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2021年第47期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21年第47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

目录

新民一周 | 马斯克是谁?

埃隆·马斯克是谁?许多人都想弄清楚这一点。临近年底,美国一家杂志按照惯例,评选年度人物。今年选出的人物,恰巧就是埃隆·马斯克。大概是因为即将过去的一年里,马斯克先生实在是过于制造话题了,或者说把自己变

封面报道 | 2021元宇宙元年?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科技流行翻花头,这年花落元宇宙。在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的合力助推下,元宇宙彻底火出了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元宇宙。元宇宙社交、元宇宙音乐、元宇宙游戏、元宇宙旅游

封面报道 | 元宇宙的前世今生

一个幽灵,元宇宙的幽灵,在人类世界游荡。一时间,万众争说元宇宙,无数企业想戴上元宇宙这顶帽子。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认为元宇宙是未来,有人认为是泡沫,还有人认为是毒品,会腐蚀人的心灵,甚至会把人类引向万

封面报道 | 元宇宙:有多少可以期待?

元宇宙(Metaverse)是什么?超越Meta+宇宙Universese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

封面报道 | 元宇宙,风口还是虎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元宇宙。元宇宙彻头彻尾地火了,就像一场“围墙里的狂欢”。微软、谷歌、腾讯、网易、HTC、英伟达、百度、字节等国内外科技大厂纷纷下场入局 热潮汹涌之下,更为魔幻的操作也接连登场:

封面报道 | 哪个才是人类未来?

“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被彻底炒热后,科幻作家刘慈欣此前表达过的一些观点几乎同时被人唤醒。此前刘慈欣表示,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 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放在全民讨论“元宇宙”的

广域 | 读家

热点A 中国内地首次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12月13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2月9日天津市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经中国疾病

广域 | 七日谈

壹当消费者不同意经营者继续处理其个人信息时,要积极行使“撤回同意”权利。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50款APP账号注销及自动化推荐退订测评报告》显示,在是否可以顺利注销APP账号方面,50款APP中有2

广域 | 负压的声音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上有要求。橡胶头的容积决定了吸取液体的体积:先捏瘪,排出里面的空气,然后松手,大气压将液体压进玻璃管。小小的仪器,却是绝大多数人在学化学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捏

广域 | 海派文化“路边”寻

三马路上细端详沐恩堂边观洋场北有朵云轩阁立东飘《申报》油墨香书房置件福州路天蟾逸夫享京腔繁华不是商贸盛文化立地千年旺12月12日,“第二十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海派文化当代价值与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汉口

广域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上期封面(2021年 第46期)对于千年王安石来说,其历史地位与影响,首先在政治上的锐意进取与大胆革新。北宋斯时,积贫积弱,危机四伏,变法之难,之危,之迫切,非胸怀天下志向高远且又意志坚定者,绝不能为

观察家 | 美国搞砸了民主峰会

刘洪乔·拜登的民主峰会,展现了虚伪的高度。表面看,美国很风光,拜登振臂一呼,一次前所未有的民主峰会,召集了110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 但从实际效果看,乱糟糟,差评多,甚至完全可以说,美国搞砸了这次峰会。

漫漫谈 | 半工半“毒”

英国议会曝出毒品丑闻:议会大厦共有12个卫生间,其中11个发现可卡因残留。情不自“靖”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99名议员最近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赵立坚表示,日本政要高调参拜靖国是刻意挑衅,中方对此坚决反

社会 | 孩子怎么就“突然”抑郁了?

思琪(化名)语速比较慢,每句话说出来之前仿佛都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正在读大三的思琪,外表与其他女大学生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比很多女同学更加精致——化着淡妆,头发顺滑地散落在肩膀上。一旦与她交流,很容易发现

社会 | 别让他们被隐藏

都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事实上,焦虑、孤独、恐惧、怨恨……成年人可能有的负面情绪问题,孩子们都可能存在。尽管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有所提升,但青少年的心理困扰可能依然被低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具

社会 | 中学教师口述:我的抑郁症学生

2021年9月26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学校健康加油站建成投入使用,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老师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边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关怀,有时候比家庭的支持更加重要。近日

文化 | 一百年,青春万岁,好“戏”连台

《前哨》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一部大戏。上世纪初至30 年代,风云激荡。五位出身不同、经历各异的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百川归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虽然为信仰献

文化 | “盐溶于水”,上戏课程思政“出圈”

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的“416女团”火遍网络、学生红色文创作品在不少人心中“种草”、教师的精品课程飞速“圈粉”……你能想到吗,上海戏剧学院的这些“出圈时刻”,都和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息息相关?在上戏的理

文化 | 百年华诞中的上戏人

《觉醒年代》中的于和伟。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戏剧学院在主推一批创作演出的同时,师生及校友还参加了全国及上海市的重大演出活动,上戏校友参与主创的多部党史题材影视剧也陆续同

文化 | 来自雪域高原的礼物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第27年。经过持续3年的努力,上海徐汇艺术馆积累了一大批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的壁画精粹,由此,一场名为“妙像焕彩·化境入微”的壁画专题

新地产 | 楼市冬季交付季,中南交出美好答卷

2021年是中南有记录以来房屋交付量最多的一年。每个交付的新盘,都是一场房企的口碑大考。当楼市进入寒冬,各种减配司空见惯,如期交付似乎成为最低要求。如今,还能坚持品质、保持初心的房企就显得弥足珍贵。值

专栏 | 只有读者知道真相!

张佳玮读者听故事,总得有个悬念。而小说作者玩悬念,方式又不同。有些作者会把真相藏着,一点点吐露,诱读者读到最后。有些善于设置悬念的作者则公平对待读者,让读者得到相对公开的信息,让他们一起参与猜测推导:

专栏 | 戏小乾坤大

陈东七年前,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沪上开锣。到今年,共已有近60个剧种的300多部剧目申报演出。一二个人唱做,三五七位吹拉弹奏 小剧场小戏小剧组,设计精致、制作精良、演绎精湛。小剧场戏曲的目标受众是青年观众

专栏 | 不辣也革命

沈嘉禄毛主席他老人家嗜辣,并留下一句名言:“不辣不革命。”三十年前湘菜大举进入魔都,朝天椒虽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开放之初,湘菜馆以西藏中路的岳阳楼最为出名,看家菜有东安子鸡、子龙脱袍、腊味合蒸

专栏 | 作家的花园

苗炜有一本书叫《作家的花园》,英文原版的标题叫“花园如何成为作家的灵感源泉”,写的是英国作家和他们的花园,有一个宅子,有一片花园,能让作家写出成功的作品,但怎么挣钱去买一个带花园的房子?这个问题无解。

专栏 | 女性视角中的《帝女花》

任剑辉白雪仙演出的《帝女花》是粤剧经典。任剑辉、白雪仙的《帝女花》是粤剧史上经典作品,某种意义上,它启发了戏曲新编戏的方向,这才有了京剧的改编版本。在我看来,《帝女花》这个剧目最出色就在于其现代性,是

专栏 | 小朋友如何看懂医学科普?

《做自己的健康小卫士》系列绘本童类人著绘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1月出版恐惧来源于未知,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这两年,医学专家、媒体等都在向公众科普病毒、抗生素、免疫、疫苗等基础知识。当人们掌握了最大限度理

专栏 | 《古董局中局》的“胜负手”

影片像奶酪一样的漏洞群,会让一部分逻辑相对缜密的观众难以入戏。《古董局中局》上映第一天的下午,我就走进了影院。现在想来,可能是出于对雷佳音、辛芷蕾和葛优三人选择剧本的信心吧。作为一个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