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如何护理?记住这10点很重要
作者: 贠瑞娟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普适性较高,尤其适合大部分早期、局部进展期患者
乳腺癌是多发于45岁左右女性的恶性疾病,以乳房出现肿块、乳房疼痛、乳房皮肤改变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倾向,与激素紊乱、基因突变等因素关系密切。乳腺癌最先累及患者双侧乳房,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会经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转移至其他部位。
乳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疾病分期与类型,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等。通常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开展综合治疗,有效杀灭癌细胞,避免其繁殖与扩散。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普适性较高,尤其适用于大部分早期、局部进展期患者。通过切除肿瘤组织以及周围受到侵犯的部分组织,根治乳腺癌。
对于肿瘤体积较大、存在多灶性病变、采用保乳手术效果欠佳、不愿或不能接受放疗的患者,乳房全切手术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进而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患者接受乳房全切手术后,可以采取置入假体、自体脂肪填充等方式进行乳房重建,使乳房整体外观接近自然状态,能够在改善身体美观的同时,帮助患者缓解治疗压力,树立康复信心,更好地在术后融入家庭和社会。与置入假体相比,自体脂肪填充与乳房周围组织融合度较高,排斥反应风险较小,更具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肿瘤体积较小(<30mm)、单发病灶的患者,可以选择保乳手术,即切除部分乳房组织进行治疗。保乳手术保留乳房,对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较小,认可度、接受度较高。患者通常在术后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利用射线杀灭体内潜在的癌细胞,进而减少局部复发风险,改善治疗效果。
患者要密切监控自身康复情况,遵医嘱定期复查,切勿乱投医,避免延误病情
1.病情观察
患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观察期间,需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留置引流管等。手术部位如果出现水肿、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查看引流管是否通畅,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改善身心舒适度。
2.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异物,要遵医嘱定期换药,预防术后感染、出血。同时,要注意切口包扎松紧度,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如果切口在加压包扎后出现肢体肿胀、手臂麻木、疼痛,要及时请医护人员调整包扎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切口处出现血肿,可以局部冷敷,缓解肿胀感。不可热敷,以免血肿溃破,造成术后出血及感染。手术切口愈合后,可局部热敷,以加快血液循环,减轻血肿和不适感,促进组织修复与术后功能恢复。
3.并发症处理
为预防术后出血,需要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必要时患者需在医护人员协助下,正确穿戴压力胸衣,通过给予手术部位适当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加快引流速度,进而减轻术后肿胀和出血,促进切口愈合。
如果患者术后发热,体温低于38℃的,可以增加饮水量,补充机体能量消耗,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快散热,促使体温平稳下降。体温高于38℃的,需要在大量补充水分的基础上,采用温水擦洗、冷敷、头部或腋下放置冰袋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如患者体温持续升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术后功能训练
患者在术后1~2天可以开展早期上肢康复锻炼,如握拳、屈腕、旋腕等;术后第3天可以进行向前屈肘、旋转手臂、耸动肩部等运动;切口拆线,确定无皮下积液、切口引流等情况后,患者可以进行摆动手臂、抬动手肘及上肢上举、外展与划动等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协调性与灵活度,避免肌肉萎缩。
5.规律作息
患者出院后,要多休息,最好以卧床为主。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可过度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
患者如果睡眠质量欠佳,可以在睡前泡脚、播放舒缓的音乐或白噪声音频,营造温馨的睡前氛围,舒缓紧张的神经和机体压力,进而缩短入睡时间。
6.科学用药
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足量服用药物,最好采用定时闹钟进行用药提醒,保证规律服药,避免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能随意停药。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7.合理饮食
患者要依据自身恢复情况与营养状况,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以科学饮食为原则,注重整体营养摄入均衡且充分。要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食物为主,还要清淡、易消化,补充患者机体恢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元素。患者不可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防止加重胃肠消化负担。此外,要限制饮用酒精类饮品、咖啡、浓茶,避免影响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
8.适量运动
患者需根据自身耐受程度制订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跳广场舞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的同时,强化肌肉力量与机体耐力,增强体质与免疫力。
运动需要循序渐进,应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宜。可以利用肩梯、肩关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等锻炼上肢,两侧手臂均需要锻炼,保持动作一致性,进而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与稳定性,维持肌肉弹性。
9.心理调适
居家护理期间,患者要注重心态的调整,不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建立积极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疾病和后续康复。
患者家属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爱、被尊重,提升安全感和满足感。
患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病友展开病情交流,分享居家康复经验与心得,增进患者之间的友情,获得病友的支持与鼓励,摆脱负性情绪干扰,激发生存欲望与信心。
10.定期复查
患者要密切监控自身康复情况,遵医嘱定期复查,切勿乱投医,避免延误病情。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中心卫生院)
【编辑:陈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