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灵药:龃龉婆媳突围养生乱局

作者: 宋楚坤

许文莉有个沉迷养生的婆婆,婆婆不但剪了孙女的头发,还偷换儿子保温壶里的水,把儿子送进了医院。几番折腾后,全家商量后决定,将婆婆送进养老院。没过多久,许文莉查出癌症。这时,婆婆提着行李回来了。

以下是许文莉的自述……

疯狂养生,家里鸡飞狗跳

2022年夏,我下班回来,没进门就听到女儿朵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开门一看,朵朵抱着头蹲在卫生间门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婆婆拿着剪刀站在旁边大声劝说:“别哭了,你要实在不喜欢,过段时间就长出来了!”

“朵朵怎么啦?和奶奶生气了吗?”我鞋都来不及换,赶紧上前询问,这才发现,卫生间地上,女儿的一头秀发散落着,我上周买的小星星发卡还贴在上面。

婆婆懊恼地说:“剪个短头发还好看些,哭什么?身体好比什么都强!”女儿在我怀里抽噎,我忍不住埋怨:“妈,你又在哪儿听来的谣言?朵朵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你这样剪,叫孩子怎么见人?”“什么谣言?人家可是专家,不会乱说话的,你们年轻人不懂……”

我知道了,这又是婆婆新学来的养生知识。

婆婆早上送朵朵去学校,回家时照例去听一个专家的养生讲座。专家说:“发为血之余,长头发很吸收营养,特别是孩子,如果留长头发就会长不壮实,容易生病。”

婆婆立马对号入座,觉得朵朵体质差,是因为我给她留了长头发。

朵朵特别抗拒奶奶的“暴行”,蹲在卫生间门口,守着一地的头发大哭,婆婆怎么哄都哄不住。直到我下班回来,这祖孙俩还在僵持。

朵朵是早产儿,看起来确实比同龄孩子瘦小,体质也弱一点,但每次体检,朵朵的所有指标都正常。没想到婆婆听信一个江湖骗子的话,把这些怪到头发上。

“我们不懂,这些年你交的智商税还少吗?你什么时候能不给我们添乱啊?”我带着女儿往外走,狠狠把门甩上。

我要弥补婆婆带给女儿的伤害,先带她去理发店好好修剪一下头发,再好好安慰她,不能让她留下心理阴影。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我今年34岁,是公司策划部文员。老公比我大2岁,负责商务拓展,平时出差比较多。

朵朵出生后,我全职带娃到孩子2岁,老公把婆婆的房子出租,接她过来帮忙带孩子,我重回职场。没想到婆婆来了之后,凭一己之力把我们的生活搅成了一锅粥。

婆婆其实年纪不是特别大,才60多岁,以前在电信公司上班,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刚接触时,我只觉得婆婆很时尚、很随性,完全没有老年人的迂腐。

有一次,我听见婆婆劝闹婆媳矛盾的老闺蜜:“老姐姐,听我一句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过好我们自己就行,他们年轻人的事,我们就别掺和了。”

那时,公公还没去世,公公婆婆有自己的生活,基本不管我们小两口的事。我怀孕后,婆婆也没有过于紧张,顶多送点东西过来,帮忙做顿饭或者搞下卫生就走了。生下朵朵,婆婆没时间照顾我,还给我订了3个月的月嫂。

我常常感叹,前世一定积累了福报,今生才遇上了这么好的婆婆。可是现在,我恨死了婆婆,因为她疯狂迷上了养生。

自从入了养生的局,她有点走火入魔了,看到跟养生相关的活动就挪不动步,每天带着朵朵赶场子似的奔向那些线下养生讲堂,乐此不疲拿回来塑料盆、鸡蛋,多得只能送人。

一开始,婆婆只是买一些钙片、驼奶粉之类的保健品回来自己吃,我们也只是提醒她,东西要买正品,别花了冤枉钱还吃出副作用。

过了一段时间,婆婆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按摩仪给我:“你天天对着电脑,颈椎肯定不好,这个高科技按摩仪治疗颈椎绝了,你试试?”

紧接着,她开始列举专家说的案例,谁用了这个按摩仪治好了颈椎病,头不晕了眼不花了,事业家庭都幸福了;谁不相信高科技,非要去医院做手术,多花了钱,人也遭了大罪……

我们无法互相说服,她购买的只是无用商品,不至于伤身,就暂时由着她在养生的路上狂奔。

众叛亲离,婆婆被遣送养老院

而婆婆的养生斗志却愈演愈烈。她拿回家一小袋天麻,很神秘地说是野生的,她费了老鼻子劲才搞到手的,吃了不会头晕。为了配这些“高级”天麻,她还特意托人去乡下买回一只走地乌鸡来煲汤。

结果不知道是那“野生天麻”硫磺熏多了,或者根本不是天麻,熬出来的鸡味道很酸,堪比杨梅汤,我们谁也不敢吃,全都倒掉了。

老公要求婆婆去退货,她只说明天去问问。

第二天问了回来,她立马跟我们“科普”道:“人家说了,酸味就是这种野生天麻的特性,野生的纯天然的好东西,当然没有加工过的那么美味。”

“谁说的?哪里产的天麻是酸的?你别吃出毛病来了!”老公要把天麻扔了。

婆婆一把抢过来护在怀里,坚持说:“你们不吃,我吃!别糟蹋了好东西!”

我们以为这样闹了一回,婆婆会稍微收敛些。不料2021年秋天,她又买回一个小分子净水器,称能过滤掉水里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还能自动生成微量元素,包治百病,花了2699元。

净水器安装好,“过滤”出来的水却一股铁锈味,喝着实在恶心。我们要婆婆去退货,结果对方说是我们水源有问题,正是把别的有害物质过滤掉了,水里的铁锈味才会这么明显。

扯了几天皮,婆婆竟然再次觉得对方有道理,坚决不肯退,还怪我们外行质疑内行。

我和老公很抓狂,亲友安慰我们说:“婆婆也是为你们好,要是打牌输了啥也没有,这个至少还能看见点东西,就随她去吧,反正也不花你们的钱。”

就这样持续放任,婆婆听信了养生讲座,把朵朵的头发剪了。看着女儿哭红的眼睛,我实在忍无可忍,给正在出差的老公打电话告状。

老公气愤地指责婆婆打着“为你们好”的旗号,把家搅得鸡飞狗跳,还说要送她回自己家。话赶话,母子俩大吵了一架。

朵朵因为婆婆的暴力剪发,心灵受到伤害,死活不肯她接送。婆婆哄不住,讪讪地看向我,我心里有气,也不太理婆婆。

原以为婆婆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没想到她捅了更大的篓子。

几天后老公出差回来,感觉有点上火,婆婆又搞来一包养生茶要他喝。老公一看,水里泡着不知道什么植物的根茎,不愿意喝。

没想到婆婆偷偷把养生茶加在老公的茶壶里,老公喝了后拉到虚脱,吓得我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医生排查后,说是食物中毒。

老公住了几天院,我在医院陪护,两人班也没上,家庭损失惨重。婆婆却说:“你看,是你自己身体不好,怎么能怪养生茶呢?”

治病加误工一起损失三千多,婆婆还是轻飘飘一句话。老公气得不行,说:“我们一家三口的吃喝都不要她管!”

他甚至拒绝吃婆婆做的饭,我们仨的水壶都不时突击检查一下,生怕又出什么幺蛾子。

看我们像防贼一样防备她,婆婆觉得无趣,自己筛了一家养老院,想搬过去住。

我和老公去养老院考察过后,感觉各方面设施齐全,护工也挺负责的,想着那里老人多,有共同语言,可能比家里好玩些,就同意了。

2022年8月,婆婆正式搬去了养老院。

我们以为这下该清静了,不料她在养老院也不消停。她天天刷手机,听说有一种养生手串可以辟邪,还可以降三高、祛风湿、治失眠。她网购了十几串开光养生手串,寄来给我们一家避邪养生,还给朵朵买了儿童版养生佛珠,说能益智健脑,强身健体。

劝说无效,我们直接拒收,婆婆又买了寄来,搞得快递来来回回转圈圈。这样僵持了两个月,国庆节我们去养老院看婆婆,老公发狠说:“再买这些没用的,我们就不来看你了。”

婆婆这才无限惋惜地叹了口气,说:“你们实在不要,我不买了就是。”

爱是灵药,全家突围生命困局

2022年11月,婆婆突然血糖过高昏迷,送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才稳定下来。她身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控制得不错,不知这次是为何突然发病。当然,她购买的那些养生用品,没一个能治好她。

这次出院后,婆婆安静了许多。我们忙于工作,考虑到养老院毕竟有24小时看护,比家里更安心,出院后还是把她送到了养老院。

2023年新年,我们接婆婆回来过年,发现她精神状态没有以前好,朵朵叫她都只是笑笑答应着,不再又亲又抱不肯撒手。

过完年,我们送婆婆去养老院,护工也反馈说,婆婆有时一坐一整天,也不说话,要我们注意一下。我们带婆婆去医院检查,查出她有抑郁倾向。医生开了药,要我们多多陪伴。

可没过多久,公司安排老公负责一个新项目,他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忙得脚打锣。我又要上班又要管孩子,实在抽不开身。我们看婆婆胃口还好,身体其他方面都还不错,就让她继续在养老院住着,提高了探望她的频率。

2023年8月,我在例行体检中查出疑似癌症。老公觉得是误诊,带我去湘雅附二院复查,最终确诊肺腺癌早期。

我脑子里乱糟糟的,想到自己才三十多岁,朵朵才7岁,我不想死。可面对“癌”这个字,我又觉得已经无力回天。

以前总觉得我们年轻,来日方长。现在才知道,我们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

老公红了眼眶,说卖房卖车都给我治。

我摇摇头拒绝了。我得给朵朵留着安身之所,不能让她妈没了,房子也没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两天后,在养老院待了一年多的婆婆突然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她一进屋就召开家庭会议,要求朵朵都要参加,理由是:“我们是一家人,就该一条心。”

她迅速列出方案,做了全家总动员。我去跟公司请病假,安心治疗;老公负责赚钱养家,并兼顾朵朵的学习;婆婆负责照顾我,还包揽了家务。朵朵也有任务,管好自己的同时,做妈妈的开心果,不准惹妈妈生气。

婆婆掏出一张银行卡,冲我一笑,“你们别以为我的钱都造完了,我还留了一手呢!这不,派上用场了。”

我知道,五年前公公突发急症,在医院抢救了一个星期,用掉了不少钱。现在这卡里的钱,是婆婆给自己留的棺材本,我怎么好意思把老人的钱都给花了?

婆婆看出我的不安,大咧咧一挥手:“钱算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什么用?一家人齐齐整整比什么都强。”

我还是对治疗效果没有信心,总担心人财两空。婆婆跟我说:“我问了医生,你这是早期,有90%的治愈率。老话说,宁死当官的爹,不可死叫花的娘,对孩子来说,有妈才有家。你不好好治病,朵朵以后怎么办?你要知道,现在你不只是你,还是妈妈,是老婆,是儿媳,你好好的,我们一家子才好好的呢。”

我看着在书桌前写作业的女儿,她的背影好像越发纤薄了,我的眼泪滚落下来。

2023年9月,我在省肿瘤医院做了手术,三个月后开始放化疗。这种治疗是治5天,停20天,我成了医院的“常居人口”。

那些日子,婆婆一直陪在我身边,还学会了网上挂号,叫网约车等线上操作,完全不需要我操心。她总是随身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保温壶、暖水袋、湿纸巾等,只要我一个眼神,她就知道我需要什么。

护士、病友都说,没见过这么默契的母女,我一脸骄傲地告诉他们:“这是我婆婆!”

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婆婆还特意跑到乡下去买走地鸡、土鸡蛋,听说癌症病人吃鸭子好,她又专程去找乡下养的水鸭,买回来给我炖汤喝。她完全没有了抑郁倾向,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勇士,挡在我和死神之间。

病房里,我和婆婆聊天,谈到死亡话题,婆婆说出她痴迷养生的原因。

五年前公公意外去世,她觉得是她明知公公血压血脂高,依然放任他不养生,导致公公心梗离世。从此,她矫枉过正,沉迷养生。没想到,这样杯弓蛇影,不但没有积极意义,还把亲子关系搞僵了。住进养老院后,我们不去看她,她越想越难过,渐渐有了抑郁倾向。

从前我去上班时,因为舍不得孩子,在客厅装了摄像头,想朵朵时就能看看,当时婆婆也连机了。因为放不下我们,她每天默默在手机上看我们的动态,通过监控知道了我生病的事,看我们六神无主,她忙回来坐镇。

2024年8月,我术后一年检查,各项指标都合格。婆婆双手合十,念着阿弥陀佛,感谢菩萨保佑。我喜极而泣,告诉她:“最该感谢的人是您。”

如今,婆婆坐镇后方,我和老公继续为事业奋斗,生活忙碌又温馨。婆婆不再听信养生偏方,她知道,一家人和和乐乐,就是最好的养生。

编辑/刘绮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