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巴士语音广告的工作
作者: 〔日本〕津村记久子又得找份工作才行了,我慢吞吞地浏览着最新的招聘信息,脑子却在走神,心想好久没在外面吃饭了,今天回家前该吃点什么。正在这时,听到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从声音来判断,似乎是那个给我介绍监视员工作的就业顾问。我不愿被熟人撞见,可转念一想,对方曾关照过自己,因此尽量摆出笑盈盈的样子,转过身去。
“听说您没有续约?”
“是……”
“那家公司的人很遗憾……说好不容易来了个合适的人……”
“是吗……”
我敷衍着回应。人家言之有物,我却含糊敷衍,不免生出些负罪感。我想立马转身离去,那该多轻松自在啊,可万一下次人家给我介绍个更好的工作呢?所以还是得好好应对一下。我琢磨着要如何解释自己没有续约。对方说着“咱别这么站着聊呀”,把我拉到了楼层角落里的面谈区。
我的这位就业顾问正门郑重其事地为我倒了茶,戴上原本挂在脖子上的变色眼镜,快速地扫了一遍我们的面谈记录和存档文件。我一边猜想她的岁数,一边乖顺地等着她问话。
看脸上和手上的皱纹,她应该已经过了六十岁。她温文尔雅,年轻时应该不是在职场上杀伐干练的人,但也不缺经验。感觉你若跟她倾诉前一份工作中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她便会与你产生共鸣:“这是最要命的了,要是这方面能省点心,工资低一些也能忍受。”
“不续约的理由,您写的是‘个人原因’……”
“是的。”
我在网上看到大部人是这么写的。辞职申请也都是用“个人原因”含混带过。每半个小时就会被上司挖苦几句;因为“弄丢”了无中生有的文件受责罚;被同事污蔑造谣;因为拒绝去陪老头客户喝酒,项目被打回重做,公司却让你担全责……这些复杂的理由,都可以用“个人原因”来概括。
可碰上正门,这就行不通了。
“您能否具体讲述一下您的不便之处呢?以后再为您介绍工作时也可当作参考……”
其实,我只是对那份工作感到恐惧而已。工作倒也不坏,只是内容过于繁杂,让我觉得自己力有不逮。或者说,它不太适合我这种凡事都要思前想后的人。我既不像染谷主任一般热爱监视员的工作,也不像同办公室的兼职工大泉姐那么直率。大泉姐那样的人肯定不会被这份工作逼疯,但我继续干下去的话,迟早会出毛病。
“整天坐着,实在是太累人了。加班时间也很长……”我缩起脖颈,从各种理由中筛选出最容易说出口的。“这份工作真的很不错,但在那里继续干下去的话,可能会给周围的人添麻烦……”
“会不会给人家添麻烦,不接着干下去又哪里能知道呢。”
确实如此,可我还是一口咬定身体吃不消。
“刚觉得稳定下来了,又突然冒出些乱子,我觉得自己不太能适应这样的工作……”
“原来如此。因为您之前说过,希望从事监管类的工作,例如监控机器提取胶原蛋白,所以才给您介绍了这份工作,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实在对不起。”
我也赶忙说:“哪里哪里,这工作基本符合我的期待,是我不好,干不下去了,真对不起。”二人都心有愧疚。
“您还是更想从事简单平静的工作?”
“是的,不过,偶尔有些温和的变化也挺好。”
“那么,您仍旧希望从事一些坐办公室的工作吗?”
“是的。”
一边不想一直坐着,一边又想坐在办公室办公,我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可还是选择把范围说得大一些。这是我的战术,以退为进,引出些条件更好的工作。
正门放下我的面谈记录,打开了另外一个文件,快速地浏览起来。我心想,也不必这么着急……虽说失业咨询是她的工作,但也用不着为了我这么费心。
“这有一个,看着不错。”正门把文件转向我,将“工作内容”一栏读了一遍,“……人员紧缺,紧急招聘。任职时长至少为一个月,无上限,具体聘用情况视公司内部需求决定。”
我拿过文件,注视着那则招聘信息。薪资与监视员工作差不多,但不能成为正式工的话,就没有健康保险。
“稳中有变的办公室工作。”正门像读门店招牌一般说道,“看起来这份工作能合您心意。”
“你的工作不止这些,还有监视江里口。”面试官兼聘任负责人的风谷课长说,表情神秘莫测。我这次的工作是为环线巴士编辑语音广告,才第一天上班,我就又得去监视别人了。
“江里口有什么问题吗?”
江里口是跟我一起编辑语音广告的老员工,工作上的事由她教我。她一到下班时间就走。尽管她年龄比我小很多,但看起来沉着冷静,非常靠谱。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风谷课长双手交叉放在下巴前,抬眼看着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的发型古怪地彰显着发量,感觉是刻意想让自己显得年轻。我才第一天上班,眼下只能问道:
“我要监视她什么?”
“那可多了。她做的广告内容正不正确等等。”
“哦,就是检查一下她的工作内容?”
“不不,不止这些。”风谷课长慢慢摇了摇头,动作有些夸张,“要是有什么新发现,希望你能够向我汇报。”
我和她今天才第一次见面,江里口的所有举动,对我来说都可以算作新发现。三点,她把奥利奥饼干掰成两片来吃,算吗?嫌圆珠笔的笔尖太粗,算吗?
“要是我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会跟您报告的。”我鹦鹉学舌般,重复了一遍风谷课长的话。风谷课长点点头,说了句“明天见”,便接过了我今天的工作报告。风谷课长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我之后,好像松了口气。我对他打了声招呼,离开了办公室。大部分员工都还在工作。这家巴士公司的办公区,位于车站附近的一栋写字楼中,写字楼共七层,巴士公司的办公区在第三、第四两层,不大不小,属于比较常见的规模。至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会在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小隔间里,跟一位名为江里口的年轻女性一起工作。
为什么要让我监视她?我回想着,今天一整天,江里口都在细致地指导我。江里口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年轻,说不定比我小十多岁。她个头不高,说话轻声细语,穿着一身像是参加面试的大学生才会穿的职业套装,没有化妆,看起来有点土气。但是,她能用有限的字数、简短的语言,完整地传达出店铺、公司或机构的特点,而我写了好几条都词不达意。这种工作的要点似乎很难言传,她却很有耐心地教我。新手一样的外表与熟练的业务能力形成一种反差,这便是她最突出的特点。入职之后我见过的所有员工中,她看起来最单纯没有心机,反倒是风谷课长那种佯装年轻的感觉让我心生警惕。不过,我才第一天上班,一切都只是些粗略的印象。
我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去解释为什么要我去监视江里口,于是心不在焉地走在第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这回的工作地点离上次的地方有点远,上下班需要骑自行车。公司周围有快餐店、大超市、DVD租赁店等等,还挺繁华的。上一份工作的地点就在家门口,但相比起来,这份工作应该不会那么压抑。
骑自行车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如果监视江里口也算我的工作任务,那是不是会给我相应的补贴?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我到底要监视她什么?她怎么可能会做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会,那是什么呢?
在规定的字数内,为想在环线巴士的广播里做广告的商家撰写广告语,这工作倒是不错。可是上班第一天,就分给我这么莫名其妙的任务,让人心情沉重。按照经验推测,大概是风谷课长对江里口的某个行为比较在意,又嫌麻烦,不愿自己去确认,因此才会顺便叫我去监视一下。监视的工作,有时间再应付,先集中精力熟练业务。想到这里,我卖力地蹬起车来。
针对是否要停运环线巴士“信天翁号”一事,据说公司已经讨论了半年以上。这条线路虽谈不上亏损,但一直收益尴尬,两年前公司发布了停运公告,遭到了当地居民强烈的反对,线路最终保留了下来。今年,就快到更新车内设备的时候了,相关预算仍难以保证。因此这条线路的存废之争再起。
巴士公司认为不能出尔反尔,再次宣布停运。于是商定了一个对策,让“信天翁号”在停站时播放沿线几个店铺、公司、医院、培训机构等的广告,用广告费来补贴线路的运营,尽可能挣扎一下。如果把制作广告的工作外包出去,又需要一笔开支,所以决定由自家公司的员工来负责。
怪不得江里口说她之前负责别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也不该由她或我来做。但其实,公司就是聘我来负责“车内广播内容编辑”的,等到公司筹集够了资金,不再需要车内语音广告时,我是否还能在这里继续工作,不得而知。据说,江里口上上个月还在总务处工作,不过她制作语音广告的手段确实高明。
不知道其他公司会怎么处理类似事务,但据江里口说,制作语音广告的流程如下:首先,在“信天翁号”的车内或是车站展板上发布提供广告服务的通知,招徕想要做广告的店铺、公司或机构。然后我们联络对方,确认对方想在广告中宣传的内容。收到对方的要求后,我们要通读客户提供的资料,必要时需要做些简短的采访,以此为基础撰写广告语,拿给客户看。如果客户觉得内容没问题,我们就请公司里声音好听的员工帮我们读,录下来给客户听,并做最终调整,一条语音广告就完成了。我一看大量的文字,就会感到疲惫,所以起初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能读那么多资料,不过还是应付过来了。
根据测算,每次停站,播放两条及以上广告,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在新客户纷至沓来,要做的广告已经超过了三十条,还在不断增加。照这样下去,巴士行驶期间就得不间断地播放广告了。巴士公司乐观地认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乘客也知道这条线路一度差点停运,应该会理解的。
上班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给一家老字号日式点心店写广告词。可每次联络,对方都会改变想宣传的产品,令人十分头疼。
“哇!这么大的馒头(在面粉等材料做的外皮内包上甜馅料,蒸制或烤制的日式点心。——译注)!切开一看,里面还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馒头!多好的寓意啊!办喜事,就选传统点心!传统点心,就选梅风庵的蓬莱山!”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名为“蓬莱山”的巨型馒头,似乎是在婚礼之类的场合用作赠礼的。大馒头里面包了许多小馒头,因此又称为“抱子馒头”。梅风庵的老板最开始想给梅子果冻做广告,然后改成了月饼,之后又改成了落雁(日式干点心的一种,由熟糯米粉、炒麦粉、豆面等加白糖揉和后压模制成。——译注)。在我写了三版广告词之后,老板终于选定了蓬莱山。江里口浏览着梅风庵的产品图录,说老板选的点心一次比一次贵。
“梅子果冻180日元,月饼210日元,落雁最小的一盒也要500日元,而一个蓬莱山要4800日元。”
“价格一下子就高了呢。”
“哪怕只卖出去一个蓬莱山,赚得也比卖十个梅子果冻要多。老板心里大概是这么想的。”
可哪儿有那么多需要送蓬莱山的喜事呢?我这么想着,江里口说:“如果现在听到广告里反复强调‘喜事就选蓬莱山’,今后一旦身边有人要结婚,人们就有可能想起它来。而且‘信天翁号’沿线住的多是老人,其中有些老年男人会觉得,结婚这种事不能送花里胡哨的西式点心。这个广告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个好消息。”江里口又在为公司辩护了。
这两天来,江里口在指导我的同时,做出了两条广告。一条是房产中介公司的,另一条是耳鼻科诊所的。
“我的店要是再宽敞些,就会有更多客人了吧。我家孩子再长大些,就得换大房子了吧。当您有这些想法时,请速来丸本房产!认准我们招牌上的大猩猩哦!呜呜(大猩猩的叫声)!”
“明天有个约会,鼻涕却流个不停?下周要去听孩子的钢琴演出了,耳朵却听不清?这种时候,请您务必到竹山耳鼻科来!就是院子里有棵大松树的地方!名字叫竹山,院子里的是松树哦!”
想要扩大店铺规模的个体户,为孩子的成长做准备的家长,第二天要约会却一个劲儿淌鼻涕的男女,即将出席孩子钢琴演出的父母……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把广告的受众范围框定得太小了,可是江里口说:“比起笼统地说‘受到困扰的人们’,还是将广告对象说得具体些来得好,哪怕是假想的。这样潜在顾客更听得进去。”实际效果是否真的是这样,只有在车里播放之后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