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色的故乡
作者: 董勇华一轮古老的夕阳,缓缓西沉。橙黄色的夕晖,轻轻漫洒在故乡的每一寸肌肤上……
洒在一片片田地上,田地染成橙黄色。
洒在一座座山坡上,山坡染成橙黄色。
洒在一条条小溪上,小溪染成橙黄色。
洒在一棵棵树木上,树木染成橙黄色。
洒在一口口池塘上,池塘染成橙黄色……
大人们开始陆陆续续收工回家了。喧腾了一日的乡村,渐渐安静下来。
或有人扛着一把锄头,或有人挑着一担空桶,或有人拎着盛满蔬菜的篮子,或有人背着装满谷物的背篓……一个个带着一身的疲惫,也怀着归家的欢喜,一步步往回赶。连人带农具,都被夕晖染成橙黄色。
或有人手拿一根长竹竿,嘴里一边“嗬——嗬”吆喝着,一边将一群家养的鸭子,从水田里驱赶上岸来。然后,主人赶着“嘎——嘎——嘎”叫着摇摆踱步的鸭群,一起在橙黄色夕晖映照下,往家赶。
最具乡村美的镜头——一个身板健朗的农家汉子,头戴一顶小斗笠,嘴上叼一支旱烟,牵着一头精壮的水牛,一道慢慢通过故乡那座颇有年代感的小石桥。橙黄色的夕晖洒照下,被写意成一幅古韵幽美的画面。虽记不清那画面中的主人公是哪个发小的父亲了,可却那样清晰地定格于我的记忆中,多年以后,不曾淡忘。
那一条条连通学校的蜿蜒狭长的乡间道路上,放学归来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嘻嘻哈哈地边玩边走着。道路是橙黄色的,他们的笑声也是橙黄色的。其中,就有一个我。
油菜花开的时节,我和孩子们会钻进花丛里,去看蜜蜂“嗡嗡”飞着采蜜;或摘一束油菜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臭美一下。夕晖下的油菜花地,宛如一片橙黄的火焰,香气格外浓郁,让我们陶醉不已。
桑葚成熟的时节,路边的一株株桑葚,在橙黄色的夕晖下,反射着格外诱人的光泽。我和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凑近前,抢摘一阵子。一边往嘴里塞,吃个满口生津;一边将吃不完的往书包里装,带回去给家人分享。
稻谷收割之后的时节,路边只剩下稻根的一片片水田里,藏有大量泥鳅。我和孩子们会将书包挂在路边树杈上,而后脱了鞋子,挽起裤腿,一窝蜂似的下水田去逮泥鳅,逮着了拿回家让大人做成可口美食。泥鳅狡猾得很,不易逮着。我们小心翼翼翻开稻根,用手在浑浊的泥土里逮泥鳅。泥鳅肥而鲜,逮到一条我们就会兴奋地欢叫。橙黄色夕晖下的水田里,晃动着我们小小的身影,飘荡着我们的笑语欢声……
当抬头望向我们居住的院子,望见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时,就像看见大人们在招手示意:孩子,回家吃饭啦。那橙黄色的夕晖映照下的院子,因了缕缕炊烟的衬托,显得那么迷人,对我们有着无穷的感召。于是,我们不再贪玩,重新背好书包,一路欢叫着往家赶去。
当我风一般赶回到老屋跟前,母亲做的饭菜的香气,已从厨房里阵阵扑鼻而来。夕照下,老屋被染成橙黄色,连同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也被染成橙黄色。坐在堂屋门口的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也泛着橙黄的光泽,更显慈祥;那悠悠吐出的旱烟圈,像橙黄色的梦幻。斯时斯刻,收工回家的父亲,会取出他挂在里屋墙上的二胡,坐到我为他安放在屋前坝子中的凳子上,拉上一阵悠扬婉转的曲子。乐音悠悠荡荡,飘出坝子,飘到院子以外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齐被夕晖染成橙黄色……
多年以后,当我站上城市的高处,望见又一轮夕阳,缓缓落向远处的故乡——那一片温暖、祥和的橙黄,又会染遍故乡的每一寸肌肤,还原成我儿时记忆中的模样,永远那般鲜活可亲的模样,弥漫着醉人的乡土烟火气息。而那轮古老如昔的夕阳,是一轮橙黄的乡愁,散发着隽永的光芒……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