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4年第6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4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卷首语 | “零起点”:课堂教学的呼唤

一次公开课,课堂伊始,执教教师让学生拿出预学单,先要检查一下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预学单上有选择正确的读音,有书写难写的生字,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查找关于主人公的生平资料。这样的前置性学习,其实屡

理论 | 浅谈情境任务驱动下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实施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提出了“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要求。随着课标的颁布,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理论 | 课程视域:综合性学习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王月芬在《重构作业》一书中指出,要从课程视域的角度设计作业,将作业看作是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关键领域,要用系统的思想设计与实施作业,让作业在教学和评价中发挥重要的过渡、平衡与支撑作用。“轻叩诗歌大门”是四

理论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它渗透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学习任务群旨在用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其开展也是为了改变学生的认

理论 | 互文:古诗词教学中“梳理与探究”的实践探索

法国符号学家克丽斯蒂娃指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这是互文性理论的根基。互文性通常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文本发生的互文关系。互文性阅读则是指教师有

理论 |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思维能力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旨在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求真态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承载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重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

理论 | 创设任务情境 品悟文言韵味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铁杵成针》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下

理论 | 表现性评价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一书指出:“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

理论 | 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神话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主要反映了古代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历。教材以单元编排课文结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这就为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条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神话故事单元,编者编

理论 |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探索

2022年版课程方案鼓励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探索大单元教学,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逻辑的整合和组织,设计相应的情境任务。什么是大单元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以单元整体

理论 |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编者按: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了“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体现了“以终为始”的逆向思考。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

理论 | 逆向设计理论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由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体现了“以终为始”的逆向思考。逆向设计三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与传统

理论 |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逆向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为理解而教”的设计理念,旨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设计。阅读策略指阅读者为了完成某一项具体阅读任务或者培养某一种具体阅读技能,经过慎重思考后采取的有目

理论 | 运用逆向设计成就高效课堂

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提出了“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理论。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学生能更好地架构和领悟知识与技能,真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知

理论 | 践行逆向设计思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大多采用的是顺向思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缺少了对既定任务的评估标准,使得语文教学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思维力的深度学习。课标强调的“教—学—评”一体化

理论 | 基于逆向设计的革命文化主题大单元教学策略

逆向设计指的是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着手设计评价标准,然后再设计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方式,展开革命文化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要认识到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

理论 | 基于逆向设计,落实单元教学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创设综合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逆向教学设计采取评价先行模式,教学评价先于教学活动,更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是更适应

教学 | 在主题教学中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具有文辞优美、意境深邃、表现手法独特等特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架构的方式组织单元内容,安排了大量在语言、情感

教学 | “由篇及类”阅读方法实施策略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单篇为主,学生阅读视野狭隘,思维受限,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由篇及类”阅读简单来说就是由一篇课文的阅读到一类课文的阅读,这种阅读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拓宽学生

教学 | 审美视域下思辨性阅读的策略建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思辨不仅可以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提供思维方式,还可以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提供方法路径。教

教学 | 突破重点,将习作讲评落到实处

语文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精心设置了一篇专项习作,内容都与单元主题相关联,假如把单元中其他课文的阅读学习当作知识的输入,那么习作就属于知识的输出。由于学生的

教学 | 读写融通,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以读促写、读写融通是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三至六年级的教材都单独设置了习作单元,充分表现了编者对阅读与习作融合教学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传统阅读与写作割裂的现象,可以依据

教学 | 优化语言实践,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材

教学 | 万千“留”意在诗中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抓住关键词,结合生活经验创作古诗短视频脚本,理解诗意。补充《终南别业》《山中》等古诗,体会诗中的万千“留”意。3.初步体会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教法 |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学谈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的“表达与交流”中明确指出:“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六年级上册第六

教法 | 小说教学,可以从“环境”入手

教小说,抓三要素已成为共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直接将小说三要素作为语文要素,明确读小说的基本策略、定位和原则:“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想象环境、梳理情节,最终落脚点都指向于“感受人物

教法 | 可视化教学实施策略

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制订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人内在的品质和能力,是内隐的、综合性的。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可视化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变得看得见,让学生对

教法 | “问”“学”促“思”实践研究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点亮了灵感,启迪了智慧。对学生而言不懂就问,方得长进;对教师而言要善于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

教法 |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方法举隅

2022年版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等要求,可见在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是重头戏。识字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

教法 | 潜心研修练“三说”,提升素养育新人

积极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活动,教师在“三说”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思索,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升专业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学会“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依标定教,依说促学,践行课标理念呢?下

教法 | 巧用“视频拍摄”,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课标倡导设计真实且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意在引领学生的教学走向活动化、实践化,以课标“素养导向”为目标,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用操作性、实践性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六年级上

教法 |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生本课堂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等综合能力的体现。笔者认为聚焦核心素养,构建生本幸福课堂,可以用多种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

教法 | 以多元视角教学语文园地

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要教好这门课程,帮助学生发展语用能力、提升语用素养。教材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板块来锻炼学生的语

教法 | 对课外阅读中家校合作策略的探索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学校方面,建设阅读阵地,激发持续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有效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