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也可能是“药”惹的祸
近半年来,张先生一直不停地干咳,同时嗓子痒,有异物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刚开始,家人以为这是他抽烟引起的。可张先生戒烟后,症状依然没有好转。于是,他前往医院呼吸科就诊。医生了解到,张先生从半年前服用降压药卡托普利后,开始出现干咳症状,于是猜测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咳嗽,建议他更换降压药。几周后,张先生逐渐不咳嗽了。药物居然也能引起咳嗽?了解相关知识能帮您正确预防并处理药源性咳嗽。
药源性咳嗽的致病原因
药源性咳嗽是由于服用特定药物导致肺部损伤引发的咳嗽。主要致病原因包括:1.药物成分和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在肺部聚集,或者与致敏淋巴细胞反应,损害肺组织。2.患者对药物过敏,出现急性或慢性肺部过敏反应,导致肺部损伤,从而引发咳嗽。3.肺部聚集的药物导致肺部释放炎性介质,炎性介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引起肺水肿、肺炎等疾病,引发咳嗽。
什么药物容易引发咳嗽
1.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可防止血管内形成血栓,降低罹患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的风险。使用抗凝血药物可能引发肺实质或胸腔出血,对肺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咳嗽。用药过程中,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利尿药物:利尿药物可促进人体内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缓解水肿。但是,使用利尿药物氢氯噻嗪,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急性发作和肺水肿。患者可能在使用药物之后的几个小时开始咳嗽,同时出现低热、哮喘等症状,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缓解,必要时需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通气。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也是伴有左心室肥厚、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咳嗽是这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般表现为干咳。大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一段时间后可自行逐渐缓解。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换药。此外,这类药物还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4.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缓解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包括其中的胺碘酮可能产生肺毒性,损伤肺实质细胞。少部分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后可能出现过敏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干咳、胸闷气短、全身疲乏等。这时,患者应暂停用药,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5.抗肿瘤药物:部分抗肿瘤药物如博来霉素、奥沙利铂、吉非替尼等会导致肺损伤,引发敏性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等并发症。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湿啰音、胸口疼痛、间质性肺水肿等。患者一定要及时停药,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6.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可消灭或抑制结核杆菌,治疗结核病。对氨基水杨酸是比较容易引起咳嗽的抗结核药物之一。服用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干咳、皮肤瘙痒、哮喘等,停药后症状会有所好转。
对于药物导致的咳嗽,一般情况下患者及时停用药物或者更换药物就能有效缓解症状。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