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拯救肩膀痛
作者: 胡雯花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肩膀痛仿佛成了许多人难以摆脱的“梦魇”。无论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还是体力劳动者,抑或是因年龄增长而身体机能下降的中老年人,都可能被肩膀痛的问题所困扰。当各种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时,中医针灸,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医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疗效,为肩膀痛患者带来一线曙光。
肩膀痛是怎么回事
肩膀痛是指发生在肩部区域的疼痛感觉,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肩部通常是指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大致涵盖肩胛带以及肩关节周围的区域。当这个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出现病变、损伤、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就可能引发疼痛,即肩膀痛。这种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钝痛、刺痛、酸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也各不相同,轻者可能仅在做特定动作时略有不适,重者则可能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肩部活动甚至日常生活。
肩膀痛是现代人的常见症状,原因多样。从局部来看,肩部肌肉劳损是常见因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办公、过度使用手机,会使肩部肌肉持续紧张,产生乳酸堆积,引发疼痛。肩周炎也不容忽视,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炎症导致肩部关节囊和周围组织粘连,活动时疼痛加剧。此外,颈椎问题也可能引发肩膀痛。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会压迫神经,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使肩膀出现放射性疼痛。外伤同样会造成肩膀痛,如摔倒时肩膀着地,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挫伤等,引起剧烈疼痛。
中医认为,肩膀痛的根本在于“经络不通”。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张交通网,气血通过经络运行,滋养全身。一旦经络被“堵住”,气血运行受阻,局部就容易出现疼痛、僵硬、麻木等症状。肩部是手部六条经络经过之处,如果哪一段经络受寒、受压、劳损或者堵塞,肩膀自然会出问题。
针灸通经络治疗肩膀痛
针灸并不是简单地“扎几针”,而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激发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帮助经络畅通、气血运行、消肿止痛。在肩膀问题的调理中,针灸可以发挥“疏通+止痛+调和”的综合作用。很多人接受几次针灸后,原本酸胀的肩膀感觉“轻松了”,甚至活动范围也大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它不像吃药那样增加胃肠负担,也不像手术那样需要恢复期,更适合那些疼痛不剧烈但影响生活质量的人。
针灸的方法不是固定的,它需要根据每个人患病的具体情况来施治。比如,有的人肩膀痛是因为寒湿入侵,需要温针一类的热性调理;有的人则是气滞血瘀,需要配合活血化瘀的手法;还有的人是因为劳损太久,肩部筋膜组织已经粘连,就可能需要较长期的调养配合功能锻炼。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针灸带来的“通经络”是缓解肩部问题的关键,“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当然,针灸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疗效相对缓慢。
针灸讲究的是“调和”,不是强制改变,是引导身体回归正常的状态,即治本。就像一潭淤积的水,轻轻拨动,水才会再次流动。肩膀一旦“活”起来,人也就轻松百倍。治疗肩膀疼痛切勿一味求快、求猛,当西医无法完全解决肩膀疼痛时,不妨试试针灸这条“通经络、调全身”的路径,让肩膀重新灵活自如,生活也多一分轻松自在!
编辑|张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