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

作者: 林静远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0
运动员时期的郑姝音

实力和颜值并存

“跆拳道奥运冠军郑姝音来了!”听到这消息,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蜂拥而上。今年3月,“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首站走进这所学校。在校武术馆里,郑姝音以特派体育老师身份辅导学生训练,和他们互动。她从冠军互动箱中抽取小纸条,回答学生们关于“跆拳道最强的进攻和防守招式有哪些”“遇到挫折时如何坚持”等问题。学生代表也别出心裁,向郑姝音赠送了她奥运夺冠时的手绘肖像和手工礼物。

退役以后,郑姝音依旧为跆拳道运动忙碌。近年来,她多次参加这样的冠军进校园公益活动,除了辅导学生训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勇气“充值”,传播勇于挑战、永不言败的奥林匹克精神。

郑姝音是辽宁省丹东市人,9岁开始练习跆拳道,曾在沈阳体育学院接受训练,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强势夺冠。

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场决赛,郑姝音的对手是上届奥运冠军、墨西哥选手埃斯皮诺萨。双方曾交手多次,郑姝音胜多输少,但赛前还是有很大压力。教练管健民信心满满,一直鼓励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郑姝音身高1米88,腿长,埃斯皮诺萨比她低矮很多。管健民为她布置了战术,控制好远距离,不要让对手轻松近身缠斗。郑姝音按照这一战术,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

决赛第一回合,双方都不轻易进攻。郑姝音趁对手不备,用侧踢让其陷入困境,1比0领先。第二回合,双方依然保持一定距离,都没进攻得分,郑姝音继续领先。第三回合,对手主动进攻,但一无所获,此时离比赛结束还有39秒。郑姝音接连用侧踢得分,4比0领先。终场前,郑姝音反击再得1分,最终以5比1战胜对手。瞬间,她激动地一边挥拳一边跳跃,随后身披国旗向观众致谢。她瓜子脸,爱笑,加上成绩显著,夺冠后得到“跆拳道女神”的美称。

郑姝音夺冠的喜讯传到沈阳体育学院,全校沸腾了。84年前,在沈阳体育学院的这块土地上,刘长春只身一人远赴洛杉矶,拉开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序幕。84年后,郑姝音赢得奥运金牌。时任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钰清为她创作诗歌《七律》:玉树婷婷俏丽姝,桑巴鼓角赴征途。百劫身历云归淡,万洗沙淘色更足。拦路无非惜自我,摘星全赖硬功夫。不为缭乱心旌动,信有龙泉斩於菟!

夺冠并非易事,10多年的汗水和泪水渗透了郑姝音的运动生涯。她经常在梦里为解决训练问题而焦虑,觉得自己最艰难的时光是参加2015年的积分赛,如有失败,将无缘里约奥运会。她用近1年时间,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梦想照进现实

苏州大学是一所园林学校,美丽而典雅。走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郑姝音时常被震撼。学校历史底蕴深厚,有很多复古建筑,比如钟楼。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1
郑姝音在比赛中指导学生。

2024年,郑姝音来到这所学校任教,现已是副教授了。她说:“大学教师是我向往的职业。”她任教跆拳道选修课和主修课,无论为哪个班级授课,郑姝音都让学生享受跆拳道的快乐。她说:“这个项目自带魅力,比如踢腿时的模样就像旋风少女一样,帅帅的。”

参加选修课的学生是体育特长生,虽然对跆拳道项目完全陌生,但他们有运动基础。参加主修课的学生持有跆拳道的等级证,承担着为校比赛的重任。去年,郑姝音带领他们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其中两人获得品势第一名,另外两人获得竞技第一名。那场比赛,郑姝音坐镇指挥,看着学生奋斗在赛场上,她一点也不紧张。有教师问,冠军带的学生比赛失败后,会觉得丢脸吗?她坦言,不会,毕竟高校学生的比赛和专业队有区别,不能以国家队的要求去衡量。她觉得只要学生有进步,能超越自己,就为他们点赞。

第一次在苏大授课,郑姝音得心应手。这得益于她之前的一段经历。入校前半年,她被苏大派到中学锻炼了一个学期,既了解学生动态,也熟悉教师业务,受益匪浅。她走近学生,关注他们的想法,观察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高校的氛围较为轻松,郑姝音为学生讲述跆拳道中的礼仪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希望他们能更快适应高校节奏,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做好人生规划。

郑姝音还在学校开设的思政课中,为学生讲述逐梦奥运的经历。从里约奥运会到东京奥运会,她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学生,成功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像她小时候不太自信,较为娇弱,遇到问题只会哭鼻子,不会想方设法解决,后来她从教练身上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跆拳道给了我勇气和希望。”

进苏大前,郑姝音尝试过解说。她解说过奥运会积分赛、世界杯等赛事,发现自己观察跆拳道的视角不同了,对项目的理解也不同了。当运动员时,她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解说则是从教练、裁判的角度出发,体会到他们的不易。解说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当郑姝音出现在银幕上时,粉丝就觉得很亲切,纷纷给她留言。受到鼓励后,她更加自信了。郑姝音曾加盟国内首档热血竞技生存真人秀《我可以47》节目,通过一系列游戏,向观众传递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虽然尝试了一些事,很有新鲜感,但郑姝音最喜欢的还是当下苏大教师这一角色,她觉得这既是职业,更是事业。

打破固定节奏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2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3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4
郑姝音 最爱还是跆拳道5

不同于运动员时期固定的生活节奏,退役后,郑姝音喜欢不固定、随性一点的节拍。她喜欢阅读,时常进出苏大图书馆。在学校的读书分享会上,她与学生分享了邓亚萍撰写的心理学著作《心力》。她喜欢音乐,家里有钢琴。疫情期间,她上网课自学,会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也喜欢去剧场看脱口秀。休闲时分,她打匹克球、登山、学马术,养狗、养花。相比种植,养狗是她的强项,她有两条比熊狗。老大三岁了,是条小白狗,毛绒绒的,像棉花糖,可爱至极。郑姝音把它设为头像,拟人化穿上衣服,正在练习跆拳道。现在,两只小狗互动性强,每当郑姝音回家,它们就会开心地摇着尾巴。当她心情不好时,它们就会粘着她。

郑姝音来自东北这片黑土地,她说:“丹东是座英雄城市。小时候春游,我参观过抗美援朝纪念馆,很多抗美援朝的题材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拍摄的。当年训练时我常在鸭绿江边跑步,那里空气质量高,江边也很安静。”她喜欢吃家乡菜,可惜不会做。

郑姝音的丈夫赵帅也是里约奥运会的跆拳道冠军,夫妻俩夺冠,成为奥运会上的一段佳话。这对金牌夫妇在2023年举办婚礼,开启幸福生活。他们是夫妻,也是朋友,每当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会及时沟通,也会及时分享快乐。网友很期待夫妻俩来一场跆拳道对决。

现在,社会上跆拳道培训班很多。郑姝音告诉家长,这个项目很适合小朋友,能培养他们的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无论学习哪个项目,都要学精、学透,打好基础。郑姝音打算自己以后有了小孩,让孩子学习一项体育技能,并坚持下去,感受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她说:“这一学习的片段就像人生的缩影。”

责编 柏强

上一篇: 英年早逝的若塔
下一篇: 夏日漫步悠着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