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刚柔并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 赵玲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还能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及畸形,甚至累及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各有所长,而中西医结合的“刚柔并济”治疗手段,完美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认识类风湿关节炎的本质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遗传、感染、机体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例如,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自身关节组织看成外来入侵者,对其发起攻击,引发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软骨及
骨的破坏。伴随病情进展,患者手指、手腕、膝盖等关节会陆续出现晨僵与畸形症状,显著影响关节的功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就像一座防御外敌的城堡,“正气”是守城军队,倘若“正气”有所亏虚,风、寒、湿、热之类的外邪则会借机侵入。这些邪气会阻止气血的顺畅流转,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很早的时候,中医就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将之归为“痹证”范畴。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聚合形成痹证,揭露了该病的成因。
按照病因与临床表现的差异,中医将痹证详细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证型。其中,风邪在行痹中占主导。风有“善行数迁”之态,患者会体会到关节疼痛的位置飘忽游移,时而手指关节处疼痛,顷刻间膝盖疼痛,往往伴随着怕风、发热症状,就像风在体内肆意游窜。痛痹的产生源于寒邪,患者关节处的疼痛会异常剧烈,就像被冰冷的铁链紧紧箍住,此时,实施热敷能有效缓解症状。着痹是湿邪作祟,导致患者关节出现沉重疼痛,且伴有肿胀症状,活动显滞涩,就像关节被浸湿的布紧紧缠绕。热痹是热邪作祟,患者的关节会出现红赤、肿胀,且伴有热痛,用手触摸有灼热感,甚至有发热、口渴等全身性的症状相伴。
西医治疗重在“刚性”出击,快速控制病情;中医治疗重在“柔性”调理,整体改善体质
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用“刚性”手段,为求迅速控制炎症蔓延,抑制疾病的进展势头。
非甾体抗炎药作为常用药,能缓解关节肿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药,多采用抑制环氧化酶活性的手段,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减轻炎症相关的反应与疼痛。这些药物只能对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不能阻断疾病的发展,且长时间使用有可能造成胃肠道不适、肝肾损伤等。
抗风湿药也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其中,首选药物当数甲氨蝶呤,它有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能力,让嘌呤无法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繁殖及炎症反应。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片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生物制剂的出现,给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 6受体拮抗剂,可精准作用于炎症因子,迅速减轻症状体征,阻碍关节破坏的演进。然而,生物制剂价格高昂,且存在感染、过敏等隐患。
中医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注重“柔性”调养,从整体出发,实现人体阴阳平衡。
中药主张依照患者当下证型展开辨证施治。针对风寒湿痹之证,中药汤剂一般选用独活寄生汤予以加减,例如:方里的独活、防风、秦艽等,可起到祛风除湿散寒功效;桑寄生、杜仲、牛膝等,对补肝肾、强筋骨有益;当归、川芎、熟地等,可达到养血活血的目的。针对风湿热痹证,适合用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来治疗,以达到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目的,其中石膏、知母可清泄火热之邪,桂枝、防己、杏仁等可通络止痛。
针灸采用针刺人体特定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等,可达到疏通经络、理顺气血的效果。艾灸依靠艾草的温热及其药力,尤其适宜风寒湿痹证的患者。中药熏蒸、溻渍及推拿按摩之类的外治法,可让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消退肿胀。
中医强调饮食与生活的调摄,帮助患者依据自身证型对饮食做调整。例如,风寒湿痹证患者,可适当食用羊肉、桂圆等温热性食物,以此驱散寒邪;风湿热痹证患者,以食用绿豆、苦瓜等清热利湿食物为宜,需留心避寒保暖。同时,患者不可居住于潮湿之地,要合理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
中西医结合发挥协同优势,“刚柔并济”治疗更有效
结合中西医优势的“刚柔并济”疗法,旨在将西医快速稳住病情的“刚性”手段跟中医整体调理的“柔性”策略巧妙结合。
例如,若患者处于急性发病阶段,可运用西医治疗,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药剂,迅速降低关节炎症与痛感,控制病情。同时辅以中药汤剂,以证型为依据选择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的中药,进一步提升抗炎成效。其中,甘草含有甘草酸,呈现类似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能与糖皮质激素一起达到增效的目的,缓解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胃肠道不适。
待病情进入缓解阶段,需逐渐减少西药用量,采用能改善病情的抗风湿中药维持治疗,以充分发挥中医扶正固本的优势。同时,采用中药调补脾胃、补益肝肾,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旧病复发频次。诸如针灸、推拿的外治法,可增进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在此基础上,中医还强调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旨在从本质上增强患者的体质。
临床研究发现,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刚柔并济”疗法优势明显。与单纯开展西医治疗相比,该疗法在缓解关节疼肿上更为有效,有助于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增强患者的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除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需积极自我管理。在“强制要求”层面,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切莫擅自增减药量,更不能停药。在“柔性”范畴内,患者要抱有积极开朗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及焦虑。可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功能性锻炼,如关节的屈伸运动、散步等,以维持关节的活动频率,预防肌肉萎缩,但也要避免过度劳累。
(作者单位:甘肃省矿泉康复医院)
【编辑:陈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