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是生命的动力
作者: 关成春新来的年轻饲养员和老饲养员各自喂养一头河马。年轻的饲养员工作热情高涨,他精选饲料,加大饲料量,采用“填鸭式”喂法,每一天都守在河马身边,直到河马吃饱了,对剩下的饲料不屑一顾,懒洋洋地离开之后,年轻人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相比之下,老饲养员似乎很缺乏耐心,他选择的饲料也是经过科学配比的,但食物量少了很多。老饲养员采用的是“放任自流”的喂养方法,把饲料扔给河马,便远远地走开,全不管没吃饱的河马垂涎欲滴地盯着他。
这样喂养了半年,怪事出现了,老饲养员喂养的河马极其健壮,年轻人喂养的河马却瘦弱萎靡。
年轻人去向老饲养员请教喂养河马的秘诀。
老饲养员说,你给了河马太多的食物,让它没有一点危机意识,只不断滋长挑剔心理,以至于厌食、消瘦;而我只给河马七八分饱的食物,让它保持饥饿感。饿了,才知道食物香甜,才会对食物充满欲望,欲望就是生命的动力,有欲望,生命才会蓬勃灵动。
原来喂养河马竟然有这样的学问,年轻人不觉深思起来。不错,这世界岂止河马有这样的习性,人本身不也如此吗?肚子饿了,才会主动出去去寻找食物;心灵饥饿,才会主动进入知识的殿堂。
母虎喂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食吃,它就冲过去怒吼,并且伸出爪子阻挡。幼虎吃不到食物,用不了几天,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出去找食吃。
在老虎的世界里,饿一下正是新的生命里程的开始,让老虎饿一下,它才会走向丛林,走向异彩纷呈的新生活。
《红楼梦》中,宝玉病了,贾母治病的方法很有趣,就是让他饿一下。“只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目前我们的专家认为,饿“两顿”不如饿“两成”——只要每顿饭吃七八成饱,再稍加注意饮食搭配,胃肠道正常通畅,就能肠道清爽,避免堆积过多脂肪。怎么判断吃了八成饱?很简单,当吃到感觉还有一点点饿,还想再吃点时,就该打住别吃了。
饿一点,才可以享受健康的人生。
从生理学上来说,饥饿感一旦来临,肌体就会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从而促使人的大脑活跃起来,使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因此,饿一点,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激昂的精神,才会让生命处于最佳状态。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