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日常防治

作者: 崔琳

冠心病的日常防治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日趋升高,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被称为心脏健康的“第一杀手”。那么,究竟什么是冠心病?它有哪些危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进行科学防治?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在各种不良风险因素相互作用下引发的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堵塞为基础病理,以心脏供血障碍致心肌缺氧、缺血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简单来讲,就是血管内杂质堆积,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血液循环不力而出现的持续衰败现象。冠心病主要症状为胸痛(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气短、乏力等。发病特点有两种,一种为心绞痛发作,主要是心前区疼痛,疼痛持续时间相对短,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会伴有胸闷、憋气、心慌等;另一种是心肌梗死发作,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剧烈,有濒死感,伴有明显的胸闷、憋气、心慌等,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危害

作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对身体的损害不容忽视,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诱发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脉血流受阻而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其中急性心梗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在数分钟内可发展为心脏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生活质量下降  冠心病导致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致使日常生活中进行体力劳动时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猝死风险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可因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冠心病的日常预防

危害难以逆转,但预防有选择。结合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未雨绸缪,则可大大降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健康饮食  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血压和血糖,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科学搭配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以及瘦肉和鱼类作为蛋白质来源。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预防冠心病。

戒烟禁酒  吸烟与饮酒堪称冠心病的双重“健康杀手”。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持续侵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其功能障碍。而酒精代谢产物可诱发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二者共同作用会显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因此,彻底戒烟、严格禁酒应作为预防冠心病的首要防线,从源头阻断致病诱因,为心血管系统筑牢健康屏障。

科学运动  合理的运动是提高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日常生活中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机体耐受力,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在运动项目上以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游泳、保健操等有氧运动为主,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扩张,从而预防冠心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做到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动态平衡,可起到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日常活动中,都要注意自我情绪调节,避免紧张、焦虑、激动、烦躁等负面情绪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心跳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进一步造成心脏负担,诱发冠心病。

预防及控制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预防并治疗“三高”等基础疾病,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在医生的指导下准确掌握所服用药物的基本用途、给药途径、剂量、用药时间、疗程等。通过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促进血管健康,预防冠心病。

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群应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关注心血管健康,并咨询专业的医疗工作者,了解自身心血管功能的变化,这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获得精准的治疗方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的规范治疗

当确诊患有冠心病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规范、积极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有四种药物对冠心病具有改善作用。①扩冠药物,通常有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②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③控制心率的药物,常用的是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④降脂药物,常用的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介入治疗  心脏支架手术,医学上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手腕或大腿的动脉插入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保持血管通畅,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多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

外科手术  外科开胸手术主要包括冠脉搭桥手术、适合合并室壁瘤患者的室壁瘤切除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各种手术的选择和开展均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判断,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冠心病防治需秉持“防大于治”的理念。日常坚持科学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行为方式,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构筑心脏健康防线。确诊冠心病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通过药物干预、手术治疗与生活方式管理协同控病,方能稳住病情,为生命续航铺就坦途。

编辑|张辰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