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12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性期刊,1982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研究会会刊,由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

目录

研究探索 | 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文言文问题设计策略

对于课堂而言,问题是学习的核心,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然而在统编本教材增量的文言文教学中,因为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教师容易串问、浅问、碎问,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致不浓,思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将一篇经

研究探索 | 整体思维:教学设计的应然之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加强了学段衔接,增强了指导性,这些都是课标设计整体思维的体现。从教材编排来看,不同学段、不同册次、不同单元之间是互相关联

研究探索 | “提取信息”要素的编排与具体实施

教材中童话体裁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多分布在低中年级。基于童话文体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如默读、浏览、提取信息、复述、讲述、联系生活等,这些都是学习童话的有效策略。下面具体分析低年级童话文体教学中运用的提取

研究探索 | 小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美国R·布鲁斯·威廉姆斯认为发展高阶思维需要特定的支架和方法,即可用于思维发展的。笔者认为在教学问题和图形组织器中,设计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高阶思

研究探索 | 边塞诗中的爱国元素发掘及教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

研究探索 | 关于古诗词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一、基本理念:信息技术活化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古诗所反映的文化、生活与现代的隔膜,及其语言的陌生等原因,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当前小

研究探索 | 基于整体视角下单元教学的策略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个典型的故事单元。人文主题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基于这个单元的“故事性”特性和“简要”复述要求,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可

研究探索 | 民间故事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单元教学是指语文课程中实行的一项根据课文展开、以模块为主体的经过全盘考虑的课程。具体操作上,应视每个模块为一个总体,引领学生从整体出发,全面掌握,紧扣模块训练项目将各章节组成一个教学任务。笔者以五年级

教材教法 | 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批注式阅读”顾名思义是指学生能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在空白处利用线条、符号或文字对自身的疑惑、思考以及感受进行标记、表达。“批”偏向主观感受,我们通常可以使用较为感性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而“注”

教材教法 | 引导思辨性阅读,让学生深度学习

思辨性性阅读是时下语文课堂的研究热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思辨性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将对比、质疑、推断等作为必备手段,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辩

教材教法 | 长文短教的策略 精准凝练的艺术

随着教材对学生语用能力要求的提高,长篇课文的比重逐渐加大,越来越长的课文难度也随之加大。在学习长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篇幅的影响,产生畏难情绪,阅读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疲倦,或是囫囵吞枣,漏掉重要细节

教材教法 | 古典名著教学的四种方法

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名著阅读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乍看这一单元导读,我们难免会陷入迷茫: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很多,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

教材教法 | 初步尝试有梯度 小试牛刀习方法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每册均安排专门的习作单元,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按照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序列,有计划地编排了8个习作单元。每个习作单元分别编排了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练习六

教材教法 | 指向“教、学、评一致”的习作指导策略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我们在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当以“激励、唤醒、鼓舞”的方式

教材教法 | 整合单元内容 落实观察要素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习作。观察是学生了解事物特征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了细致的观察,学生才能认识世界,才能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教学中落实观察要素,有利于学

教材教法 | 培养高年级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要求,即高年级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还需要掌握自主修改习作内容

教材教法 | 动态描写:搭建从读到写的迁移桥梁

阅读和表达,是语文课程的两个核心支柱,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阅读,能促进更好的表达;表达,能推动更优的阅读。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如果都只是从单一、纯粹的维度出发,只会导致阅读与表达之间

教材教法 | “安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他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安慰他人的意识,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情感。2.学会倾听,有交际自信,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3.初步具有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材教法 | 追求简约而丰满的阅读教学

说课/ 杨雪 &nbsp 点评/黄百严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训练要素为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其最大的特色就

教材教法 | 品文 察图 识人

《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丰子恺是什么人?百度资料显示:原名丰润(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号子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

教材教法 | 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的古诗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深入学习与感悟古诗的过程中,离不开美的熏陶与美的收获。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没有形成审美的系统化的学习架构,

教材教法 | 散文类课文教学探析

散文是教材的重要文体。在散文类课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散文教学与普通阅读教学等同的现象,没有凸显出散文的教学价值,究其原因是与教师课堂教学指向不明脱不开关系的,要想提升散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从散文文体特征

教材教法 | 从想象出发教学童话类课文

在教学中,童话占有较大比重。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想象是童话的主要特征,有了想象,让童话更加精彩,对学生来说具有无穷的魅力。在童话教学中,教师

教材教法 | “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预学能力的方法

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以来,对学生单元整体预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能否胜任单元整体预学的前提是从低年级就要养成良好的预学习惯。尤其“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

教材教法 | 综合性学习教学“四部曲”

落实“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目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的途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教材三、四、五、六年级的下册都有精心的设置,为语文学习与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链接学生生活,搭建综合性、实践的平台,培

教海拾贝 | 图示作业直指作业本质

图示是用简明的图像、图表来传达信息丰富的意义,是对事物的信息进行图形化的可视表征。把图示作为学生作业的素材与成果,直指作业本质——促进、深化学习过程,搭建学的路径和平台,打开学习思路,呈现思维过程,让

教海拾贝 | 搭建学习支架,有效落实要素

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编排单元教学内容是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为了使语文要素在课堂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应依据语文要素与课文学生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教学支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

教海拾贝 | 丰富积累 发展语用

丰富词汇,增加语言积累,是提升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最佳路径。有学者在对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样本分析调查中发现:高水平的习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词汇的使用量超过200多个,而中下等水平的习作,学生运

教海拾贝 |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落实,“项目化学习”已经逐渐贯彻落实到各科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所谓“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上述问题为中心,开展一段时间的深入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

教海拾贝 | 关注教材人文主题的教学指向

教材实行双线组元的编排策略,从三年级开始每单元出现一个单元页,以简练的形式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加以呈现。虽然人文主题还出现在单元页偏上的醒目位置,但许多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页的时候,对于单元

教海拾贝 | 将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和生活是紧密关联的有机体。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描写的都是五彩斑斓的生活,课堂牵手生活,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海拾贝 | 担心:洞察桑娜的真实心路历程

教学《穷人》一课时,我抓住了“穷”和“不穷”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关注心理活动,体会人性的光辉。两节语文课下来,却感到存在一些缺憾。一是缺乏核心问题,问题之间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