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3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研究探索 | 抓住人物描写 刻画个性特征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精练的文字描写,传神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健康可爱的海边少年形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事件描写,

研究探索 | 依托教材,探寻想象路径

儿童喜欢想象。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想象作文是小学阶段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排了序列化的想象作文训练。解读好教材,用好教材,就能搭建清晰的想象路径。有了方法做指引,帮助学生把大

研究探索 |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范例价值的开掘与运用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宇宙的另一边》作为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其价值就是为学生最后的想象作文提供

研究探索 | 落实“双减”,为低年级学生减负增效

“双减”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也是一次对社会心理的减负。落实“双减”政策,在低年级中教师应该做到:忌拔高要求,宜精准定位 忌无趣低效,宜活泼

研究探索 | 浅析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教法 | 明确教学指向 彰显教学价值

略读课文体现着编者意图,蕴含着深刻的教学价值。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略读课文的编排。许多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略读课文该不该讲,哪些内容需要讲,讲到什么程度,应该如何

教材教法 | 基于思辨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以追求合理、公正和创新为目标。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某个确定的主题,把一组相关联

教材教法 | 浅议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的使用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一些课文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栏目,这些“阅读链接”都是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关联,有的以片段的形式呈现,有的以篇章的形式呈现,使课文的主题内容自然延伸开去。“阅读链接”与单元教材具有

教材教法 | 关注提问策略 提升阅读能力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积极提出问题,正是他们动脑筋思考的结果。“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说明提问有利于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提问”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的策略阅读课文,旨在教

教材教法 | 关注外貌描写 体会人物品质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和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

教材教法 | 大单元视野下的习作单元教学

教材设置了习作单元,主要指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以语言表达为出发点,服务于习作,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习作又是大部

教材教法 | 基于编排视角教学习作单元

习作单元是教材编者针对习作教学的创造性设置,是完全指向于习作训练的教学体系。习作单元的每个板块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价值:“导语”明确习作单元的导向性目标,“精读课文”集中呈现本单元习作的知识和写

教材教法 | 多元评价助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

习作是学生思路和语言的组织过程,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修改,对其习作进行评价。学生能认真领悟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并从立意、选材、语言文字表达、标点符号使用

教材教法 | 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话能力

思维导图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与联想特点,挖掘大脑的创造力与记忆力潜能,是体现大脑思考的一种方式。为了让学生在初级阶段不害怕写话,乐表达、愿意写,我在教学时便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激发

教材教法 | 高年级习作复习课的有效策略

高年级的习作复习课往往成了很棘手的课。一说到习作复习,相信大家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习作复习更是濒临“边缘化”,怎一个“厌”字了得。细细推究原因,很多教师认为习作复习课就是

教材教法 | 让批判性思维根植于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出,近年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中小学都引起了重视。在教学中,巧妙利用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合理地提出问题,有逻辑地、辩证地探讨问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点燃学生批判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

教材教法 | 基于课文范例 巧学详略安排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语文要素”中首次提出了详略,要求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详略作为一个常见的习作用语,顾名思义,即围绕中心进行详写与略写。运用好详略安排,不仅可以使得

教材教法 | 在对比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对比阅读一般是指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对比阅读需要站在统整、融通的视角,将内在思维嵌入到文本内核中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

教材教法 | 口语交际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贴近学

教材教法 | 整体把握 有效整合 突出主旨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提炼出与革命主题相关的词语,重点理解“逶迤、磅礴、斩钉截铁”等词语并进行积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单元主题“革命岁月”的主旨,领悟点面结合写法的

教材教法 | 《走月亮》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走月亮》(四年级上册)一文以孩子的视角进行阐述,一轮明月如一盏神灯,照亮乡村世界独特的景致。诸多神奇的画面里,不知谁在轻轻涂抹月光的色彩,不仅有自然的美,更在神奇的想象伴随下,弥散着穿越之美。读着这

教材教法 | 从“俗世”到“奇人”

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编选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刷子李》,该文选自经典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要想对《刷子李》这篇课文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就需要先对《俗世奇人》有所了解。一、紧扣本源,先说说《俗世奇

教材教法 | 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给学生晦涩难懂之感,许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不高。怎样才能降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

教材教法 | 以《白鹭》为例谈散文的教学策略

对散文的教学,品析语言、欣赏表达、玩味情感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散文独特的文体,依循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和思维规律,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结点和交融点,将学生浸润在文本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浓郁的情

教材教法 | 引导学生有效品读课文的方法

品读即仔细阅读、品味的意思。阅读教学中,低层次的朗读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却无法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更不能扭转学生错误的思维与观念。而品读则可以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静

教材教法 | 紧扣人物有效教学小说类课文

小说是高年级教材中的重要文体,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资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纯粹的小说单元,其语文要素也揭示了“情节”“环境”“人物”的小说三要素。小说以刻画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己任,因此

教材教法 | 寓言教学方法举隅

教材选文丰富,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等均有编排,为学生学习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教材中,既有以单篇编排的寓言故事,也有以整体编排的寓言故事单元,这些都为学生走进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提供了条件。在

教海拾贝 | 童话类课文中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童话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故事性文体,在教材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童话的第一特性就是丰富、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紧扣童话文本所具有的环境描写、情节描写和人物描写的

教海拾贝 | 以朗读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朗读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是朗读技巧,而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没有真正发挥出朗读的价值。那么,教师如何以朗读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

教海拾贝 | 基于统整思维,让“语文要素”高效落实

统编本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包含着具体的学习任务,蕴藏着鲜明的内在序列和层级。维果茨基说过,什么是语言?就是对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而“语文要素”则是从宏观性、规律性维度上,将“有限手段”以简洁的文字提炼

教海拾贝 | 品味动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动词最能体现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作者对动词的巧妙运用,可以将直观、连贯、形象的动态景象转化、浓缩成为简洁的文字。因此,对文本中动词的品析、鉴赏、内化和运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理解障碍,再

教海拾贝 | 循序渐进,揭示寓言哲理的基本路径例谈

有人说,寓言是一座渡人的桥。寓言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运用简单易懂的“小故事”,揭示深刻育人的“大道理”。“小故事”,对于读者的要求相对不高,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原始经验,读懂寓言故事 而“大道

教海拾贝 | 嘘,习作教学有秘诀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领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学中,教师都有一“愁”——如何让学生不愁习作。我也不例外。可如今,习作教学却已从最初令我头疼到现在令我有激情、有成就感,连我自己也颇感意外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