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粉之夏

作者: 唐玮

酸粉之夏0

米粉在炎炎烈日中于广西人的餐桌上闪亮登场。在广西,一年四季甚至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粉。到了夏天,凉拌米粉就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可口、最受欢迎的做法。人们把米粉和腌制好的豆角、黄瓜、折耳根、豆芽、胡萝卜、叉烧、爽口肉等切成细丝或者片状放进朴实无华的不锈钢碗中,倒入一勺秘制的糖醋酱汁,端上餐桌,一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都搭配均衡了。广西的夏天格外炎热,人们胃口也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一直以来被柠檬鸭、老友鱼、石锅豆腐等“出圈”桂菜遮挡锋芒的粉,终于站上了“C位”。

宾阳的酸粉在这个时候就开始登上人们的餐桌,和大多数米粉最不同的一点是,做酸粉的米粉是不会用机器切成细条的,而是被摊成薄薄的一片,说是薄如蝉翼也不过分。等到要吃的时候,才拿起一张,娴熟地折几下,用刀切成宽宽的条状。暗红色的牛巴、裹了面粉炸得酥脆的波肉和肉排,辅以黄瓜、蒜米、小米辣,搭上几张紫苏叶,最后浇上一大勺清亮冰凉、酸甜可口的酸汤。吃起来只要一口,就会驱散夏天的炎热,就像灼热的夏日晴空忽然飘来一朵白云。

倘若你来采访宾阳人,问他们夏天时最喜欢什么味道,我想八成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酸!是的,除了爽滑利落的酸粉,还有软糯的芋头和米糕的完美结合——“酸糕”,口感软软糯糯,仿佛舌齿在柔软的云朵里打了一个舒服的滚儿。宾阳人夏天纳凉的好去处还有粥铺。粥铺往往开在某一棵大树底下,简简单单地搭着棚子,两边是两条原始的长凳,中间是一条长桌,长桌的两头各是一大锅粥,一锅是白米粥,一锅是玉米粥。两口锅之间是各式各样的小菜,炒冬瓜、炒空心菜、炒豆芽、萝卜丁、酸豆角等,仿佛是画家桌面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调料罐。一走近桌铺,清香酸辣就会直冲鼻腔。盛一碗白粥,把那各色小菜点缀其上,又成了每个人画出的不同画卷。宾阳人对酸有着一种执着的偏爱,他们认为很多病都是积食引起的,酸味可以避暑辟邪、又能开胃。如果哪个小孩食欲缺乏,往往就会要他这段时间不能大鱼大肉,简单地来一碗白粥配酸爽的小菜了事。等到好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吃上有着波肉、牛巴的酸粉作为过渡,待完全好了才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那些想要保持苗条身材的少女或者妇女,对酸粉的青睐就更不用多说。不过,如果减肥讲究的是低热量,酸粉里的波肉、牛巴、炸肉排、花生米都是炸物,估计和减肥南辕北辙。可这完全不能浇灭宾阳人对待酸粉的热情,酸粉已经成了宾阳人心中那个多年的老朋友,每年都要相聚几次。在异乡的宾阳人,但凡知道当地哪里开了一家宾阳酸粉,是必定要去吃上几次的。倘若返乡,吃完了还要打包带走,仿佛那碗酸粉顺着舌尖滑下我们的喉咙,滑进我们的肚子,我们也顺着那爽滑的粉条,一下子滑回家乡清新的草坪上。

每次吃着那酸甜爽滑的酸粉,听着窗外树上的蝉鸣时,阳光透过窗户照进碗里,在洁白的粉条上反射出烂漫美好的光。每次回忆起在故乡草坪上奔跑、游戏,玩累了躺在草坪上看天上的朵朵白云时,泪水就会被思念带着溢出眼眶。我想那碗酸粉一定是家乡的云朵幻化而来,否则它不可能如此柔软。因为有了夏天炎热的阳光,才会让在尘世奔忙的我对童年清新的回忆永久地铭记。有着对那碗酸粉像孩子对母亲一般的依恋,我想,思乡人的内心,一定会比其他人更加柔软。

编辑|龙轲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