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1年第24期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21年第24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

目录

新民一周 | 赓续红色血脉

1935年2月,红一方面军回师贵州,二渡赤水后发起了铜遵战役。2月26日,红三军团十二团作战参谋孔宪权率领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的敌指挥所,发起冲锋后遭敌反扑,孔宪权被六发机枪子弹击中左腿,受重伤倒在血

封面报道 | 直击现场:象往何方

亚洲象“断鼻”家族,成了中国云南近期最受瞩目的“明星”。许多人被它们“萌”倒,“看看大象到哪儿了”成了每日功课 许多人不吝赞誉,从心底肯定中国对亚洲象多年以来的温情照顾 还有许多人为之辛劳,一路小心翼

封面报道 | 象群迁移路线图

6月22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附近拍摄的象群(无人机视频截图)。一群原本栖息于西双版纳的亚洲野生象“一路向北”的迁移引起了全球媒体的热切关注。“大象要去哪”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关注点。在一路北上

封面报道 | 当“断鼻家族”成为国际网红

6月17日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拍摄的象群。拖家带口,顺着公路,一路向北,踏足于一无所知的远方……这像极了一部经典的公路电影。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云南那群一路北上的亚洲象。因为象群里有一头小象

封面报道 | 大象,何以为家

最近,“野象旅行团”几乎“住”在了热搜上。两群野象从老家——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出发,开启了漫无目的的“迁徙之路”。一群北上500多公里,大摇大摆一度逛到了昆明境内 一群南下滞留在

封面报道 | 关于大象的冷知识

最近,在云南有一群一路北上的野生亚洲象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亚洲象迁移,是一次正常的迁移,是一场国内较为少见的野象远距离迁移活动,也是一场较为少见的人象和谐相处活动,更是一次人与野生动物的友好对话,是我

封面报道 | 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始家园”

2020年最后一天,一场保护云南绿孔雀野生栖息地的漫长“保卫战”迎来了最终大结局。时间往前推9个月,2020年3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

封面报道 | 该怎么对待你?我的动物邻居

上海城市中的貉。我国的南边,一群云南的亚洲象正在一路迁徙,途经了不少人类村庄 不久前,我国的东北,一只野生的东北虎在密山市的一个小村庄被发现,后又被成功放归山林 去年,两只野猪结伴到江苏镇江某地“逛超

广域 | 读家

热点A 中国《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续约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8日下午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宣布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普京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广域 | 七日谈

壹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向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贰在我任期内,伊

广域 | 卖出一把手绘扇

陪先生去百度大厦办事,坐在百度大厅挺无聊。拿起包里不久前买的宣纸团扇,掏出随身携带的水彩画旅行套装,就着没喝完的半瓶矿泉水,开始画扇面。一小时左右,差不多快画完了。这时,两位淡妆,着白短上衣、深蓝裙的

广域 | 小田

小田性格憨厚实诚,不善言谈。七年前独自一人从老家肥西来到芜湖打工。吃了不少苦,不过也收获了爱情。最初小田打的是零工,曾在芜湖好几家排档、小饭店做过活。打工期间,他和外来务工的女孩小李相识、相恋,一年后

广域 | 回信的反响,美丽的中国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大留学生们的回信,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也产生了很热烈的反响。我执教的多国留学生们纷纷发表感言,不少今年应届生还把回信内容和亲身感受写进了自己给家乡父母的

广域 | 历史的真实在细节中

上期封面(2021年 第23期)《1921-2021,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这是上期128页加厚珍藏版《新民周刊》的封面报道标题。其中一篇《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版面上用了一张周恩来出席1954年日内

观察家 | 中国,新的历史使命

沈逸世界的命运已经和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2021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00年前,从那艘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开始,一群中国人,面对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尝试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共产主义思想中,

漫漫谈 | “乔”膏吸髓

在被称为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之后,拜登再次让全网陷入疯狂。在自豪地吹捧他提出的1.2万亿美元两党基础设施计划提案的时候,他突然睁大瞳孔窃窃私语道:“我写了关于环境的法案(突然倾身)……

军事 | 太空生活大剧透!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第19次利用航天科技探索宇宙,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

军事 | 开放的太空呼唤合作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拍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祝贺中国,作为一名普通的阿根廷人,我盼望阿根廷和拉美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有朝一日也能入住中国的空间站。

军事 | 载梦升空,飞天形式各不同

中国空间站效果图。自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进入外层空间的宇航员,拉开了载人航天的序幕,到今年中国的航天员入驻自己的天宫空间站,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

军事 | 想象力飞骋:科幻中的地外移民

人类的地外移民之梦,如今仍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地外移民,你选择哪个目的地、用怎样的交通方式?就算不懂深奥的原理和技术,我们依然可以让想象力在宇宙空间毫无羁绊、纵情飞驰。这些集中体现在汗牛充栋的科幻作品

历史 | 霍多罗夫,笔下的上海影响深远

霍多罗夫。有人说维经斯基(中文名吴廷康)是苏俄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外交官,但近年来俄媒体挖掘史料指出,知识分子出身的记者阿布拉姆·叶夫谢耶维奇·霍多罗夫,才是苏俄派驻中国甚至远东地区的首位外交官,而且是“

历史 | 巴拉克申:记录白俄在沪时光

当年上海法租界。巴拉克申在上海的留影。20世纪上半叶,因革命与战争所产生的白俄人士纷纷流落中国,上海是其主要目的地,30年代顶峰时期有数万之众。俄罗斯人在异域筚路蓝缕的生存与发展,思念故土心切却望洋兴

社会 | 小康的底色

上海援建云南文山丘北县腻脚乡万寿菊种植项目喜获丰收,受益百姓喜笑颜开。5月20日,年轻人把这天叫做“520表白日”。今年的5月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一场饱含深情的大会——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表彰大会隆

社会 | 问心,市一医院里的党史课这样上

“问心时分”系列教育讲座已举办26场次。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市一人“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的初心使命相结合,奏响全院

专栏 | 认识郑裕玲这么久了

林奕华认识郑裕玲多久了?第一次不在屏幕上看见她,是在走往香港电台的路上。一公里的广播道,是五家传播机构的大本营。位于3号打头阵的是商业电台和隔壁附属电视台佳艺电视。继而是33号的香港电台,77号的无线

专栏 | 陆公好蛇

胡展奋标题从“叶公好龙”化出。不过,“陆公”倒是实有其人。他叫陆玉明。当年安徽,我们同期进厂。皖南多蛇。有个青工抓了一条菜花蛇去女宿舍唬人,结果被要求颈悬死蛇,低头认罪,一旁却有人不住地冷笑,说,一条

专栏 | 物理又成了高考的硬通货

沈彬有亲戚的孩子,今年在浙江高考,聊起该给孩子填什么志愿。孩子是偏理工科的,在高考3+3的模式之下,选考了化学、生物和技术,完美地绕过了“大魔头”物理,高中三年还是蛮开心的,结果,高考之后填志愿时,就

专栏 | 一个中国人,在画《资本论》

《资本论绘本》作品之一。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资本论绘本》,是83岁高龄的中国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在耄耋之年的又一部扛鼎力作。六十幅画面,气势恢宏,气韵生动,气格不凡,用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笔墨语言,诠释了马

专栏 | “无畏”和“无瑕”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英]乔治·戈登·拜伦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月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以下简称《游记》)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成名作。故事主人公、英国贵族青年恰尔德·

专栏 | 心底的孩子满血复活

童年本来就包含着一切粗糙的开始和汹涌的感受。小时候在姥姥家过暑假,最大的消遣就是吃和看电视:早上吸溜着腐乳白粥看巴塞罗那奥运会,下午嚼着山寨拿破仑的洋点心看动画片。动画片演的是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和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