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一季报调仓全披露朱少醒、周蔚文等新进重仓标的曝光
作者: 张桔
浏览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一季报,本刊发现在组合做出阿尔法收益更艰难的前提下,基金经理的“小作文”愈发少了华丽辞藻的文采飞扬,更多的是体现了基金经理如何为投资人谋利的责任感。比如圈内最早以“小作文”出名的杨锐文,他在季报中坦诚“我们的基金表现较差,录得负收益”。不过他也做出了中肯的分析:“中国各行各业都非常内卷,如果把企业的生命周期比喻成从萌芽到绽放的全过程,一直以来我们观测到的中国企业的开花期普遍较欧美企业偏短,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企业松懈了,而是中国本身就是全球竞争最激烈且最内卷的市场。”不过他坚定地表示:“产业的曙光已现,我坚信科技成长股的至暗时刻很快会过去。”
在谈到接下来看好的板块时,博时基金经理赵易强调的数字地球颇具新意:“卫星互联网处于产业发展早期,将是未来6G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星地一体的通讯网络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发展的空间。根据3GPP近期讨论的标准推进时间表,6G标准将于2028年—2030年进入产业落地期,届时随着通讯底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地球将成为新的具备想象空间的应用领域。”
谈及行业的投资机会时,他表示:“投资者可以关注卫星互联网和6G相关的重要技术变化。中国在卫星互联网和数字地球方面的发展将依托现有的两大优势产业,即通讯和航空航天产业,未来随着行业内的进一步技术进步,产业发展速度追赶国际同行可期。”
无独有偶,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中欧基金蓝小康同样信心满满。他对2024年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他认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经济的复苏有望提升全社会的消费意愿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全球视角去看,A股和港股市场也是较为低估的。我们看好红利类、资源类股票,提升对国企的关注度。”
一季报全市场基金股票仓位略降十大重仓股中紫金矿业“上位”
在整体市场底部震荡的2024年一季度,公募的全行业数据颇为引人关注,到底作为机构旗手的他们是如何应对艰难岁月投资难题,从而在龙年大展拳脚的呢?从汇总四季报的仓位、规模、重仓行业、重仓股等多项硬指标数据来看,尤其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普遍用积极心态来应对市场的底部区域。
首先看公募基金的股票仓位,根据天相投顾的最新报告,全部可比基金的平均仓位从去年底的80.32%下降到79.83%;再分具体类型来看也都是小幅下降,比如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从89.69%降至89.20%,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从78.95%下降至78.49%。不过仓位略降大概率会带来持股集中度的上升,全部可比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从54.48%升至55.89%。
但具体到广受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股票仓位,本刊发现多次穿越牛熊的老牌基金经理大多还是保持了较高的仓位,例如万家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黄兴亮所管理的创业板两年定开,虽然从上一季度末的99.62%降至98.70%,但还是接近于100%的满仓配置。对比来看,公募一哥张坤更是笃定看多,在其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中,除去对一只QDII小幅减仓外,他对剩余的三只基金都是小幅加仓,3月31日时有两只基金的股票仓位都达到了94.19%。
再看市场震荡期的公募规模变化,让人欣喜的是整体规模在逆势生长。截至2024年的3月31日,公募基金的总规模约达到28.83万亿元,相比上一季度末的27.31万亿元增加了大约1.52万亿元。具体分产品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出现了小幅逆生长;但是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却在当季下降了大约0.32万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季规模下降的基金类型仅包括了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增强指数股票基金、FOF三类。
当然更受投资者关注的还是基金所重仓的行业和个股。首先是重仓行业的变化,根据国信金工对一季报发布的报告,一季报中披露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食品饮料、电子以及医药行业,主动加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行业。
继而看一季度的基金十大重仓股,在天相投顾的统计中,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依然占据着前两位,同时五粮液取代泸州老窖上升到了第三位,另外的七家公司分别是泸州老窖、紫金矿业、腾讯控股、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山西汾酒、立讯精密。其中上一季度取代古井贡酒杀入前十的紫金矿业成为本季的最大赢家,凭借在资源股盛宴中的股价暴涨杀入前五位。
进一步观察11—20位的当季公募重仓,本刊发现整体公募似乎还是对科技股更为青睐有加,比如这一区间中的中际旭创、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沪电股份等都可以划入大科技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弱市抱团取暖是公募应对调整的常态,但本刊也发现了部分公募挖掘出的颇具特色的非抱团股,例如大成创新成长当季重仓的确成股份、中银新趋势重仓的五洲新春、国泰研究精选两年重仓的黑猫股份、博时军工主题重仓的中科星图等等。
这些标的背后的投资逻辑或许在于能够为投资者开辟出一片未知的蓝海,以星图为例,其是我国数字地球产业第一股,低空经济为其打开了广阔空间。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数字经济与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又是新型生产要素。从整体行业来看,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关键技术、核心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将大幅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将继续在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型方面取得新突破。”
公募基金“老将”调仓标的多为“熟面孔”朱少醒更换半数重仓标的
虽然有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在季报中坦言未曾料想这轮成长股的熊市会如此漫长,但实际对于穿越过多轮牛熊的基金老将来说,近几年的煎熬或许只是组合成长路上的一道小考题,追求长远的收益和稳定的年化回报才是他们的心之所向。
本刊用Wind统计现任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同一公司管理产品时长,截至4月22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杨建华(19年309天)、魏东(19年218天)、朱少醒(18年162天)、杨谷(18年64天)、周蔚文(17年32天),其中知名度最大的当数两位顶流朱少醒和周蔚文。
首先看常青树基金经理朱少醒,这位常青树基金经理仍然仅仅管理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一只产品,该基金今年到目前实现了约1个点的正收益,同类排名前三分之一;同时其最新的年化收益接近16%,高居同类基金的第四位,今年到目前的业绩也是自2022年以来最好的单年业绩表现,一季报曝光了他在前三个月最新的思路变化。
对比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十大重仓,本刊发现朱少醒一举调换了五个席位,当季新进的重仓股包括了兴齐眼药、春秋航空、美的集团、山西汾酒、郑煤机,看似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这五家公司都非绝对意义上的新公司,都曾在他的历史重仓中出现过。再看基金的2023年年报,其实这五家公司都在朱少醒的完整版持仓中榜上有名。从年内表现来看,在二级市场表现最好的是涨幅已经超过30%的郑煤机。
再看朱少醒所保留的五家公司,迄今年内表现最好的是隶属于制造业的摩托车龙头春风动力,朱少醒当季对其小幅加仓,该股今年涨幅超过40%得益于业绩层面的亮眼表现。一方面是年报数据亮丽,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21.1亿元,同比+6.4%;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43.7%;另一方面是公司2024年一季报延续强势,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32%。
形成对比的是,虽然已经是连续第18个季度重仓持有贵州茅台,但是朱少醒终结了此前连续四个季度加仓茅台的纪录,当季减仓该股21万股。对应白酒龙头在二级市场的走势,该股从年初到目前下跌了约3%。
在基金一季报中,朱少醒表示:“在当前估值下,红利价值风格依然能找到较好投资机会,但质量成长风格同样具备很多投资机会。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
再看同在上海的另一位顶流老将周蔚文,这位任职超过17年的基金经理目前在管5只产品,虽然这一数量在群星荟萃的中欧并不算突出,但一方面他的五只基金今年到目前全部实现正收益,另一方面合计规模在一季度末达到了约334亿元,一季报清晰地曝光了其思路。
以他独管基金中任职回报最好的中欧新趋势为例,一季报中仅是作出了一处重仓股的调换,具体是用紫金矿业替换了上一季中排名第十的温氏股份。对于目前的投资思路,周蔚文表示:“报告期内,本基金基本维持年初组合,相对市场超配养殖和基础化工行业,我们看好其中有长期价值但短期业绩趋势受挫于行业景气度的优秀公司,相信这些公司的盈利在2024年甚至2025年都有望明显好转。此外,我们还增配了具备成长性的AI产业链相关算力、下游应用公司,以及受益于实体周期和流动性周期的上游资源品,减配了上行空间有限的电力设备和电子个股。”
公募中生代多“左手AI右手资源”蓝小康看好红利资源股 金梓才拥抱AI
比起至今活跃在圈内为数不多的主动权益老将,任职时间多在4—10年的中生代一族基本成长为各自公司的栋梁;虽然他们的管理规模和任职回报暂时似乎不及行业顶流,不过这批人胜在投资理念相对更为契合这几年结构化的市场,同时也更为年富力强易于吸收新知识。
比如当年在半导体战役中声名鹊起的财通基金金梓才,2021年年初在与本刊的深度对话中曾表示过“科技股看点在数据中心,化工有色或成顺周期旗手”。而如今顺应时代潮流,继续深耕大科技的他早已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
2024年开年迄今,在他所管理的8只基金中,除去集成电路产业股票略有浮亏外,金梓才独管或合管的另外七只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以他最早管理且任职回报翻了2.5倍的价值动量混合为例,最新的一季报显示,他对上季度的重仓股调整了半数,新进的重仓股包括了天孚通信、东阿阿胶、网宿科技、中国核电、米奥会展。从后视镜的角度看他们的走势,其中最为成功的无疑是算力龙头之一的天孚通信,此外深度受益原材料涨价的东阿阿胶亦表现不俗。
在历经这般乾坤大挪移后,金梓才的组合依然保持了对大科技的偏爱,具体包括了天孚通信、新易盛、沪电股份、通富微电、工业富联、网宿科技、恺英网络等七家公司都隶属于其中,特别是前三者的占比都超过了9.70%,同时它们的年内涨幅都超过了30%,某种程度上对组合的业绩居功至伟。
再看另外三只非科技的重仓股,它们分别是东阿阿胶、中国核电、米奥会展,均为当季他新进重仓的股票;如果剔除掉业绩的因素仅对比二级市场走势,金梓才所剔除的三只重仓股中,今年仅有神州泰岳实现了大约1个点的上涨,其他两只软件股福昕软件和新致软件均下跌超过了25%。对比看上述三张新面孔,迄今年内下跌的仅有米奥会展一家。
在基金一季报中,金梓才重点解释了垂青算力看淡传媒的原因:2024年一季度,我们对持仓板块进一步做了一些调整。在2023年四季度我们大幅加仓海外算力的基础上,我们在市场较为低迷的1月份,继续增持海外算力板块。我们目前仍然认为市场低估了海外算力整个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该板块有望成为今年的配置主线之一,兼具胜率和赔率。此外,我们也密切关注海外科技巨头将AI整体行业进一步往高端侧和应用侧发展的可能性,及时做好行业配置的切换。”
“另外,我们明显下调了传媒板块的配置比例。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我们认为传媒板块暂时难有很强的业绩主线,我们保留了少量公司作为底仓配置,将继续保持对该板块的跟踪。”他进一步强调。
对比金梓才的重仓AI思路,任职将近7年的蓝小康则是另一类思路,他目前在中欧管理着4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属于中欧基金所重点打造的“中生代”力量。天天基金网显示,从今年到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除去与曹名长、沈悦合管的中欧价值发现外,他所独管的三只基金均已实现了超过17%的年涨幅。
从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中欧红利优享来看,结合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蓝小康延续了上一季的资源股思路,在十大重仓股中保留了九家公司,仅有的一处变化是用中国重汽替换了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麦格米特。令人稍感意外的是,3月31日重仓中年内表现最好的还不是广受青睐的紫金矿业,而是年内涨幅已过四成的中国海洋石油和招商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