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作者: 共青团讷河市委“家人们!喝的是嫩江和讷谟尔河活水的稻花香大米,只限100单,来!3、2、1上链接。” 讷河市数字产业园的直播间里人气火爆,上架即空的商品折射出这座黑土地上的小城正以“青春动能”撬动电商产业的变革。
雁归故里:企业家与家乡的数字经济共舞
2023年,在广州电商行业崭露头角的张磊收到家乡邀约,彼时他创立的咔诗迪曼集团已在美妆赛道做到快手平台爆品交易总额超千万的战绩。怀揣着“把供应链根系扎进家乡土壤”的初心,他踏上了返乡考察之路。这一看,便让他看到了数字时代里,讷河向新而生的澎湃脉动。
“最打动我的是这里完善的电商基础设施和‘企业成长+人才培育’的双轨发展方案。”张磊回忆起落户讷河的初心时感慨道。在政策上,讷河市委、市政府为其量身定制电商产业发展计划,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直播电商专班”,将广州先进的“达人孵化+私域运营”模式本土化,仅两个月就培育出70名能运营矩阵账号的“新主播”,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缴税80多万元,并立志把讷河市数字产业园打造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最大的主播孵化基地之一,计划在未来3年内解决3000—5000个就业岗位,成为直播新零售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基础设施让仅考察一次的张磊,便敲定了入驻讷河市数字产业园。
立体赋能:共青团的电商直播破圈之路
在黑土地与数字浪潮的交汇点上,一场“青春助农” 的直播实践正在田间地头展开。二克浅镇镇长、青年干部张莹作为其中的先锋典型,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优势,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她通过镜头真实展现农产品从种植、管护到加工的全过程,用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讲述乡村故事,推动了二克浅镇甜糯玉米、菇娘果、香瓜等特色农产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农户增收,这种创新叙事方式成功实现“流量破圈”,单条农产品推广视频浏览量最高达288万次。
目前,讷河正逐步形成“直播+政务+产业”的科学模式,这一模式从直播策划、内容制作到后期运营均形成规范化流程,共青团讷河市委通过开展“青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直播助农活动,引领动员更多青年干部了解数字经济、掌握新媒体技能。越来越多像张莹一样的青年干部参与到电商直播中,他们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让讷粮优选、老皮精酿、北风粮油、科农食品等优质的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家乡,为讷河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青春答卷:从产业变革到城市发展
“共青团不是企业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全程参与的‘陪跑员’。”共青团讷河市委书记高岳的这句话,精准概括了团组织嵌入电商产业发展的角色定位。
人才蓄水池的立体化构建是破局基础。讷河市委以数字产业园为枢纽,打造青年电商培训基地,先后三次组织青联委员、学联成员等300余名青年走进基地,直观感受电商产业魅力。同步召开服务工作动员会,向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系统解读直播行业趋势与本地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青年锚定新职业赛道。在企业服务层面,共青团讷河市委牵线搭桥,推动咔诗迪曼等电商品牌走进齐齐哈尔青年企业沙龙,进一步构建企业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共青团的新媒体矩阵成为流量裂变的“放大器”。依托“讷河市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为本土品牌量身定制传播方案。通过“短视频预告+图文直击+幕后花絮”的立体传播,累计实现2.6万次浏览量、37.2万次话题曝光。讷河市正以青春动能为“3+2+3”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这不仅是一场青年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更是县域经济在数字浪潮中破茧成蝶的生动实践。2024年,实现网络销售额6.7亿元,同比增长42%。
站在数字产业园顶层的平台俯瞰,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直播间灯光彻夜长明。当青春力量与电商浪潮相遇,一座东北小城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数字经济启示录”。
(编辑·谢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