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一周 | 西藏的天空 5月16日上午10时16分,西藏又一条“天路”派墨公路全线连通,中国最后一个开通公路的墨脱县,就此拥有了进出两条公路的环线,大大便利了墨脱的出行。派墨公路的连通,也为一周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的
封面报道 | 回到拉萨 西藏拉鲁湿地风光。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多少人梦回拉萨。身在西藏的朋友,哪怕就在拉萨,也回味着从过往到如今的梦 身不在西藏的朋友,更是梦回拉萨。如今的西藏,那布达拉宫,那雅鲁藏布江,那雪山之巅,
封面报道 | 西藏的跨越 布达拉宫。无论从考古报告,还是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汉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成员。因为地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西藏与内地的交往显得异常艰难。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高寒缺氧,环境艰苦 西
封面报道 | 特别的美途 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那一年,中国人实现了坐火车往返拉萨与内地的梦想——这个梦想,如果从孙中山《建国方略》提及将铁路修到拉萨算起,时光过去了约90年。又15年后,今年7月1日
封面报道 | 梦想之地亦是梦圆之地 每个人都有一个回归荒野的梦想,在西藏,这个梦想不难达成,图为西藏亚东情人湖。摄影/郭润滋4月29日,在拉萨河畔仙足岛的一幢建筑里,有一场特别的展览《高域鹰缘》开幕。展品选自1976年至1983年间的6
封面报道 | 这些宝贝 新物种·陈塘湍蛙新物种·林芝湍蛙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新发现最近,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
封面报道 | 美丽又神秘的西藏建筑 藏式传统建筑美丽、神秘,给人以古朴、粗犷、神奇的美感。它那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与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有时候,某个地域的建筑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西藏建筑给人
封面报道 | 工业遗产:新的旅游“打卡地” 西藏羊八井ASgamma实验表面阵列。近年来,“进藏旅行”悄然出现了一个细微变化:除了将布达拉宫、冈仁波齐山作为“必去地”之外,还有一部分游客开始青睐于西藏自治区的工业遗产,开始将这些工业遗产地作为“
封面报道 | 古老西藏流淌着一首诗 藏族学生排演话剧。摄影/尹雪峰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舞台。藏戏艺人们无须幕布,不要灯光,只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戴上藏戏面具,从色调造型上区分人物性格“善、恶、忠、奸”,便将生活点滴,
封面报道 | 藏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2021年1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塔巴村藏族群众在挂五彩经幡。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在西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精美绝伦的藏族绘画唐卡、有至今仍在人们口头流
广域 | 读家 热点A 中国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举行5月18日上午,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 2
广域 | 七日谈 壹未来抗疫的关键,是要留意病毒的变异问题,以及尽快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发布报告。作为该独立小组的专家成员之一,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个报告总体客观、公正,是
广域 | 城与事 邂逅徐芸(上海,教师)这天打开窗时,突然发现窗户角落边好像多了什么东西,定睛一看,有一些稻草围在一起,是一个鸟窝!再一看,里面竟然出现了许多小生命。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鸟儿,我喜出望外,唤来全家端详
广域 | 在红色地标“密室逃脱” (2021年第17期)进入到上海市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的“密室逃脱”前,我没想到这个以历史知识为背景的“密室”能做到如此逼真、专业,完全突破了外界对于传统红色课堂的想象。学员被分为两组,一组
观察家 | 关于东京奥运的幻想与实话 刘迪体育要与政治、商业保持距离,要回归体育运动原点。东京奥运办或不办?近期,国际媒体高度关注这个话题。但是,究竟谁能决定这届奥运的命运呢?近期日本民众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奥运的忧虑。示威抗议,征集反对
漫漫谈 | BB“洗” 英国外交大臣宣称,为BBC拨款800万英镑“洗白费”,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谣言”。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英造谣有累累前科,可不止一次宣传假新闻......迷魂播“95后”网络主播小王向记者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史上的这一周 | 五卅运动:从上海到全国,迎来大革命高潮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纪念“五卅运动”浮雕。“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这是烈士向警予生前留给女儿的一首诗歌。1925年,举世震惊的五卅惨案发生,其后爆发了轰轰烈
科技 | “祝融”探火第一步,中国航天一大步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2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天问一号”成功“落火”,“黑色七分钟”落火过程示意图。中国印迹,登上火星!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
文化 | 刘醒龙访谈“大家都在说真实,人生却不相同” 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获奖是过年,写作是过日子。”为故乡立风范,为岁月留品格。刘醒龙1956年出生于湖北黄州,50多年来,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并创作着,用
社会 | “猎毒人”提醒:你吃的减肥药可能也是毒品! 刘缙在毒化检验中。过去几年,如果有人问:“金山公安分局哪里可以找到刘缙?”回答都是:“毒检实验室。”他绝对在那个地方。刘缙,1986年出生,现任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为上海公安
专栏 | 自画像 姚谦肖像画一直有着在绘画以外的存在意义,在照相技术未被发明前,艺术家透过一个人的容颜描述,留下的不只是人的面貌也留下了时间,和留下了存在的曾经。然而,对艺术收藏者来说,除非画中人物与自己有着某些关系与
专栏 | “刾史”外传 胡展奋最近有一个视频,可把大家看垮了:“书法博士”孙鹤在央视“书画频道”讲解颜真卿《祭侄文稿》,关键时刻一脸“地理大发现”地说,颜真卿将蒲州刺史的“刺”写成了“刾”是个明显的错别字,反映出颜真卿当时失
专栏 | 他们开始“恨童”了 沈彬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下社会新闻的一个细分品类就是“熊孩子新闻”:熊孩子刮花奔驰车、熊孩子被妈妈带进女厕所、熊孩子看花车摸了我的腿、熊孩子弄坏电影幕布……这些新闻里很多孩子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但是
专栏 | 曹雪芹画像的故事 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堪称经典。回想起1982年在上海师范大学的那次高规格红楼梦学术会议,在秘书组的我还有份特殊工作:照顾徐玉兰、王文娟两位越剧《红楼梦》宝、黛扮演者。其实“薛宝钗”吕瑞英也来了,比较年轻
专栏 | 民谣,乡村历史的一种旋律 《民谣》。王尧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4月2020年10月,在郁达夫文学奖的评审会议上,评论家王尧提出新“小说革命”的命题,引发文学界呼应。12月,王尧长篇小说处女作《民谣》于《收获》杂志发表,或可看作
专栏 |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综合征” 兴许只有这个日本作家,才写出了那个时代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那年,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造访上海后,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了《上海游记》。虽然以“游记”为题,却延续着他以小说家的眼光“观察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