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日记

作者: 党文锦

还记得我在中学时期,每天晚上临睡前,常常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都记录下来。那一篇又一篇的日记就像一串串风铃,串起了我儿时美好的记忆。后来,考上大学,又去外地工作,很多日记都找不到了,成年后的我也不再写日记了。那段时光的唯一证明只剩下一篇日记了,那篇日记我既舍不得丢掉也很少打开,只是把它叠放整齐,放在了一个蓝色笔记本里。

那个笔记本,是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参加演讲比赛而获得的奖品。虽然只是二等奖,但我很珍惜它,那是我踏入社会第一次获得的荣誉。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未把它丢弃。笔记本我没有用几页,因为刚开始实在舍不得,只写过几页,都是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碰到不如意的人之后,写的鼓励自己的话。在书皮的夹层里有一张折叠成长方形的纸,那是我去高中读书前的一个晚上写的日记。日记一直尘封在这个笔记本里,尽管很少翻阅这篇日记,但里面的内容我却深刻铭记。

写日记这个习惯我是从初二才有的。眼看着同龄的女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地收起书包,拿起包裹去北京和广东打工去了,我的内心被恐惧占领,不想去打工,可我也是女孩子,生怕父母突然会说上一句:“你不要读书了,这个机会留给你弟弟吧。”所以在那时,我变得特别懂事和乖巧,放学后就帮助家里人做家务,空闲时间就拿起书就读。最后相邻的几条胡同就我一个人在读中学,我有好多的心里话想说却又不知道该和谁说。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喜欢上了写日记,它像一个朋友一般听我倾诉心中的故事。我的青春是烦恼多过于甜蜜。家里的房间有限,我读高中以后,常常一个月回家一次,就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于是,好多的日记因为没有地方存放而被丢弃,只留下这一篇日记。

与其说这篇日记是珍贵的,不如说它是沉重的。我在日记里交代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一为了我的妈妈。怎么能够忘记为了我那230元高考报名费,向好几家邻居借钱的妈妈的身影呢?虽然妈妈嘴里羨慕别人家的女儿能打工挣钱给她们妈妈花,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我去读书。我在日记里写到了这样的困惑:我的妈妈勤劳朴实,可我的奶奶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喜欢她呢?也可以说,爷爷奶奶都看不上妈妈。妈妈从来没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却总是被别人伤害。爷爷奶奶着不上她也就罢了,爸爸有时候竟也瞧不上妈妈,尽管他的个头儿和妈妈一般高。我内心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想将来像妈妈一样围着厨房生活。我要拥有更好的生活,也希望自己能够强大到可以为妈妈遮风挡雨。带着这个信念,我读到了高中。这篇日记也被我小心翼翼地撕下来,折叠好放在自己住宿的枕头里。后来,它就被我珍藏在最喜欢的盒子里,跟随我去了大学,去了工作的地方,去了结婚后生活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一直伴随着我。

尽管我对妈妈很少关心我这件事有过怨言,也向朋友抱怨过,从离开家上学到参加工作,她给我打的电话,用双手都能数得过来,可我也坚定地认为她没有阻碍我求学的脚步,能够花钱供我读书,这就足够值得我永远对她感恩。现在的我远离了家乡,在异地成家工作,我无数次做梦梦见自己回家,还能依稀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如今,我早已不再写日记了。这篇日记好像是我在青春时光里曾经追梦的一个见证。我整整写了七年的日记,前两年未间断过,后五年虽断断续续但依旧热爱。可惜,所有的日记都已经找不到了,而这一篇,恰是对美好花季的一个总结。我虽然曾在日记中写过对爷爷奶奶的不满,但现在早已释怀,他们也是我的亲人;我虽然在日记中立下了一些诸如“一定成功”的誓言,但现实却教会我“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我不再那么恐惧失败,反而会坦然面对。未来的路依旧没那么好走,但我还是会信心百倍地往前走,即使跌倒,也权当自己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这篇日记告诉我,有妈妈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妈妈成为孩子努力的目标。我会更爱我的妈妈,因为她对我的付出是无法估量的。看着她,我决心也要成为一个好妈妈,这可能就是爱的延续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29.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遇见冬天, 遇见你
下一篇: 写时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