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4年第5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4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卷首语 | 教育需要内省时间

“小云,这次听写你写错了5个字,回家后再听写一遍。”放学前,林老师在办公室叮嘱一个小女孩。“才上完新课就听写啊?林老师这是要卷赢我们的节奏!”同事开玩笑说。很多教师在刚教完新内容后会马上检测,旨在及时

理论 | 以文学的姿态来“做事”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三个方面。学习内容浅显又深刻

理论 | 学习任务群实施三字诀:“准”“实”“明”

2022年版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旨在以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所需的基本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力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碎

理论 | 知序得法,为学生习作“量体裁衣”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标中分三个层面设计学习任务群,无论是哪一个任务群,

理论 | 以“融”为策,探索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路径

2022年版课标指出:“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语文跨学科作业是跨学科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

理论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的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转变为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而大单元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改变以知识点为

理论 | 基于“学—评”融合的单元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作业是一种学习形式,是教与学的一部分;作业也是一种评价方式,是基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考查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双重功能。2022年版课标指出:“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理论 | 习作单元作业设计

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设有学习主题,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展开。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应围绕单元学习主题进行统一设计。传统的作业设计大多是一课一练,针对课堂所学内容布置作业,课时作业零碎、杂

教学 | 思辨视角下的说明文阅读教学

思辨性阅读是以思辨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辨析、作出合理判断的阅读活动。说明性文本作为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传播知识的一类文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科学性。在阅读说明性文本

教学 | 聚焦人物品质,探究英雄成长历程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黄继光》一文,主要讲述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赞扬了黄继光坚毅

教学 | 依体而教,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

小说用吸引读者的故事情节,直观地反映了社会人生。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短篇小说有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穷人》、管桦的《小英雄雨来(节选)》、谈歌的《桥》、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鲁迅的《少年闰土》等。

教学 | 互文阅读:课内外阅读应用探析

阅读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拓展思维深度、培育逻辑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将阅读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关键环节有效整合,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互文阅读是语文课内外阅读极为重要的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组

教学 | 习作可视化教学设计谈

可视化教学是利用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视觉表征手段,以及思维导图、知识地图、思维地图、概念图表等视觉认知辅助工具,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可感,把看不见的思维路径以及思考方式变得一目了然,使教学活动

教学 | 以想象为支点: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据专家考证,4~5岁是儿童情感的敏感期,5~6岁的学生逐渐进入了交际的敏感期。而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学

教学 | 以《彩色的梦》为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是由高洪波先生所写的一首儿童诗歌,主要写了小朋友用彩色的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整首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彩色的梦》运用拟人的手法,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意

教学 | 任务驱动入情境 诗意尽染润“冰心”

【教学目标】1.学习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中的离情别意。3.尝试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高尚纯洁的精神品格。【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创设任务情境(出示《经典

教学 | 联系学习资源,记录心跳瞬间

【教学目标】1.能选一件感受强烈的事,分不同阶段写清楚事情的经过。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清楚当时的感受。3.积累教材中写心情的词语并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借助表情包,启思路

教学 | 探美 赏美 创美

“美”字始于商代甲骨文,字形为“戴着头饰站立的人”,意指好看、漂亮。美文不仅仅是学习的载体,更是传递美好价值的工具,通过解析国内外文学历史上的精品美文,让学生知道美的概念、内涵和底蕴,并且与自己的行为

教法 | 创设情境 关联阅读 多样实践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培养口语表达能力需从小抓起,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维

教法 | 基于素养发展的情境创设路径

文字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交流工具之一。基于学生生活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升的需要,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阅读和表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

教法 | 找起点 明要素 搭支架

《鹿角和鹿腿》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了鹿一心赞美自己的鹿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差点因鹿角送命,却因鹿腿从狮口逃生的故事。该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教法 | 创设情境,优化儿童诗教学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含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开拓思维。教材中的儿童诗具有文辞优美、言简义丰等特点,将情境教学融入儿童诗教学,有助于学生在

教法 | 教材中的“拟人”教学策略

有些课文十分重视拟人手法的渗透,文中多个语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低年级课文来说,拟人是常用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简短鲜明。许多寓言、动植物故事类课文都有大量的拟人要素,这些拟人化的语言符合学生

教法 | 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每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紧扣语文要素进行编排的。在低年级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来落实语文要素。《曹冲称象》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后习题除了生字外,还有以下三项:(1)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

教法 |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的思政意识观照

统编本教材里面编选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刘胡兰》《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小英雄雨来(节选)》等一系列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对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思政教育有着非常

教法 | “双减”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探索

由于“双减”政策的推行,学校需要制订一套全新的管理制度来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对此,不少教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调整。但是,因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和限制,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暴露出不

教法 | 低年级标点符号教学探析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指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句号、感叹号、问号、冒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