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3年第24期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23年第24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

目录

新民一周 | “风光无限”的时代

或许有些意料之外,但确实情理之中。中国经济今年来一大亮点,是亮闪闪的“风光无限”!6 月20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前五个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我国风电装机量增加了1636 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多增加5

封面报道 | 反网暴的呼声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的信息生产、传播之地,语言暴力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暴的施暴者。他们躲在“马甲”背后,在各种帖子下留下污言秽语;他们随意曝光他人的隐私,甚

封面报道 | 我们与恶的距离被网暴者说

2021年的某一天,小杰和往常一样登录自己的微博账号,不到100粉丝的账号,私信栏罕见地显示99+,红色的圆点促使他点开对话栏,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涌进来的评论大多是辱骂他的话,甚至不乏人身攻击。小杰

封面报道 | 被网暴吞噬的时代

留校查看、留党察看。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地铁8号线“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被曝光”事件有了最新的进展,四川大学6月21日通过官方微博就该事件发布情况通报,给予了本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某以上处分

封面报道 | 如何将“猛兽”关进牢笼?

英国戏剧作家理查德·谢里丹在《造谣学校》中写道:“芥豆小事容易变成滔天流言,而对一个‘名声端庄’的女性来说,谣言往往更为致命,如同最强壮的身体,通常无法熬过一场热病。”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没有熬过这

封面报道 | 为什么他们总是攻击他人?

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暴力行为,网络暴力的伤害性不亚于传统的暴力行为,给被暴力对象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严重的会使被暴力者不堪忍受网暴而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离开人世。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网暴致死”的悲剧。“

封面报道 | 明星深陷网暴

网络暴力的门槛似乎变得越来越低,以至于几乎每天,都会从全球不同的地方爆出新的网暴事件。对于明星或者名人而言,由于始终站在聚光灯下,更容易因为自己的言行而遭遇网暴,有些网暴甚至会持续多年……年纪轻轻就出

观察家 | 英语与汉语,谁是10年后的胜者?

“中日关系已经如此,你是否还学中文?” 日前,笔者在一个日本大学生中文讲演竞赛上,遇到一群坚定的中文学习者。他们围绕“天下一家”这个题目讲演。其中,还有不少同学表演了京剧、舞蹈或书法,他们认真的态度,

时政 | 东南亚新通途

8月17日,是印度尼西亚第78个独立日。据印尼《罗盘报》等当地主流媒体披露,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将于这一天如期开通。此前,印尼国内外有一些媒体称,“雅万高铁将推迟开通运营”。打破谣言的不仅是中印尼高铁合

时政 | “基建狂魔”东盟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央企业大力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和人民共商共建共享,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务实合作全面发展,

时政 | 在中国,感觉什么都很快速

2023年6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全球文化节”暨2023年综合评价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20年前,中国在各大国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

时政 |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联通

印尼三宝垄郑和遗迹——三保洞,游人如织。“从前的人真有趣,他们形容荒唐,便说‘一错错到了爪哇国’,他们以为爪哇是最远的了,你想明朝人有多可爱。”这是木心的《爪哇国》中的几句话。正如木心所言,爪哇在明代

环球 | 日本核废水入海,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3年3月8日,日本福岛县大隈,巨大的核污水储水箱已接近存储极限。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大地震和海啸,设计抵御浪高5.7米海啸的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在14米巨浪中被摧毁,

社会 | 减肥训练营:“夺命”生意?

翠花去世后的半个月,名叫“翠花要逆袭”的抖音账号粉丝突然涨到了1.5万。昔日115个励志减肥训练视频,一夜之间全部删除清空,唯一留下两个黑图打底的视频公告,文字很短,只有几句话,字里行间像是在舆论挤兑

文化 | 成功的电视剧有“史诗”特质

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6月19日至23日,第28届上海电视节在暌违一年后如期举行。自1986年创办以来,上海电视节已成长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同时,作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之

健康 | 历史机遇下的中国新药研发

6月16日下午,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团队近期的重大临床科研成果,正式向媒体发布。在2023年3月—6月的短短三个月间,陆舜教授带领团队牵头的多项晚期肺癌诊疗相

专栏 | 巴黎左岸的旧书摊

张佳玮自由撰稿人Free Lancer杂食动物1957年一个春雨的日子,加西亚·马尔克斯初次见到海明威——那时,马尔克斯未及而立,是个记者,只出版过《枯枝败叶》;海明威年将58岁,三年前刚得了诺贝尔文

专栏 | 沪滨的天津馆子

沈嘉禄专栏作家Columnist爱好美食和收藏天津馆子登陆上海滩其实很早,在葛元熙《沪游杂记》里就有记载,“天津酒馆最知名,屋是洋楼馔最精。添酒增肴郎莫笑,但将盆碗击声声。”洋楼、珍馐、美女,那般声色

专栏 | 读《庄子评传》

苗炜专栏作家Columnist读书,写字,旅游,锻炼我上中学的时候,买了一本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读了“内篇”,就记住了要做个“没用”的人,没什么用就不会受伤害。那本书当年定价4元,有好长一阵子都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