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养条狗”
作者: 黄廷付母亲总在深夜听见门外有人说话。母亲在电话里说起这事时,她的声音像深秋的落叶般轻飘飘的。我望着手机屏幕,叹了口气,说:“娘,您不如养条狗?或许……”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她打断了。
“你们小时候怕黑,都是我抱着哄睡的。”她突然提起许多年前的旧事。记忆如潮水向我涌来,我仿佛又看见那个点着煤油灯的夜晚,寒风从麦秸房顶呼啸而过,把窗户上的塑料布刮得呼呼作响,把床头那个小木箱上的煤油灯的火苗吹得东倒西歪。母亲安静地坐在床沿上纳着鞋底,我们被寒风的啸叫声惊醒,不由分说钻进母亲的怀里。
那时候我们全家有七口人,如今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大院子,对她来说,好像连十五的月亮都显得过分清冷了。
我们在城市的霓虹灯里追逐生计,以为偶尔回去看看老人,给他们买点礼品就是孝顺了,却不知故乡的老屋正在上演着无数个这样孤独的长夜。就像那只我随口提议的小狗,永远无法替代当年我们蜷缩在她怀里的体温。
我突然想起爷爷去世后,奶奶就不敢一个人住在老屋了。或许是孤独让她变得胆子越来越小,奶奶曾经面对生离死别都不怕,如今却害怕孤独。奶奶有六个孩子,每家轮流着住几个月,一直活到95岁,寿终正寝。也许人到年龄大了之后,胆子真的变小了。他们只想和孩子一起居住,那样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也就不会觉得恐惧了。可是,如今的我们为了生活,还在外面漂泊,我总是说,再干十年,我就回老家。可是十年后,母亲就八十岁了。
老家院子里的桃树又结果了。去年秋天视频时母亲笑着举起手机,那满枝的鲜红却掩盖不了母亲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我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为我驱赶噩梦的身影,现在正被岁月一寸寸吞噬安全感。她不是不需要陪伴,只是怕耽误我们为了生活打拼,她把所有惶恐都嚼碎了咽进肚子里。
昨夜视频时,我坚持要看她新装的防盗门。金属门锁折射着客厅的灯光,母亲突然笑起来:“我早知道就说有小偷,你们就能多打几个电话了。”我们同时笑了,笑着笑着,她的眼睛却泛起年轻时常有的雾气。我知道那扇门锁住的不是危险,而是漫漫长夜里无处安放的牵挂。
外面灯火明灭,我终于明白自己早该成为新的守夜人。不必等到所谓的功成名就,不必等待虚无缥缈的完美时机,就像当年母亲不曾计较我们是否能回馈等同的爱。视频最后,母亲突然说:“不如还是养条狗吧!或许养条狗我就不会失眠了!”听了母亲的话,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