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一点准确性重复
作者: 陈启银我们每天重复做的事很多,对于里面有无准确性,是否需要做到准确,我还真没细想过。吃饭、睡觉、读书、写字、锻炼,好像都是个大概,感觉也没有办法准确。再说了,都讲准确性,那该多累啊!
刷到一个启功先生讲练字的视频,他说练字不是简单的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性的重复。这句“准确性的重复”对我触动很大。书法爱好者知道,有的天天练字,但不读帖,不琢磨要领,不讲法度,没有老师带,结果练了多年,进步不大,还练成了许多痼癖写法,核心原因就是重复练习没有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而有的先把笔画、结构都理解透了,几天练一个字,甚至一个笔画,注重从准确性的反复练习开始,将笔画和每个字定型,虽然练的时间不长,能写好的字不多,但每个笔画和结构都很到位,写出来的字不仅符合规范,还有自己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准确性,是书法练习的核心要素。只有在理解和书写准确的基础上熟中生巧、熟中求新,才会在符合法度、遵循规律的情况下寻求突破,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创造。
我们平时说日子过得比较“糙”,潜台词是生活中准确性讲究得不够。重复最多、准确性最容易被忽视的当属吃饭和睡觉。吃饭的准确性包括按时、定量和营养搭配、体感察觉等;睡觉的准确性在于每天八小时,不要熬夜,晚上十点之前睡觉,睡觉不要东想西想等。偶遇一个严重的胃病患者,他说,年轻时饥一顿,饱一顿,冷的热的都不当回事,饮食不规律;人到中年又经常加班熬夜,刷手机到凌晨,抽烟喝酒,长期睡眠无序。是吃饭、睡觉准确性的长期缺乏,对身体造成了严重危害。胃病靠养,就是用准确性的重复和累积,治愈胃因不准确受到过的伤害和病痛,回到吃饭睡觉的准确性上来。
与准确性重复最接近的一个词是教育学上的“精讲多练”,从理解准确性到做准确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准确性上不断重复,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出手的时候就都是标准动作,保证准确无误。
我年轻时阅读,非常羡慕那些一周就能读一本书,还能把握精髓、出口成章的人,便效仿他们,有意加快阅读速度,结果并不理想,脑袋里什么也留不下。后来还是针对自己反应慢、记忆力差的特点,回到慢读经典上来,力求用精读的方式把读过的书读准确,好的地方做做笔记,每本书还写一篇读书体会。尽管现在读书的数量不多,但觉收获满满,读书的效果反而更好。数量代替不了准确,适合才是准确,我觉得精读更适合自己。
生活中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做起来很容易,效率很高;有的人做起来很困难,怎么也学不会。有些事大家天天在做,可最后的效果千差万别,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人对该领域的准确性感知度不一样,有快有慢,有多有少,有敏感有迟钝,有讲究有不讲究,准确性重复的功夫下得大不一样。
一个人如果拥有事半功倍的本事,他肯定是准确性重复的高手,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才会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现在,AI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考验人的地方越来越多。我的体会是,自己掌握的准确性提高了,对AI提供的方案、知识点和深度思考的结果,马上有准确判断和甄别,甚至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发现虚假和谬误,对驾驭AI、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有很大帮助。
“道可道,非常道。”拥有未来的主动权,把日子过得更幸福,应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面开始,在以往只讲大概的事情上,多一点准确性重复。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