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曾经的迷路 (外一篇)
作者: 张佑高于我而言,迷路并不可怕,反而让我心生感谢,特别是在南京的两次迷路。
一次是二十年前,春寒料峭时。正值而立之年的我和孙老师挎着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毕业答辩辅导。随园校区里,苍松遒劲,玉树临风;球柏滴翠,赏心悦目让你翘首顾盼间,对这座“东方最美校园”咔咔拍图,赞叹不已。我们聆听了文学院贾冀川教授的讲课,到办公人员那里领取了材料,辅导就结束了。
到旅社退了房,我们就返回了。想起前一天晚上来迟,急匆匆找宾馆,但都住满了,半天才找到这家旅馆。孙老师问:“我们住宿的,借(方言,是这儿的意思)里有没有骆驼(方言,是地方的意思)?”老板娘说:“没有骆驼,也没有马!”他说:“我想问,有没有地方住宿?”我和孙老师走在宁海路上,已经11点多了,走走就走散了。因为被拥挤如潮的人群裹挟着,只能慢慢往前挪动着,在喧闹声里喊也听不到声音,打电话也听不到声音,而且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
我迷路了!倏地,掠过一丝短促的不祥感。但我心中,就像激起涟漪的河面,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心想:急什么?大不了今天不走,在南京住下,明天再走!我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又走到了宁海路上的旅馆门口,再一看孙老师站在那几等我呢。我感动得冲上去,紧紧地抱着他说:“迷路,急死我了!”
我很感谢迷路,不是因为我胆大想迷路,其实我是一个胆小者,看见花果山上的垂直石阶,都吓得蹲下来动都不敢动;是因为我能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我在日记里写道:“这次迷路是老天和我开一个玩笑,捉一回迷藏,启示我不能前进时就往回走,回到原点再往前走,更让我感受到同伴的温暖。”正如网友所说:“不必害怕迷路,因为即使走错了,也能发现别样的风景。”
还有一次,在龙蟠路上,我迷路了。那晚,我从朋友家出来时已经10点多钟了。那天下着豆粒大的雨,像珍珠串线似的落下来,打在雨伞上啪啪直响,似乎在说:“雨这么大,不走吧!”
我深一脚浅一脚,奔行在四条巷里,奔行在中山东路上,奔行在龙蟠路上…可走着走着,我收住了狂奔的脚步,就像勒住了狂奔的野马,叨咕起来:“往哪儿走呢?就这么走下去吗?”我望着双向四车道的马路,望着顶天立地的大厦,望着橙色朦胧的灯光,追问自己:“往哪儿走呢?”看不到路标,公交车也停了,半夜三更的想打车也没有,路边的店铺都打烊了,整座城市像困倦的孩子闭眼休息了。
更糟糕的是,我的手机也没电关机了。
碍着情面,我不好意思再回去打扰朋友了。所以,我异常冷静下来。我想到鲁迅先生到南京矿路学堂,到日本仙台医专,然后回国从文创作,一生为了探求救国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迷路一寻路一走路”的精神,正是我要学习并发扬的,遇到这点困难算什么?
想着想着,雨停了。我收了伞,坐在站点的凳子上,摸出《废都》看了起来,感叹其中的空格艺术,关键处出现“以下内容略去字”,而后是一个个方框,调动了我无穷的想象力,吸引我揣摩其中的趣味。忽然,一辆的士来了,在我招手时就停车了。“师傅,到友谊路和石杨路交叉口下车!”“好的!”到了住地,正是夜里12点!
这次迷路,让我懂得了沉着冷静的心态很重要,只要你不慌不忙,记住自己的目的地,再坚持努力下去,最终一定会到达的。其实迷路并不可怕,人生也没必要按规划好的路线走。
我们这一代人,曾学过一篇题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课文,内容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这首小诗列出了夜晚的北极星、阴雨天的大树、沟渠里的积雪,这些都是忠实的向导。
如今,我们用上北斗导航了,用上智能手机了,像文中这样的迷路支招很少派上用场了,像我这样迷路的故事也少之又少了。
这两次迷路让我今生难忘,让我懂得:一是走过的路不能忘记,它能帮你辨别方向;二是走路的目的地不能忘记,它能帮你找到要走的路。
感动是一种幸福
清晨,我骑着电瓶车,刀子一样的风往我衣领里灌。到县教师发展中心后,我停下车跨步过去,想不到徐主任已经到楼梯口了,比我还早。我是来向他请教的,以为今天会比他早,结果却迟到了,这让我颇为忐忑!
到二楼科研室,他为我满上一杯水,热气腾腾,让我如沐浴三月和风。他对我申报的课题给予了耐心的点拨,让我如醍醐灌顶。如果我们能早认识十年该多好啊。
诸如这样让我感动的事情,就像空调里吹来的热风源源不断。
有一次,我走进综合室拿证书。黄主任找了好几次,一柞厚的证书,一张一张翻,好不容易才找到。
“哦,我们学校还有一位历史老师的证书,解题获奖的,请找找看!”
“不在我这儿,我带你过去找吧!”
她把我带到203室,见负责领导不在那里,又询问另一位领导,说负责领导有事出去了。
“张主任,你等一下吧,他一会儿就来。”
“好的,您忙,非常感谢!”
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我去发现美的时候,美好的事物便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2023年,我去当时在深圳龙岗区的仙田外国语学校观摩。午餐时一位女老师微笑着说:“您好老师,那边有水果!”她的行为让我惊喜,我们本来是素昧平生的啊,她却对我这样热情。不枉我千里迢迢来到这座南方城市,竟然遇到了这样热心满满的美女老师,让我一下就忘记了旅途的奔波和疲惫!
观摩结束后,我往外走,不想竟在反复转折的楼道口迷路了,刚巧遇到在组织学生吃饭和午休的女校长。她身着玉白西装,气质温文雅趣,一看就明白我的处境了,她笑着用手一指说:“从那边楼梯向下走,到下边再向前走!”又追着我问:“您是到哪个校门口呢?”
我说:“到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八个字的校门口!”
“请随我来!”她随后又跨几步走过来,把我带到楼梯口,指着下边说:“就从这里下去,再向右走,很快就到了,再见!”
在这样一所弥漫着牛奶蜂蜜味的校园,在这样一个盛行善良儒雅、友爱文明之风的地方,让你怎能不温馨满满,怎能不幸福得心花怒放呢?
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我在接到去南方学习一周的通知时,就犯难地对庄校长说:“我教四个班的课,一周二十多节,怎么调啊?”他慨然说:“没事!你先调,没法儿调的课我来上,班级我来管,放心去!”这话让我倍感温暖与感激。我投身教育事业三十余载,像这般体恤下属的一把手校长实属罕见,他不仅对工作恪尽职守,亲自进班授课,还时常来到我们班,与老师们抢着上课,这种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精神,真可谓慷慨激昂,前所未有!他的举动让我深受触动,就如同初到南京鼓楼,第一眼仰望那巍峨的紫峰大厦时,内心所涌起的震撼与敬仰一般!
有人说过:“被别人感动是一种温暖,感动别人是一种幸福。”
前年寒假,我在家里休息,想睡觉,却被门口拉呱(方言,聊天儿)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这几天下雪了,上下楼麻烦死了!”“可不是,我家小孩儿下楼,攒地上了,要不是他李阿姨拉一把,就糟了!”“唉!”
我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来,打开窗户一看,楼道上又积了一层雪,就赶紧拿起扫帚、扒土箕往外走。
到转接平台,我就开始扫了起来。一下一下,一块一块,一点一点,从擦干净一根根楼栏杆,到扫干净一个个楼台阶、转接平台,从二楼到一楼,一直扫下去。
手累了,汗水从脸上滴下来,也顾不上擦,继续扫下去。腰酸了,直起腰看看身后被扫得干干净净的楼道,想到邻居家的孩子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上下楼,就赶紧扫了下去。
一会儿,一位邻居走过来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上楼了;一会儿,一个挎书包的孩子过来了,蹦蹦跳跳地笑着下楼了。我心里像喝了蜂王浆,甜得不得了。
温暖来自感动,感动来自细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多一分耐心和热情,多一分关爱和真诚,多一分尊重和宽容让感动源自一句礼貌的问好,一个宽容的举动,一个真诚的微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469.pd原版全文