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清明

作者: GULU

啼鸟清明0
徐小凤

清明节的前一天,去探望母亲。擦拭墓碑时,意外发现鸟粪的痕迹——鸟儿曾来过,瞬间点亮了我暗淡的心情。

当诗人海桑发现燕子把鸟粪撒在自己的衣领上时,感叹道:“何其幸哉!又一个春天来了。”而我在擦掉鸟粪时,也不禁感叹:何其幸哉,小鸟来探望过母亲,它一定是来给母亲唱歌的。

母亲生前最爱听鸟儿鸣叫。她常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倾听着从窗外树丛间传来的鸟鸣。“叫得可真热闹啊!”鸟儿们仿佛是母亲的小朋友,它们叽叽喳喳嘤嘤啾啾,鸣春、报喜、话家常,陪伴行动不便的母亲一起过春天。

母亲喜欢用“百灵鸟”形容她欣赏的歌手徐小凤。母亲去世后,我也开始听徐小凤的歌,从她早期的《小鸟唱出了黎明》里,我找到了母亲喜欢徐小凤的原因:歌曲中唱出“大自然好风光”,更唱出母亲对远方的向往,“我悄悄向前走,走向有趣的地方”……

到底是哪位林中歌手来为母亲献歌呢?可能是麻雀。作家苇岸曾形容麻雀的啼鸣“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这声音蕴含着依赖、信任、幸福和安全感”。记得儿时,每当结束备课的父亲休息时,会轮流将姐姐和我抱上膝盖“骑大马”,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便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我们微笑……被北方人唤作“家雀儿”的麻雀,是为母亲啼唱那首《家,甜蜜的家》吧?

啼鸟清明1
黄雀
啼鸟清明2
喜鹊
啼鸟清明3
沼泽山雀
啼鸟清明4
朱雀

也可能是燕子。很多年前,母亲抱着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外孙,一字一句地教他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从学会哼唱人生的第一支歌,到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被姥姥带大的小孩一生感念亲恩,他会托燕子用歌声告诉姥姥,有姥姥在的春天最美丽。

我不识鸟,只知道每年三四月的时候,在北方林地鸣唱的鸟有喜鹊、沼泽山雀、黄雀、朱雀等,无论是哪一只鸟来过,我都相信它们定以清脆婉转的歌喉,小唱了一曲动听的《春之歌》,将春天的讯息报告给母亲。

从墓园开车回家,降下车库门时,忽然听到一阵喧闹。四下寻找,原来隔壁车库口悬挂着一排鸟笼。痴痴地听着笼中黄鸟的啼鸣,我在心里祈愿:鸟儿,请转告你的同伴,常去陪陪我的母亲,请将徐小凤的 “新的希望又从远方升起/我将每日怀念你”唱给母亲听。

宋代词人吴文英写过“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的词句,我却觉得清明啼鸟不愁人,它在以鸣叫播种:将回忆的种子播撒在闻者心底,倾听愈多,思念愈生生不息。

(编辑·谢奇睿)

上一篇: 王春艳:一针一线
下一篇: 小本盖小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