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药物居然能引发便秘
硝苯地平、地西泮和琥珀酸亚铁是十分常见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神经或精神疾病、缺铁性贫血。临床实践表明,这三种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便秘症状可在停药后得到改善。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该药能够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或心肌细胞内,使冠状动脉及周身血管得到扩张,令冠脉血流量变大,血压降低。硝苯地平还可抑制心肌收缩,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需氧量,改善心绞痛。
硝苯地平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眩晕、心悸、头痛、水肿、虚弱等。硝苯地平拮抗钙离子的同时,会减弱患者的胃肠道动力,使肠蠕动减慢,令肠内容物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干结,排便困难。
如果高血压患者发生便秘,易导致血压波动。所以,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发生便秘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更换药物,或同时使用通便药物,平时应注意多喝水,调整饮食习惯。
地西泮
地西泮又名安定,属于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临床治疗惊厥、癫痫、失眠症、焦虑症等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发挥催眠、镇静等效果。地西泮还能用于治疗急性酒精戒断,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和肌紧张性头痛,缓解炎症诱发的反射性肌肉痉挛。
地西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共济失调、肌肉无力、疲劳、嗜睡等。此外,该药还可能诱发眩晕、震颤、口齿不清、头痛、失语症、抑郁、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恶心、便秘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用药者的心血管系统、精神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都可能受药物影响出现不良反应。
地西泮会干扰人体正常的乙酰胆碱代谢,抑制肠道自主神经的活动,延缓肠道蠕动的速度,诱发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应在用药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用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减少给药量或更换药物,并采用其他方式促进排便。
琥珀酸亚铁
琥珀酸亚铁是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常用药物。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时,红细胞无法合成足量的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引发缺铁性贫血。琥珀酸亚铁能够为机体补充铁元素,改善缺铁性贫血。
为什么服用琥珀酸亚铁也会导致便秘呢?这是因为,琥珀酸亚铁中的铁离子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肠蠕动变慢,进而诱发便秘。也有研究表明,使用铁剂会破坏肠道菌群,打破梭状芽孢菌等有害菌与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之间的平衡,加重便秘。而且,服用琥珀酸亚铁的患者易出现黑便。未消化吸收的铁离子会在肠道内与硫化氢发生反应,产生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褐色。如果患者出现便秘、黑便等情况,可先暂停使用药物,待症状缓解后再遵医嘱用药。
除上述这三种药物之外,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也易导致便秘。患者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便秘症状,应及时确定可能导致便秘的药物种类,由医生决定是否要停用或减少剂量。用药期间,患者应多饮水,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规律运动,促进肠蠕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