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半生,牵挂一生
作者: 林可依一
周末本来说好了去婆婆家吃饭,可是刚进门,却看到婆婆正急急忙忙地换衣服准备外出。我问:“您这是要去哪儿呀,什么事这么急急忙忙的?”我的问话换来的是婆婆的一声叹息,她说:“你大姨妈家的钟点工,昨天晚上在家把脚崴了,不能来给她做饭了。她也不告诉我,刚才给她打电话她才吞吞吐吐地说了,这不,我得快点赶过去给她弄饭吃。要不,你们今天就随便对付点?反正冰箱里还有点做好的荤菜。麻烦你们自己炒个蔬菜。”
“哎呀,妈你就别管了。快去帮大姨妈要紧。”我说着又顺手递去给婆婆买的水果,“这个分一点给大姨妈带去。”婆婆连声答应着,兴冲冲地提着装满了水果的袋子走出去。看着婆婆离去的背影,我忍不住对老公感慨:“她们真是姐妹情深。”
婆婆家是个多子女家庭,共有八个孩子。婆婆是女孩中的老二,上面的姐姐就是大姨妈。按理说,她们两个年纪接近,又都是女孩,应该感情特别好。可事实上,两个人性格脾气完全不对付。大姨妈从小就是个读书的苗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虽然是家里最大的女儿,但她的心思都在学习上,是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务活儿她一样都不会做。和她相反的是,婆婆虽然是家里的老二,却从小就心灵手巧,小小年纪,做饭烧菜、收拾家务,做得像模像样,干脆利落。婆婆从小就是外婆的好帮手,把家里操持得明明白白的。
虽然两人各有特长,却彼此看不上眼。大姨妈总嫌弃婆婆学习成绩不好,说她“笨得要死”。婆婆也不服气大姨妈:“就属你聪明,除了读书,你还会干啥?会做饭吗?会收拾家务吗?”所以她们小时候碰到一起就要争,就要吵,谁也不服谁。
二
大姨妈大学毕业后和大姨父一起被分配去了外地。这时候婆婆已经早早工作,并且结婚成家,还有了孩子。
大姨妈刚到外地时怀着一腔建设边疆的热情,可是没过多久,现实就给了她重重的一击。边疆生活条件远远不能和大城市比,除了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什么都没有。也有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会自己想方设法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生活。可是大姨妈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读书这个特长,生活方面她几乎是一窍不通。
原先一直很高傲的大姨妈终于在生活面前败下阵来。寄回来的家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文采飞扬,更多的是叙述对家乡美食的怀念。
外公外婆看了心疼得直掉泪。同样心疼的还有以前总是跟她不对付的婆婆。婆婆一边嘟囔着:“早就跟她说过光会读书有什么用。”一边悄悄地准备各种好吃的。因为大姨妈以前最爱吃肉,婆婆还很奢侈地买了一大块肉,做成了浓香扑鼻的酱油肉。肉挂在屋檐下风干的那几天,老公和他姐姐每天都要过去闻上一闻,但也仅限于闻一下,因为婆婆再三叮嘱过他们:“这是给大姨妈的,你们不许偷吃。”那个年代,少有这种开荤的机会,但婆婆硬是用自己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和肉票买了肉腌制好给大姨妈寄去。婆婆的“刀子嘴豆腐心”深深感动了大姨妈,但她也和婆婆一样犟,明明心里感激,却还是不好意思把感谢两个字说出口。
三
婆婆三十六岁那年,公公因病去世了。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婆婆一下子承受不住,整个人都蒙住了。
那段日子,她没心思吃喝,更没心思管孩子,整天一个人坐在那里怔怔地发呆。外公外婆、其他兄弟姐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轮番上阵劝说,却没有多大的作用。
远在外地的大姨妈知道了这事儿,便天天打长途电话回来安慰婆婆。那时候的长途话费很贵,可是大姨妈一打就是半个小时。后来她干脆请了探亲假,千里迢迢地从边疆赶回来。
大姨妈一回来就住进婆婆家,每天陪着她,吃饭、睡觉。甚至还笨手笨脚地开始收拾家务,照顾两个孩子。看到被大姨妈弄得乱七八糟的家,婆婆实在受不了,终于吼出一句:“你走吧!我自己能把日子过好。”大姨妈这才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行行行,我知道你能干。下次我再来,一定让我看到你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要好。”
几年后,大姨妈因为工作调动,举家搬了回来。一回来,她就去了婆婆家。看到婆婆家收拾得窗明几净,屋里飘满饭菜香。大姨妈笑了:“还是你能干,不像我,家里永远乱糟糟像个狗窝。”这是大姨妈第一次在婆婆面前“服软”,婆婆禁不住也笑了。但笑着笑着眼眶又湿了,她知道,好强的大姨妈平时哪肯轻易低头?还不是因为她真心地为婆婆高兴,高兴她终于走出了伤痛和阴霾,能够继续好好生活。
婆婆后来再婚,也是受了大姨妈的鼓励。其实,婆婆一开始还是有顾虑的。因为公公临终前她曾经答应过会好好把两个孩子带大,不再找人了。可是自从遇到了朱叔叔,她原先的想法就动摇了。朱叔叔虽然不善家务,但是风趣开朗,和婆婆在一起,总是想方设法地逗她开心,婆婆笑口常开,似乎完全忘却了之前的种种苦难和伤痛。
她想和朱叔叔在一起,可是又感觉自己这么做似乎是对公公的背叛。左右为难之际,还是大姨妈给了她勇气。她鼓励婆婆去勇敢追求幸福:“如果你幸福了,他在地下也会为你高兴的。你自己想想,他是更喜欢看你每天愁眉苦脸呢还是喜笑颜开?”一句话就把婆婆点醒了。
婆婆结婚那天,大姨妈打扮得特别精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自己结婚都没这么上心。”她和婆婆站在一起,就像两朵漂亮的姐妹花,特别亮眼。
四
可能是不会照顾自己的缘故,大姨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上了年纪之后,更是经常这里疼那里痛的,后来还得了糖尿病,因为并发症,住院都住了好几回。
大姨父本来身体也不好,各种老年病一大堆。他们的儿女工作又都挺忙,家里还有第三代要照顾。每次大姨妈住院,婆婆就主动揽下照顾大姨妈的任务。
她不但每天在病房里给大姨妈端水喂饭,擦洗身体,还陪她聊天解闷,各种开导。因为长期生病的关系,大姨妈的心情比原来低落了很多。本来滔滔不绝、能言善辩的她,现在就像锯了嘴的闷葫芦,不爱说话了。而原来不善说大道理的婆婆,倒是想着法子帮她各种开解。
好在大姨妈最后还是挺了过来。出院的时候,她紧紧拉着婆婆的手,感慨地说:“要不是你一直陪着我,给我打气,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出得来。”“别说傻话了。”婆婆轻轻摇着她的手说,“你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从那以后,两个老太太的关系就越来越好。每天都要通个视频电话,不然这一天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自从大姨父去年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护理院,大姨妈就一个人待在家里。好强的她始终不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怕麻烦他们。于是他们就给她请了一位钟点工,来给她做饭料理家务。即便如此,婆婆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经常会去家里探望。
就像今天,婆婆一大早又照例给大姨妈打去电话,才知道钟点工突然崴了脚,尽管大姨妈再三说她家冰箱里还有一点馄饨、水饺,可不放心的她还是匆匆忙忙赶去给大姨妈做饭了。
这就是姐妹情深吧,年纪越大,时间越久,才越发知道这份感情的珍贵。人生中能有个这样的姐妹,真好!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