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作者: 王培

李文杰最近很烦。

李文杰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工作态度积极,技术水平中上,工作业绩也不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在岗位上受人待见,家庭也很和美。但他就是很烦,尤其是回想起班长班前会上要求的那些:工作量要量化,耗材要登记……“这是恶心谁呢?是不相信我,怕我偷懒,还是怕我把耗材给扔了?拿回家了?”想到这里他就更烦了,心里也莫名堵得慌。

“李文杰,你今天带领王珂、张波负责白俄罗斯合同的下料工作,要按照图纸标注的工艺要求和数量完成!”班长杨志刚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工作。王珂用胳膊肘碰了碰李文杰,低声说:“班长说你呢。”李文杰下意识地“嗯”了一声。

班前会很高效,也很短。

散了会,李文杰喊住王珂:“会上班长说的啥?”王珂挠挠头,“你是咋了?有点儿心不在焉啊!”李文杰迟钝了一下,故作轻松地说:“没啥,就是有点儿心烦,今天是不是要干白俄的活儿?”在得到王珂肯定的回答后,李文杰打起精神说:“按班长说的干吧,严格按照要求的工艺和数量完成!”他又特别强调了一下,“一定要按班长的要求做!”

“阿米巴经营理念通俗点讲就是人人成为经营者,人人学会算经济账。”工段长孟永杰反复咀嚼着厂长在阿米巴经营理念导入培训交流会上的金句。

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孟永杰把车间所有人的情况过了一遍,然后重重地吐了口:“就这帮以高中、技校学历为主的员工队伍,你让他算经济账?还不如让他们通宵干活儿来得爽利!”孟永杰摇摇头,无意识地走进了办公室。

向来很少抽烟的厂长此刻正夹着烟,浑然不知香烟已经快要燃尽。突然,手指上传来灼热的疼痛,让厂长猛地激灵一下。

高质量发展,改变以前粗犷的管理模式,让管理更加精细,让效率大幅提升,这阿米巴经营理念还真是个好东西。

厂长简单地处理一下掉在地上的烟头、烟灰,用冷水洗了把脸。

换“脑袋”要从我做起!既然集团把我们单位作为试点,我们就要大胆地尝试,成不成都要有个说法!厂长下定了决心。

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室里已经安静下来,大家相互看看,又看看手中的表格,再看看投影在白墙上的方案,似乎都失去了说话的动力。

夜晚的厂区是静谧的,远处偶尔传来的机器轰鸣声,更加烘托了夜的寂静。

厂长端起已经放凉的水杯,抿了一口。一股冬凌草特有的苦涩味道充斥着味蕾,让厂长精神一振。

“咱们刚起步,这些原始数据只能一步一步摸索着来,咱们先模拟,一个一个完善,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当前咱们要把影响效率、效益的定量和变量找出来,想办法在变量上多下功夫。办公室、生产科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方案的完善,完善数据统计模型;生产部门要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做好记录,登记好去向。咱们一点一点摸索,先把基础数据摸摸底,再说优化的事。”正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厂长的话算是为这次会议画上了一个句号。

早春时节,夜晚的风像冰碴儿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城市里早已是万家灯火,站在高处远眺,城里的灯火和天上的星光渐渐连接在一起。

这些年,国家一再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治理改善环境,那些以前像捉迷藏一样藏起来的星光也偷偷地跑了出来,像顽皮的孩子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

众人相互打个招呼,各自开着车一头就扎进了夜的深处。不过,大家那种迷茫的、沉重的心情都释放了不少。事情好像都是这样,如何抉择往往畴躇不决,真正定下来了反倒是一身轻松,再难无非是“干就完了”。尤其是这支队伍永远都在创新,永远都走在不断胜利的路上。

厂长的心情也放松不少,他相信团队,相信公司的企业文化,相信用豫光的“五种精神”武装起来的这支团队没有干不成的事!

这天,孟永杰在每天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一截儿被遗弃的焊条,说实话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发现过,好像也没人当回事,毕竟这截儿焊条也不长,就连自己好像也没往心里去,短了确实不方便工作。

“制作二班现场有遗弃的焊条头过长,违背节约精神,进行全班通报。”

“这么短,以前不都是这样扔了吗?”

“班长,这工段长对咱们是不是有意见啊?”

“我看厂里就是看咱们不顺眼,净搁这儿瞎折腾!”

一张大大的“通报”像一根针深深地扎进班组每一个成员的心上,瞬间就炸了锅。

“班长,你得给工段长反映反映!”

··

杨志刚心里也憋了一肚子气,自己班组这个月干得挺好,保持下去这个月说不定就能评上“优秀班组”,这一通报,不是给班组抹黑吗?这优秀班组不是要泡汤了!

杨志刚深深吸口气,缓和一下心情,缓缓地说:“什么以前怎么样?以前错了不能改吗?难道要一直错下去?工段通报有错吗?咱们这是不是浪费?”

大伙儿一下子沉默了,这是浪费,这是事实,但为什么总感觉工段长有点儿小题大做呢?

“今天班前会,各班组集中一起开,有好东西要让大家看!”工段内勤逐一通知到各个班长。

“今天的通报大家进门的时候都看见了吧?”孟永杰开门见山。

“有人说我这是小题大做,还有人说我这是对 二班有意见。我先不解释,先请大家看个东西!”

孟永杰边说边示意内勤抬过来一个铁皮桶,哗的一声把桶里的东西倒在了地上,焊渣、垃圾一股脑儿地流了一片。

“这是二班昨天班后打扫现场的垃圾,我们来看看里边都有什么”孟永杰一边说一边扒拉着垃圾,不一会儿就把剩余的焊条头整理到一堆,然后又一根一根地将它们首尾排列起来。

大家一开始都迷惑地看着孟永杰扒拉垃圾,然后又不屑一顾地看他对接焊条头,但随着焊条头越排越长,现场也越来越安静了。

“怎么样?大家看出来点什么?”孟永杰笑眯眯地对大家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16.pd原版全文

“昨天,二班的焊接作业并不多,但依然有这么多焊条头,虽然每一根浪费的不多,但这一天依然有这么长,如果焊接作业多呢,如果乘以365天呢?”孟永杰逐渐严肃起来,“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你们还认为通报是小题大做吗?”

现场鸦雀无声。

车工胡小飞最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磨刀”。

原来胡小飞是不会磨刀的,也不屑去磨刀,刀具坏了就去领新的,干吗费那个力气去磨刀?

但自从听说了装配车间工段长孟永杰拿焊条头大摆龙门阵的事情,胡小飞就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个月下来居然省了好几把新刀具,当工段内勤通过月度单项工程阿米巴核算对比后,对胡小飞的行为给予了大力表扬,并申请奖励他100元。胡小飞算是一下爱上了“磨刀”。这磨的哪是刀啊,这是“美刀”,是“dollar”。

日子是平淡的,每天都像是复印机里打印出来的一样,无波无澜;日子又是充实的、有趣的,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合同订单,在未来总是充满着各种未知。你今天还在厂里制作,明天也许就有机会天南海北“公费旅游”,到甲方处去指导安装、售后服务,过一把“专家瘾”。

班长杨志刚感觉自己已经无比接近家里的媳妇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算是把“抠”字的内涵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不光是他,就连班组的成员都开始有了“抠”的习惯,以前领钉子、螺栓都论“把”,或者随意写个比较富裕的数字,现在都开始论“个”领了,尤其是劳务结算的时候,更是一个个好像成了专家,看起那些原始记录居然有模有样,他们看得懂吗?

杨志刚一边腹诽着班组的同事,一边又把手里的原始记录看了看,一会儿去工段长那里结算,可不敢漏了!

“这个单项工程阿米巴利润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可以给予奖励,这个利润率没有达到平均值是要减提成比例的。”工段长果然也是“老奸巨猾”。

对于结算的结果杨志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那一增一减却让他心里有了新的小九九,厂里说过要奖励“增量”,这以后不但要看好门、节约好,更要“创”,创新、创效才是王道啊!

年度各项指标的两位数增长,让厂里在集团又小小火了一把,厂长自然很高兴,阿米巴理念的导入与融合算是有了一些成效。

“正向激励,反向倒逼”“让数字动起来,为数字赋能”老总们的讲话总是金句频出。厂长知道未来的工作还有很多,提质增效永远在路上。

按照事前拟定的奖励方案,各个班组、每个员工都拿到了数额不一的“创效奖”。

微笑似乎成为大家的统一表情,至于那些拿的少的会在心里暗自立志,背地里握紧了拳头,自然是另一番场景了。

春节很快在欢乐的氛围中来临。

李文杰很开心。他今年的整体收入比去年高了一截儿,每季度一次的“创效奖”成了全家人的礼物。他去年想买点什么,还要等过年才能兑现,才敢奢侈地奖励一下自己,毕竟在家里孩子老大,爱人老二,父母老三,自己永远是最后的那一个。他甚至想,幸好家里没有养阿猫阿狗,不然自己这排名还得往后顺延。但是,今年不用了!

李文杰还记得第一次领“创效奖”的情形,那种惊喜,那种兴奋,就像第一次领工资一样激动,而自己当初还那样腹诽班长、工段长,真是不应该。“创效奖”可谓是真正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啊!以至于后来班长、工段长对他的批评好像都和蔼了很多。

“今天做够50道题才能出去玩,做得越多好处越多啊。”李文杰笑眯眯地和上幼儿园的儿子讨价还价。这似乎成了父子俩一种别样的沟通方式。

儿子哼的一声:“爸爸骗人,我做题多了哪儿还有时间去玩呀?”

妻子打趣说:“这一年你好像变了很多,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李文杰哈哈一笑,随口哼起:“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走,咱们买年货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1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