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与阴道炎的防与治

作者: 何宏月

盆腔炎与阴道炎的防与治0

妇科炎症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疾病,其中,盆腔炎与阴道炎非常普遍,熟悉这两种炎症的相关要点,对女性的健康保障十分关键。​

盆腔炎:盆腔深处的“困扰”

盆腔炎是在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边的组织,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出现的炎症。它的产生往往跟病原体感染脱不了关系,细菌、衣原体、淋病奈瑟球菌等病原体会经过阴道和宫颈,一路往上到盆腔诱发感染。经期卫生方面没注意,使用了不洁的卫生巾,或是经期进行性生活,都会给病原体的滋生与侵入创造契机。诸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内手术操作,若消毒未达标准,也会为病原体开启入侵的大门,引起盆腔炎。

盆腔炎症状呈现出多样化表现,急性盆腔炎发作时,患者会感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这种疼痛会加剧,还会伴随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一些患者会出现白带量增多,质地有概率变得黏稠,颜色发黄,有些时候会伴有异味。如果炎症侵犯泌尿系统,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慢性盆腔炎大概率会有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在劳累、性生活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鉴于慢性炎症长期的刺激,还可能引起盆腔粘连,对输卵管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引起不孕或宫外孕等严重后果。​

医生诊断盆腔炎,一般会综合多方面的资料。会询问患者症状、既往病史,实施妇科相关检查,利用触诊判断子宫、附件有没有压痛、增厚等异常情形,也会借助实验室的相关检查,如采用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查看指标是否升高。另外,会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看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并且借助超声检查看盆腔内有没有积液、包块等异常影像。治疗盆腔炎主要借助抗生素,依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选取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将病原体彻底清除。针对一些出现盆腔脓肿的患者及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也许需要实施手术治疗,阻止炎症进一步蔓延。

阴道炎:阴道出现“微生态失衡”

阴道并非无菌环境,正常情况下,阴道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彼此牵制,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很大概率会引发阴道炎。频繁进行阴道冲洗,会扰乱阴道内原本的酸碱平衡及正常菌群,造成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趁机疯狂繁殖。长期应用抗生素,在去除有害菌时,也会把有益菌误杀掉,引起阴道微生态的失衡。性生活卫生没做好、免疫力降低、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阴道当中糖原增加等,均有可能引发阴道炎。

判断是否患有阴道炎,医生会实施阴道分泌物检查,依靠显微镜观察白带里的病原体、酸碱度、清洁度等,判定阴道炎的种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应采用不同的药物。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真菌类药物,如克霉唑栓、达克宁栓等。实施针对阴道局部的用药时,若情况严重,患者还需口服抗真菌药物。甲硝唑或替硝唑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用药,可进行口服,同时辅以阴道局部上药。细菌性阴道炎一般多采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以恢复阴道正常菌群的平衡。性伴侣同样要一起进行治疗,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患者在治疗阶段,要维持外阴干净、干燥,禁止进行性生活,预防病情反复。总之,要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妇科疾病。

编辑|龙轲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