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母亲的话

作者: 慕小溪

“不听”母亲的话0

六岁那年,父亲在车祸中离世,只留下我与母亲相依为命。一个女人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柔弱的肩头。田间的农活繁重不堪,母亲常常累得暗自垂泪;而我在没有父亲庇护的日子里,也时常遭受他人的欺凌。旁人纷纷劝母亲再寻良人,相互扶持。可母亲心中始终惦念着父亲,又担忧后爹待我不好,于是,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她都咬紧牙关,独自扛起生活的风风雨雨,未曾再嫁。

初中时,我萌生出辍学打工的念头,想为母亲减轻负担。母亲却目光坚定地对我说:“孩子,你有天赋,学习又好,得争口气。妈盼着你能考上大学,走出这方天地。只要你考得上,妈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你。”

我深知母亲的不易,自父亲离去后,我努力做个乖乖女,不让母亲为我操心,事事都听从她的安排。我拼尽全力学习,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填报志愿时,我再次听从母亲的意见,选择了师范专业。母亲说,女孩子当老师安稳,是铁饭碗,还有寒暑假,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大学毕业时,母亲的积蓄和我爸车祸的赔偿金都已所剩无几。我考进了离家几十里的一所乡村小学,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我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费,把其余的钱都交给了母亲,说:“妈,这些钱你拿去逛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母亲把钱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说:“我在家吃的都是自己种的粮食和菜,花不到钱,你存着以后过日子用。”

乡村小学的生活单调而平静,几个单身教师住在宿舍,晚上常一起做饭、吃饭。在这平淡的日子里,我与小张老师相恋了。我们的爱情没有太多的浪漫与诗意,却充满了踏实与契合。相恋两年后,我们感情稳定,开始谈婚论嫁,见了双方家长,准备买房结婚。

我曾以为,自己会沿着母亲为我规划的人生轨迹,结婚生子,过上平淡安稳的生活。然而,命运再次跟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我们连婚房都买好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同事,她家庭条件优越,容貌出众,不知怎的看上了我的未婚夫,并对他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最终,未婚夫移情别恋,向我提出了分手。

情侣之间的分手本也平常,但学校里老师们同情又异样的目光,以及那两人天天在我面前秀恩爱的场景,让我每天都如坐针毡,痛苦不堪。我申请调动工作未果,心中渐渐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当我与母亲商量辞职一事时,母亲却不以为然地说:“咱们村二虎家媳妇儿,起初和家里老大相亲恋爱,后来和老大分手又嫁给了老二,人家现在也过得挺好的。你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没了小张,还有小李、小吴。咱这铁饭碗不容易,可别丢了。”可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最终瞒着母亲递交了辞职报告。这是我第一次违背母亲的意愿。

母亲得知后,气得火冒三丈,但事已至此,她也无可奈何。辞职后,我来到上大学的城市,租了一间小房子,在同学的引荐下,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工作。母亲担心我想不开,便把家里的地交给本家伯伯种,自己到我身边照顾我。

我断了自己的后路,便只能拼尽全力再闯出一条新路。每天,我早出晚归,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母亲心疼地叹道:“你说你在老家当老师多好,不听我的话,累成这样,这是何苦呢!”可我觉得,虽然生活苦点累点,但心情却格外舒畅。我无比庆幸自己辞了职,迈出了这勇敢的一步。在这里,我如鱼得水,工资也不低,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在老家几个月的工资。

攒够首付后,我买了一套小房子,每月发了工资就还月供。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她说她活了一辈子,从没欠过别人的钱,赶集时借邻居两块钱都赶紧还上。如今我买了房子却背了一身债,她晚上都睡不着觉。可我过够了三天两头搬家的日子,想在这个城市为母亲安个家,所以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果断买了房子。

这套小房子我打算将来让母亲住,我找好装修公司,具体风格则听母亲的意见。结果,母亲装修出来的房子风格混搭,令人一言难尽。不过,我工作忙,在家时间少,主要是母亲住,她喜欢就好。

后来,我谈了男朋友并结了婚。我和老公情投意合,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天爷让我失去前任,是为了让我遇见更好的人。母亲对这个女婿也十分满意。结婚时,我们的房子还没装修好,只能暂时租房住。母亲又开始唠叨:“你说你们,多花那份钱做啥?住在一起多好,你们上班忙,我还能给你们做饭。”我拒绝了母亲的提议。后来我发现,这个决定无比明智。母亲爱唠叨,也没什么边界感,什么都想管。我自己亲妈我能忍,但老公工作了一天,需要个安静的环境休息,没必要增加这些思想负担。而不远的距离,既能让我们常常过来陪母亲,又让我们小两口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在这家培训机构,我成了学员的知心大姐。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情感上的烦恼,他们都愿意向我倾诉。我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决定报考在职研究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于是,每个周末我都去学校上课,去母亲那里的时间便少了许多。当我告诉母亲我在忙着读研究生时,母亲高兴地说:“你现在研究着生孩子了?快生吧,该生了。咱们村那个小霞你还记得吧?和你同岁,人家孩子都上一年级了。”母亲哪里知道,此“研究生”非彼“研究生”,我哭笑不得。生孩子的事,老公和我都觉得还不着急,想先过几年二人世界。

研究生毕业后,培训行业不景气,我跳槽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了两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后,我想开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我和老公商量时,被母亲听见了,她又着急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你现在工作稳定,工资又高,做这个干什么?你别去冒这个险啊!”见我不为所动,母亲又说:“现在我老了,说话不管用了。你再也不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听我的了。”

学了心理学的我,哪能被这点小事难住?我走过去抱住母亲的胳膊,说:“妈,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对我来说,您比我的生命还重要。但是您看,像建筑工地出事后想不开的,生孩子后抑郁的,十六七岁的孩子逃学的……这些情况很多很多。我开工作室,就是想帮助这样的人,您是我的妈妈,得支持我呀。”母亲一听,拍着大腿说:“这样啊,那我支持!”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起初我连房租都赚不回来,但渐渐地,工作室开始有了起色。空闲的时候,我读书写字,还开了一个心理疗愈的公众号,慢慢也有了读者。其中不少外地的读者向我咨询,于是我又在网上开了视频课,为需要的人答疑解惑。每当收到学员的感谢信息,我都更加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是正确的。

当工作室走上正轨后,我和老公也做好准备,开始考虑孩子的事情。母亲却发愁地说:“那你工作室怎么办呢?”我把网上直播和卖视频课的界面给母亲看,告诉她怀孕生子并不耽误事业。母亲睁大眼睛,惊讶地说:“你在家坐着说两句话,就能赚钱?看来我是真落伍喽!”“妈妈,您已经拼尽全力把我托举到了高处。我只是赶上了这个好时代,上了大学,接触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如果咱俩换个位置,您一定比我还优秀呢!”我把这些话说给母亲听,她听得乐开了花。

我爱母亲,但受经历和视野所限,她的观念和建议并不一定适合我。我自己的人生,要自己选择,自己走。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我才拼出了一条还算成功的路。未来的日子,我会带着母亲的爱与期望,继续前行。

编辑|张辰玥

上一篇: 酸粉之夏
下一篇: 婚姻路上,松弛一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