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撑大了胸襟
作者: 马亚伟我至今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的一件事。
那次我去二楼办公室找人,走到门口忽然听到一个同事说到我的名字。我不由停下来,没想到她竟然背地里说我坏话,内容多半是捕风捉影。原以为这样的场景只发生在电视剧里,谁知生活中真有这样巧的事。我登时怒不可遏,冲进去跟她理论。她一声不吭,可我怒气难消,如果不是别人拦着,我必定要给她两个耳光才解气。
后来有位老同事说:“你就是心眼太小,谁人背后不说人呢?你这么冲动跟她撕破脸,以后怎么相处?你没见她刚才低头认罪的样子,其实她也觉得自己说话不当了。”我反思自己的做法,觉得确实太冲动了。其实这也是胸襟不够宽广的表现,那时候年轻,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半个不字。
这些年,我经历了职场的沉浮,也经历了各种圈子的是非,听过了太多真心或者假意的褒奖,也听过了太多言辞犀利的批评甚至出语恶毒的污蔑诽谤。不过我淡定了许多,几乎能做到宠辱不惊。无论别人说我好或者不好,我都能一笑了之。
这是丰富的人生阅历撑大了我的胸襟,当然也撑大了我的格局。这是岁月赐给我的礼物。好比从未受过伤的人,手上扎个小刺就会觉得疼痛难忍。而随着阅历的增加,你经历过被扎得鲜血淋漓的痛苦,有时还会经历断骨折臂的伤害,再遇到手上扎了小刺,就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好比你已经在人生之海上迎战过惊涛骇浪,闯过急流暗礁,便会觉得从前经历的种种不过是海面上的小浪花,根本不值得大动肝火。再经历类似的事,也会因为有阅历做铺垫,不会像从前那样处理。
另外,人生阅历渐渐让我们看清楚了人性。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故事都是跟别人有交集而发生的。你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受伤害,会被诋毁,慢慢会摸索出一些人性的特点。经历的事多了,你会洞悉到人性中那些幽暗的部分。比如,人性是以“利己”为中心的。如果你妨害到别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一些伤害。还有,人性中的“嫉妒因子”很可怕,有人会因为嫉妒而疯狂,所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懂得了这些道理,无论你以后经历什么,都会坦然许多。
我们这些平凡人的胸襟,是被阅历撑大的。那些才华卓越之人,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比如苏东坡,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没有屡次被贬,没有颠沛流离,他的胸襟和格局肯定不会打开得那么彻底。“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能有这样笑看人生的胸襟和格局?他超然豁达的姿态,是阅历撑起来的。漫漫旅途中,你结识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段故事,遭遇的每一次挫折,都是生命的一次次向外拓展。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其实这话也是在说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格局慢慢打开的过程。到了六十岁,对各种言论兼收并蓄了,这不就是胸襟开阔的表现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容纳百川的过程。遇到各种人,经历各种事,品尝各种滋味,体会各种情感,种种生活的细流涓涓汇入生命之海,便能包容一切了。“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容纳百川,阅尽千帆,人生终将海阔天空。
(编辑 高倩/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