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补黑?哪些食物能“护发”

作者: 曹黎

大家经常会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桥段:某人因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一夜之间青丝变白发。都说电影是源于生活的,那现实中真的会出现“一夜白头”的情况吗?要保证头发健康,有哪些营养补充方法呢?

为何头发会突然变白

头发变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头发的颜色是由其中黑色素颗粒的含量决定的,当头发中缺少或没有黑色素颗粒时,自然就会变成白色。但这并不等同于,头发可以一下子从黑色变成白色,或者发生逆转,因为黑色素颗粒是不会突然消失或出现的。所以,想要头发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全部变白或者变黑,都是不可能的,除非染发。

那么,头发是怎么变白的呢?发丝里的黑色素是由发根部的黑色素细胞形成的。受年龄、营养、神经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这些黑色素细胞会停止或减少生成黑色素,从而出现白发。除遗传因素外,头发的颜色还与压力、熬夜和营养素缺乏有关。焦虑、烦躁、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和压力都会对发质健康产生影响。长时间休息不好,会影响头皮的血运循环和毛囊细胞的养分供应。另外,如果日常饮食中缺乏优质蛋白质,以及铁、锰、铜等微量营养素,也可能会造成发质变化。

如果这些因素都排除了还是出现少年白发,那就得考虑一下疾病的问题了。此外,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对头发有影响。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白发,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以黑补黑”不靠谱

近年来,被认为可以“乌发”“养发”的黑芝麻丸,在市场上需求很旺盛。另外,黑豆、黑米、黑桑葚、黑枸杞等黑色食物,也被很多人追捧,理由是可以“以黑补黑”。事实并非如此,以形补形本身就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以上黑色食物中的黑色来源并不相同,但多是由于植物化学物的原因,例如黑米和黑枸杞的黑色源于其中的花青素,而黑芝麻则是由于有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苷的存在。但是,这些让食物呈现黑色的物质进入人的身体后,并不能转化为黑色素,也不能解决头发中黑色素沉积的问题,所以对乌发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相反,黑芝麻由于含有大量的油脂成分,吃多了反而会造成能量过多,影响健康。

充足营养 预防白发

从饮食角度来看,要预防白发的生成需做好营养补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多吃以下几类对头发有益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B12 的食物 维生素B12可以促进毛发的生长,同时也有助于避免毛发过早出现灰白。富含维生素B12 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类、贝壳类、乳制品等。

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 维生素E 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护毛发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缓毛发衰老的过程。维生素E 在菠菜、卷心菜、花椰菜、甘蓝、莴苣、甘薯等蔬菜,以及坚果和玉米油等食物中含量相对较多。

富含叶酸的食物 叶酸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再生,帮助维持头发的健康状态。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叶菜、豆类和鸡肝等。

富含酪氨酸的食物 常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能促进黑色素形成,有助毛发的颜色保持黑色。在金枪鱼、带鱼、鲤鱼、奶制品、动物内脏、无花果、全麦面包、胡萝卜、芹菜、奶酪等食物中,酪氨酸含量较为丰富。

当然,针对上述营养素,大家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要预防白发的生成,除了保证营养充足,大家还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焦虑、压力等。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染发剂。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容易损伤头发,对健康不利。

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发布 提倡清淡口味 陈秀超

近期,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在北京召开2023年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解读会,发布了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及职业人群,六类人群共计43条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核心要点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积极社交、主动学习等方面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给出了更加精准的指导,推动“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落实。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最佳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会议指出,目前全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县(区)覆盖率已超过97%,提前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覆盖率达到95%”的目标。我国已累计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小屋、健康步道等12类健康支持性环境近10万个,招募与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90余万人次,行动理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紧紧围绕健康生活方式、生命早期营养与慢病防控相关理论,实现了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全覆盖,对“三减三健”的内容也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健康口腔中增加了对味觉的关注,如对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人群强调了清淡口味的培养;健康骨骼中增加了肌肉、关节的内容,如职业人群要注意舒缓肌肉紧张,关注颈腰椎和关节健康,老年人应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力量;延伸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涵盖内容,母乳喂养、终身学习、接种疫苗等也被纳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范畴。此次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的发布与解读,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健康知识普及、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理念,也为健康科普传播工作提供了科学权威的基础性支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