潜航员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解开与“探索一号”科考船相连的缆绳,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考古调查做准备。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
封面报道 | 世界级重大考古调查,藏有富国之谜! 5月27日,搭载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两艘南海沉船,相距不过十海里左右,先后沉入海底的年代也相近。只不过,在沉入海底之前、之后,这五百多年来,从未有人将两艘船相提并论。两艘船似乎
封面报道 | 青花瓷晕开于深海 公元1492年,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活动拉开了大幕。而这一年,距离明代开创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航海已经落后了80年。这一年,正处于明代弘治年间。就在这一时期,一艘满载货物的木质商船从海外返回,殊不知在到
封面报道 | 沉船证实海上丝路 南海一号模型目前,在南海海域发现的古代沉船遗址有百余处。直接原因在于南海水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航线,历史上过往船只众多,间有不幸者。千百年来,一沉船一航海故事、一遗址或遗迹一段历史、一出水文物一
广域 | 读家 热点A 中国全国麦收过四成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进度过四成。河南省有超过400万亩小麦种田,年产种子占全国的38%以上。这些地块的麦收既关系着当季农民的收入,也对年底秋冬种的供种至关
广域 | 七日谈 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不是日方一家私事。近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理事张克俭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发言。贰要共同推动预付式消费监管在国家层
广域 | 钟点工“价格同盟” 长假刚过,钟点工朱阿姨从老家归来第一次上门服务,便提出工资每小时增加10元,即从原先每小时的40元增加到50元,说已有人出50元等着她去做。此举颇出我们意外,答应考虑后回复。我们聘请钟点工已有多年,其
广域 | 欢迎毛孩子归家 “北漂”的儿子,在我的反复说服动员下还是决定回合肥了,临回家前电话告诉我们,有两只陪伴了他两年多的狗得带回来。他爸生气地说:“你妈怕狗,你看能不能把它们送人?”儿子说:“把它们丢在北京,也许余生再难相
广域 | 老童 今天听同事说她昨天在高铁站见到老童了,八十多岁的人了,还是那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他现在定居在杭州,回马鞍山市是因为以前住的小房子没有卖,过三个月从杭州回马鞍山打扫一次,因为孙女说,房子虽然小,可是
广域 | 玩乐队的人屏蔽了同事 上期封面(2023年 第20期)来自未知兔乐队的主唱乐野,因为拥有母亲和乐队主唱的双重身份,不久前刚刚登上时尚杂志ELLEMEN的母亲节特辑,和其他妈妈一起诠释“有趣的妈妈”主题。拍摄大片的那天,乐野
观察家 | 印度火车事故为何这么多? 刘洪希望印度铁路事故这样的悲剧,少些,更少一些。印度最近的铁路脱轨事故,三列火车相撞,近300人死亡。让人痛心之余,不禁要问,印度火车事故为什么这么多?不是一般的多。看了一下,数字触目惊心。就在过去4
漫漫谈 | “毒”步天下 美国无端宣布制裁13个中国实体与个人,理由是其参与跨国销售非法药品生产设备。然而,美国自身的芬太尼滥用已严重泛滥,每年有数万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民众俨然已成“阿片傀儡”,旧金山街头的毒瘾“僵尸”也闻
世界这一周·突破 | 输血治疗,从疯狂大胆到科学理性 输血,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一袋袋殷红温热的液体,在医生的妙手之下,便能奇迹般地救活许多人的生命。然而,这种奇妙的治疗方法并不是神的恩赐,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靠一些疯狂大胆的天才,用血和泪摸索出来的
环球 | 住在巴西的最初两周 习惯两天工作五天周末 街头快乐的巴西战舞。如果从上海打个洞,钻头足够长,从地球另一头打穿出来,你猜会是哪里——应该是在巴西。所以中国人很少来巴西旅游,因为实在是太远了,连转机我用了26个小时才从上海到圣保罗,空中飞行时间也
文化 | 诗歌重回C位? 忽如一夜诗风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这几年,诗歌似乎开始呈现出重回C位的隐隐势头。有人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倾倒孤注一掷的狂热(余秀华);有人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
文化 | 在上海,到处都有诗歌分享的空间 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楼和楼离得那么近树和树也离得那么近但太阳还是带着它的光辉落下去了心灰意冷,没有丝毫歉意只有那栋橘红色的小旅店满怀善意地安慰着我点亮了一个又一个窗口但愿人们相爱着就像一个奇迹发生了又发
文化 | 仰望诗意的天空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2023年3月4日,一篇名为《我在社会底层写诗》的微信文章在网上走红,一个名为王计兵的54岁外卖员用他在送外卖之余写下的诗歌感动了无数读者。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从未放弃仰望
文化 | 光与影的凝眸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雅克·路易·大卫工作室的作品。© 東京富士美術館イメージアーカイブ/DNPartcom无论东西方,说起绘画艺术史的起源,总会追溯到史前上万年在人类生存过的洞穴之中,先民用石头
文化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了! 祖先雕塑。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首次登陆中国上海。2023年6月1日,备受期待的大型展览“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在浦东美术馆展出。作为浦东美术馆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初
健康 | 眼健康成国家战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构建“医防融合”平台 “睁开眼、闭上眼,打开来、遮起来……”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全国首套《学龄前儿童主动眼保健操》正式发布。这套为学龄前孩子量身定制的眼保健操,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和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上海
专栏 | 审美的自觉 姚谦“审美”是一个人沿着生命所阅读、经历与思考的渐进总和,特别是在阅读上,透过许多别人的作品,发现到与自己不一样的思维角度,或与自己相近却不易表达的领悟,在他人的作品里高度的审美所生的欣赏与羡慕,也间
专栏 | 怡兴里的烟火气 胡展奋最近我的餐桌惊喜连连,婆娘的好同学高小亚多次快递来的蛋糕,甜而不稠,油而不腻,香而不烈,入口松爽,下喉滋润,不由得连连叫好:“凯司令”嘛?!“的确是‘凯司令’真传”。婆娘说,是阿拉“怡兴里”的“
专栏 | 当“性别冲突”成了致富密码 沈彬“性别冲突”已然成为流量界的富矿,向舆论场里念一下咒语就能够掀起惊涛骇浪,参与者就好像被某种寄生虫控制的宿主一样疯狂、躁动起来。演员黄渤五年前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帮助某贫困家庭的女孩丽丽,送了她一块
专栏 | 土得掉渣,美得惊艳 话剧《平凡的世界》剧照。近几天一入夜,上海师范大学霞棐剧院便人头攒动,热闹纷呈,影视传媒学院2020级表演本科班的实习大戏《平凡的世界》,正在这里隆重登场。全校师生甚至外校师生闻讯赶来,一票难求,观众
专栏 | 书信背后隐藏着宋人的真相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仇春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千面宋人》是一部以书信解读宋人命运沉浮的著作。据作者自己的说法,她曾经花了几年时间参与编写过一本《书论备要》的专题著作,其间积
专栏 | 无缘无故的惊悚 生命消散,生活碎裂,一切无可怪罪,一切唯有承受。小时候读《聊斋志异》,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奇异美丽的故事,而是没来由的惊悚款,比如《宅妖》,比如《喷水老妇》。后者尤其是我的梦魇,诡异的妇人在阴森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