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11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研究探索 | 关注学生差异 提升审美能力

年龄、认知层次和原始经验不同的学生,对于审美都有着不同的体验与认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在理解文本的时候,会因为自身年龄和认知的不同,以及自己在生活当中所形成的经验的不同,而出现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同

研究探索 | 让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教材中选用了大量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旨在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习俗文化,也包括内涵深刻的先贤文化等,对培育

研究探索 | 大单元视域下民间故事教学策略探寻

引导学生在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用整体的思维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反思等,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体系,为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实施大单元教学提

研究探索 | 基于智慧课堂“展学”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智慧课堂建设“四学五明”的重中之重。课堂上,展示的主体更多的是学生。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展示”,是基于充分自学情况下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思维碰撞促成知识构建、

研究探索 | 明确倾听任务 确保有效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课堂中,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倾听,教师需要传递的信息就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对话就不能成立,学习也就不会真正发生,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根据长期的课堂观察,我们

研究探索 | 让阅读课堂闪耀思辨的火花

阅读并不是顺应文本、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看法,而是要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独特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一名学生怎样回答其他学生也跟着这样说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独立思

研究探索 | 立足童话教学 发展学生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教材在低年级选编了不少童话作品,这些童话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深受学生

研究探索 | “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实践研究

教材以“快乐读书吧”的形式将整本书阅读编入教材,并编排了每学期的阅读书目。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寻、课程设计、课例研究的探讨可谓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但影响整本书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阅读评价”却未能得

教材教法 | 立足单元整体教学 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也是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口语交际是用口头语言与人交流,包含话题引出、情境创设、交际提示等。每一堂口语交际课都应涵盖教、说、评三个维度的要求,以话

教材教法 | 四年级上册“安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安慰”为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本册一共有四个口语交际主题,分别为“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安慰”和“讲历史人物故事”,前二者注重围绕主题表达看法,后二者注重借用语

教材教法 | 整合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写景类课文

作为一篇写景类课文,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不仅语言优美生动,结构设置精巧严谨,还有着悠远而深刻的立意,蕴藏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贴合了本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文要素。一、文配画,整体“

教材教法 | 在批注式阅读中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所疑、所思、所感用特定的符号和文字标注记录下来。批注式阅读使阅读行为化被动为主动、化浮浅为深入、化随意为严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真正地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

教材教法 | 巧用批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内容写批语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书中的内容。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阅读,因为作品语言大多精练隽永,常运用批注可方便阅读。至今,批注已然成为一种高效阅读的手段,

教材教法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探索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深层介入的高阶学习思维过程。从学习者的层面来看,它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的过程。从教学者的层面

教材教法 | 引导学生发现古典名著类课文的阅读秘妙

“四大名著”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每个阶段的教材中都有与之相关的内容,有些是课文,有些是课外读物。教学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一课,为了发挥该文章的价值,笔者从古典文学的特点出发,对写作手法、写作特色进行

教材教法 | 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方法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中国古典名著单元。在小学阶段编排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由于古典名著属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文言的痕迹比较明显,在遣词造

教材教法 | 习作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研究

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着学生怕习作、教师怕教习作的现象,教师批阅学生的习作总觉得素材老套、语言苍白、情感失真,花费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升自己的习作教学水平,打开学生

教材教法 | 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三策略

文言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每一个字都有其丰富的内涵与意蕴。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读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丰富故事内容,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精彩。结合文言文的

教材教法 | 精准定位 巧妙迁移 生发精彩

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是一篇小说,精彩的活动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本文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

教材教法 | 联结与内化:高年级课堂小练笔教学指向

教材特别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在不少课后练习中都编排了相应的课堂小练笔,旨在让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读写互促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然而在高年级的课堂练笔

教材教法 | 聚焦选择 看见成长

【教学目标】1.分享旅行路线,回顾尼尔斯的旅行历程,感受历险故事的神奇有趣。2.勾连对比阅读,感受尼尔斯的成长变化,学习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3.聚焦关键事件,关注尼尔斯的三次机会,探寻选择背后的成长动

教材教法 | 《杨氏之子》文学价值解读及思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文言文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教材也在不断进行调整、改革,编选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选了大量

教材教法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传统文化之根,播下传统文化之魂,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增加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

教材教法 | 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编排了不少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内容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课文中蕴含的口语

教材教法 | 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向学

教材教法 |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人类应当具备与拥有的一项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就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的想象真有趣”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教海拾贝 | 巧借文本插图,优化低年级课堂练习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关于“减负提质”教学策略的探讨已成为当下教育人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一、二年级不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但是,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

教海拾贝 |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提问落点选择策略

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教材专门安排了以提问为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元。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由于课文创作年代或所涉及的内容均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与学生的认知、情感之间存在距离,加上课文具有较强的

教海拾贝 | 用短视频的方式教学古诗词

自从抖音、火山、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创建以来,大量的自媒体博主开始选择不同的领域,开辟自己的账号,一类类精彩的短视频成为了人们阅读学习、娱乐休闲的重要路径。短视频,以垂直的领域、精准的选材、快速的切换为特

教海拾贝 | 单元整体视角下复习策略的践行与思考

教材以单元为整体,实现统整化的编排,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篇教学的固有模式,将解读、设计和实施的思维放置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上。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蓝本,以编者所设定的语文要素为主线,架构起单元解读和

教海拾贝 | 设置整合性问题 突破教学难点

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编者在“导读提示”中指出:“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这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重要抓手,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怎样实现呢?这不仅需要

教海拾贝 | 走进古代寓言 树立“矛盾”观念

古代寓言大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中便蕴含着“矛盾”观念,笔者从词语、典故以及文章中的言语等方面出发,对此种观念进行了分析。一、

教海拾贝 | 比喻句这么教

【教学内容】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设计思路一:分享→欣赏→评价→朗读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生:我觉得“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写得特别美。师:你看,这就是像绿玉带一样的山溪。(出

教海拾贝 | 让习作之花遍地开

好的课堂会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速写 互改 及时评终于将眼前的“大山”移平了。看着眼前的杰作我会心地笑了,不只是因为已批阅完了习作,更是因为看到学生的进步越来越大,写作

教海拾贝 | “别急,慢慢来!”

因工作需要,我接替了一位老师的语文教学任务。那天在新接手班级的语文课堂上,我正暗自高兴课堂的行云流水时,发现一个小男生,瞧他的神态,思想早已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放缓语速,慢慢走到他身边。男孩看到我站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