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作者: 曾利华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凑足的。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但这种渴望对他来说,是奢侈的。很快就到了数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书里,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他甚至希望数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终于,数学老师在他身边停了下来。他弯下腰来,附在他耳旁,轻轻地询问:“你,忘了买吗?”
他的脸倏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蚋:“我……”
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缘由,只是轻轻地“噢”了声,但他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数学老师宣布:“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
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却要用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没有圆规的他,悄悄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凸凹不平。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 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
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帮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后来,他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成为著名的广告设计师。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曾利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作品入选《最受中学生喜爱的散文全集》《202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等数十种选本。多篇散文小说收入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或编入语文试卷。
《意林》:作为中高考热点作家,能对阅读试题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个分析预测吗?
曾利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阅读试题,本质上都离不开这几点:一要贴近时代;二要贴近生活;三要贴近学生实际。因而,阅读试题的题材、体裁会多样化,同时,文言文的比重在中高考中有所增加。但不管是何种阅读试题,都应符合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阅读试题的作用来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强化对学生的心灵启迪和情操陶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水平。
《意林》:近年来,语文阅读水平对学生整体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您有何看法或者建议?
曾利华:从近年来的中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这从阅读试题量和分值比重的增加可以看出来。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读”。语文阅读,选择应该多元化,要不断拓展阅读领域。既要读经典,又要读时文。个人觉得,每个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订阅几种自己喜欢的刊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总之,只有书读多了,阅读的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本文入选2023年湖南郴州中考语文试卷,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