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3年第11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3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卷首语 | 浅浅读与深深读

如果说哪类故事可以推荐给学生常读,我觉得当属寓言故事。它既适合儿童阅读,也警醒成人时时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认知,可谓是开展共读的好资源。多年前教学《狐狸和乌鸦》,我和学生浅尝辄止,得出狡猾的狐狸

研究探索 | 辩证:探究结局的原因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中首次出现“思维”一词。何谓思维?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可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目的的活动。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应将思维训练放在首位。如何基于大概念将单元进行统整教学是教

研究探索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习作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情境创设项目,通过执行项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习作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习习作知识,开展积极的实践活动,能

研究探索 | 借助画面,让学生的言语智慧得以生长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研究探索 | 基于核心素养的“1+X”古诗文教学实践探究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古诗文作为中华传

研究探索 |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2022年版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

研究探索 | 多元评价:让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更高效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2022年版课标中的阅读任务群,还是教材中的“跟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从内容到预期结果都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了非常

研究探索 | 学生立场: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根本点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引导学生读好整本书,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2022年版课标指出“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这些正是思辨性阅读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往

研究探索 | 语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作业设计探索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的核心学习任务,教师应重视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实施。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改变让学生机械完成作业的传统设计形式,遵循学习任务群理念,注重学习任务群视角下作业的优化设计,引

研究探索 | 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的作业设计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业设计成为当下教师研讨的热点话题。“双减”主要是指减轻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要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就得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教师

研究探索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单元整合作业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探究活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布置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实践活动实现课内知识概念与课外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能力。单元整合教学是

研究探索 | 对第一学段古诗文教学的探索

随着国家对小学古诗文重视程度的升级,小学古诗文的拓展课程重新建构、拓展方案重新研究、应用评价重新定位都将提上日程。本文重在研究第一学段古诗文的拓展研究。一、掌握学情,明确小学古诗文的拓展起点教育部规定

教材教法 | 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实施与落实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教材教法 | 精读课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策略

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任务的结构化和组织化。在这一结构化体系中,要有一个起引领作用的驱动性任务主题。在它的统摄之下,还要有若干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

教材教法 | 习作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构建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阅读与写作并行是教材鲜明的编写理念。自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一册教材特意设置了习作单元,更是促进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共生共长

教材教法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路径

非连续性文本也称间断性文本,一般围绕某一主题,以图片、表格、目录、说明书、凭证单据等碎片状形式呈现,从多个角度直观地传达这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具有表述简洁、概括性强、信息量大、目的性明确等特点,实用性很

教材教法 | 用好预测策略,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

教材教法 | 洞察写作秘妙 学习“直抒胸臆”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并不是毫无根据地直抒胸臆,而是做好了严实的铺垫、充分的蓄积,在情感悱恻之际顺势抒情,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毫无

教材教法 | “趣化”:打开习作教学的新视域

当下,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乏趣”现象,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状态,习作缺乏情趣、真趣、灵趣与童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趣味盎然,表现自我,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着眼于“趣”,化体验、想

教材教法 | 创设情境,从“揠苗”中让阅读生发

【教学目标】1.认识“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3.通过朗读,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 “焦急地”在句子中的作用。4.能用自己

教材教法 | AI “简作”,为习作教学赋能

【教学目标】1.了解“特点鲜明”的含义,并筛选出自己眼中特点鲜明的人。2.能借助思维导图围绕人物特点罗列具体事例,学会根据习作要求、结合AI“简作”系统筛选典型事例。3.借助AI智慧技术,勾连单元课文

教材教法 | 借用图形编程 创新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诺曼底号”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2.谁来读读关于“诺曼底号”的这段话?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吗?3.作者会这样说,一起读——“像这类英国船,晚上

教材教法 | “趣”教文言文

文言文的篇幅较短、故事性强,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打开学生阅读世界的新天地。教材很早就开始重视这一板块。因此,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学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

教材教法 | 认知突围:文言文教学也要“有意义”

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初步感受文言文的文体样式和语言特点,感知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事实上,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应该从学生本位出发,遵循学生

教材教法 | 读写融通 传承文化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诵读和背诵比较重视,因为诵读和背诵对积累语言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使中华优

教材教法 | 寓言故事类课文教学建议

寓言主要是以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常带有讽刺或者劝诫的作用。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教材教法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有多篇课文的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内涵融入当代教学体系,巩固学生的文化根基,培育学生的民族

教材教法 | 审美创造视域下的童话教学例谈

审美创造是2022年版课标指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审美创造是指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教材

教海拾贝 | 基于真实情境的互动学习探索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彼此影响并相互作用。真实情

教海拾贝 | 从移情到怡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移情是将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正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鱼身上,换言之,人与物都是互通的,在课堂中,我们也会被文中的景、物、人所影响,产生共

教海拾贝 | 巧妙对比,发挥想象的教学价值

2022年版课标将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四个重要维度。其中,想象能力关乎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语言运用,是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对学生而言,想象的难点在于需要以感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