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3年第8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3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卷首语 | 好课“静”“清”“绿”

对于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教师和专家各有各的看法。听一线教师谈得较多的是,好课如漓江的水,具有“静”“清”“绿”的特点。一、“静”:安静、平静安静,是指学习环境的相对安静,让学生安静地与文本对话、安静地

研究探索 | 巧借谜语诗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谜语构思精巧,源自民间,口耳相传,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古诗词历史悠久,用诗词的形式写谜语,即为谜语诗,既朗朗上口,又趣味横生,成为了独具特色又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在教材中,编者也认识到了

研究探索 | 浅议应用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2022年版课标在开篇“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应用文作为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文体,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交际情境”的

研究探索 | 联系与建构,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语文要素的编排是统编本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联系与建构的策略,落实语文要素,强化单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单篇”和“整组”脱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优势。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主题,选编

研究探索 | 戏剧化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实现策略探究

2022年版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戏剧化教学是语文学科育人的新方式,让学生在游戏般的活动中获得角色体验,受到情感与审美熏陶,得到表现与

研究探索 | 戏剧化教学法在中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语言简练含蓄具有美感。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引领学生接受美的文化熏陶,培养他们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戏剧教学具有艺术化、综合性

研究探索 | 教育戏剧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教育戏剧是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性意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丰富的教育

研究探索 | 用戏剧的方式教绘本

在2022年版课标与“双减”背景下,大阅读、整本书阅读应运而生。而绘本文字灵动有趣、图画生动活泼、主题积极向上,是开启学生阅读世界的第一把钥匙。绘本戏剧,是由绘本生发出来的戏剧活动。在教学中运用戏剧化

研究探索 | 大概念视域下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徐鹏教授指出:“语文学科大概念是指蕴含在语文学科事实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学科思想、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等。”语文学科大概念,不仅囊括了语文知识和技能,还与价值观、学习品格以及关键能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探索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2022年版课标较之前的课标在内容上有很大变化,强调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引,创设出适切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把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四

研究探索 | 学习任务群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学习任务群是由相关的一组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教师要注重情境在课堂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地实践运用,使得学生在语

研究探索 | 基于单篇课文设置和践行学习任务群的策略

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学习任务群不仅明确并丰富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呈现出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包括我在

教材教法 | 激趣 索引 导向

统编本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分设不同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多样化、层次性的安排,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基础和关键。为更好地推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在

教材教法 | 从“高呼口号”到“遵从内心”

小学生写读后感,确实难。因为读后感重在“感”,且不是泛泛而谈的“感”。有价值的读后感,既不是对原文内容的生搬硬套,也不是理解后的主题提炼,而应该是基于学生主观思维加工后的二度创作。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

教材教法 | 习作教学中的“漫画育人”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特级教师冯为民曾言:解决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两条途径就是习作教学要有持久吸引力的良好刺激物和调动开掘生活之源的情境。而漫画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取材于生活典型,画面

教材教法 | 核心素养背景下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中,

教材教法 | 读写融合,展现动态描写之美

2022年版课标强调:“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确,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

教材教法 | 运用“读写一体”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教材之美,美在文质;读写一体之优,优在升华。两者结合在一起,一扫之前阅读课缺乏深度整合的现象,产生了趣、新、实、活的清新风气,彰显了教师的“导学”,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扎实,充满活

教材教法 | 转换: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统编本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后面都编排了仿写类型的小练笔。怎样才能丰富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呢?笔者主要从角色、文体、表达三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

教材教法 | “系统思考”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一年级上册教学的重点。由于抽象的拼音字母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对拼音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大班化教学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汉语拼音教学也成

教材教法 | 随文潜入境 识字巧无声

随文识字是将识字教学与文本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死记硬背的字词教学藩篱,依文入手,让学生的识字学习更简单、更深入、更透彻。随文识字不但能增强字词学习的连贯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

教材教法 | 印象钱江潮:一次走进壮美的历程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了解课文描写钱塘观潮的顺序,能结合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3.比较阅读诗歌《浪淘沙》(其七),从课文中

教材教法 | 残垣断壁的诉说

【教学目标】1.借助关键词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出情感的变化。2.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含义。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理解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笔

教材教法 | 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施

语文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其他学科知识,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20

教材教法 |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教材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不仅专门编排了想象单元,而且在课后小练笔和习作中也多次编排了关于想象训练

教材教法 | 用逆向思维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

《富饶的西沙群岛》位于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转化的过渡学期,本单元的教学正经历从字词向句段的转变。对于这一语文要素,学生存在着诸

教材教法 |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寓意的方法

寓言是寄寓道理的文体。读寓言,要能够明白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寓言故事,并且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单独进行了寓言故事的编排,这些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平常的寓言故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教海拾贝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学生心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宝藏,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文明,是历史长河中最璀璨、亮眼的一道风景线。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丰富学生

教海拾贝 | 创造性复述,不仅仅是渗透策略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编者设定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创造性复述,离不开转换人称、调整顺序、想象细节。纵观当下教学,教师大都直接告知,甚至生硬灌输。读完课文,学

教海拾贝 | 《小学语文教学》公众号

这里,有最前沿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这里,有名师最新研发的课堂案例;这里,有一线教师最新的实践思考;这里,有一群朗读爱好者为您朗读小学语文课文;这里,有一群热爱写作的老师抒写他们的诗和远方;这里,有一群

教海拾贝 | 课堂上提升思维素养的更多可能性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良师,更是益友。编辑部推出的“教学课例精选12课”丛书更是像宝藏一般存在。这些青年名师充满智慧的课例,能让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飞速跃进。在《教学课例精选12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